周祺
“教是為了不教”是葉圣陶經過70載苦心研究所得,對于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是將當代學生培養為具有一定知識能力以及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學生。教學的主體是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與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同,以前的教學模式是老師為主導,學生只有聽老師的話就行,新課標的要求當代學生需要具有學習自主性,使得學生體會真正的學習意義。很多老師以及專家對葉圣陶提出的“教是為了不教”產生疑問。不僅是家長對這樣的觀點不理解,甚至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老師也不明白,教不就是為了教會嗎,不應該是言傳身教嗎? “教為了不教”這種教學理念其實和發現式教學方法存在必然的聯系。他們都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課堂的文化氛圍,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學習,從而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
發現式的教育模式,老師通過不斷學習新課程的精神實質,將講課的氛圍轉變為親近學生的氛圍,促進學習的主動性,鼓勵學生配合老師的工作,無疑真正實現了葉圣陶先生的“教為了不教”的觀點。在新的形勢下,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體,而是學生占有主導地位。
一、發現式教學的定義及作用分析
(一)發現式教學概述
問題教學方法是發現式教學方法的另一個名稱,發現式教學法是一種老師間接將知識教授給學生的方式。老師在發現是教學過程中主要起引導作用,通過一些符合學生需要的課程的安排,積極調動學生自主學習,享受交流的過程。發現式教學理論首先由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提出,布魯納認為教學的過程是學生充分發揮的過程,而不是老師起主導作用的課堂,學生的各種能力在這樣的課堂中可以被不同程度激發出來。小學生的學習過程具有好奇心較強、理解能力弱的特點。老師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后,才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勇敢地面對學習中的難題。逐漸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不斷創新,目前,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信息發達、經濟不斷發展的時代,我們只有在教育上提前發展,才有可能縮小和發達國家的差距。所以,當前新課標的任務便是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以及科學探求的思維。
(二)發現式教學的重要作用分析
1、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體精神
有一句名言貼切形容了發現式教育的重要性:“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無不存在著使自己成為一個發現者、研究者的愿望。”這句話強調了學生興趣培養的重要性,學習興趣的培養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發現式教學模式的合理應用,有效的鼓勵更多的學生投入到學習中。例如,在小學英語譯林版5A Unit3《Our animal friends》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首先都在朗讀課文,并進行了分組對話。為了充分引起學生的思考,我提出了一個問題:“What animal do you want to be a friend with? Why?”在提出這個問題后,同學們都表現出了一定的詫異,這個問題在書本上并沒有答案,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思考,在這種情況下,大家紛紛展開了討論,在比較強烈的求知欲的激勵下,學生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2、有利于學生參與知識形式的過程,深刻地理解知識
英語對于小學生而言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傳統的教學方式總是一味地強調單詞量,必須每天死記硬背,缺乏與學生實際情況的結合。
二、發現式教學的實施要點分析
(一)優化發現式教學的流程
結合當前發現式教學的運用現狀來看,在英語教學中,運用發現式教學法并不是無章可循的,而是應該結合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采用合理的教學流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英語的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英語與一般的學科不同,英語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讓學生學會自主討論,在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
(二)發現式教學模式應該與英語教學特點相匹配
發現式的教學模式在應用時需要結合英語學習的特點,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為了滿足學生不同學習特點的要求,老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英語語法規律,尋找和漢語的異同點,鼓勵學生多學習、多接觸全新語種。使得學生在不斷探索中找到易錯點,避免錯誤的重復出現。在課堂中鼓勵學生大膽發言,積極設問,引發其他學生的思考,交流溝通后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
(三)遵循課時安排的高頻率原則,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
針對國內的英語教學,小學英語課程一般初步教學以三年級學生為主。學校在教學安排上應遵循學習階段深入化,針對不同的年級安排不同的課程,必須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在授課方面應遵循高頻率,長短課時相對應的原則,例如:長課時的安排不能超過兩節課,避免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在班級規劃上學生人數不宜過多,四十人為宜。為了加強發現式教學方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在課時的安排上需要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考慮在內。
通過小學英語課堂應用發現式教學模式后,發現現在課堂學生的表現更加積極,與傳統的教育方式不一樣,打破了原先沉悶的課堂緊張感。現在的英語課堂充滿了學生交流的聲音,老師現在更多地是充當知識的帶動者,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逐漸發展完善。教學模式的成功實現有賴于學生和老師的共同努力,老師放手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充分結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觀點,學生的積極改變為自己逐漸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
【作者單位:昆山裕元實驗學校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