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術良
重慶市城口縣巴山鎮第二中心小學
關于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思考
謝術良
重慶市城口縣巴山鎮第二中心小學
小學語文作為小學生最基本的學科,在小學生的整體課程安排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而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手段,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學科。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的整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然而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亟需解決,本文就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角度出發,并最終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策略,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整合;思考
自從新課改的體制實施以來,全國各地的院校都在進行著教學改革。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手段,在于小學語文課程的整合過程中必定會有利又有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思考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過程中的問題,從而做到揚長補短,在完成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任務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學習基礎,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必備條件。小學語文的課本涉及面很廣,不僅包括拼音與漢字,還包括文章的閱讀與詩歌的鑒賞等,通過小學語文課程的學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鑒賞能力。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整合過程中,可以有效改善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并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信息技術的運用不是利用多媒體或是圖畫對課文進行簡單的播放,而是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進行完美融合,這樣就可以將信息技術作為主要教學工具來將課文的內容形象地表現出來。從而在有限的時間里,將課文中的語文知識傳遞給學生,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掌握更多的知識點。
首先,語文教師一般會使用教學課件對學生進行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然而,教學課件對于學生的理解具有一定得引導性,即學生一般會根據課件回答教師的問題,小學生的思維方式與成年人有著很大的區別,這就將嚴重影響學生的思維發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但是,教學課件只有唯一的答案,所以小學生會根據教師的課件回答教師想要的答案,從而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其次,在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過程中,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依賴過高,這將影響到語文的教學效果。因為不管教學課件的制作有多精美,在教學課堂中運用一個沒有任何感情的機械是不會達到最佳的效果。比如,我們在對散文進行講解時,散文是需要學生學會運用聲情并茂的感情進行朗讀的,但是如果單純地運用教學課件是很難達到朗讀的效果。
最后,在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時,在過分運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運用多種解題方法解決問題,加快其學習速度。然而,學生在搜索答案的過程中,不會進行任何的思考過程,直接借助信息網絡來找答案,這就使得學生養成散漫的學習態度。
首先,在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過程中,信息技術的運用要適度。“灌輸式”的傳統教學模式由于枯燥乏味,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今小學生的學習需求。而教師不顧學生聽解的學習效果,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的學習成績較差。信息技術的運用就會大大增加語文課堂的活躍度,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如果過度運用信息技術則會使得適得其反。例如,在學習《落花生》這篇文章時,如果只是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對于這篇文章的主旨不會有清晰地認知,而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會使得學生形象地了解文章是為了通過描寫花生的好處來揭示人生的道理,即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能只講體面,而做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多媒體的課件可以是網絡的對話演示資源,也可以是花生的實際成長過程,或是為人的事跡等。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維持課堂的秩序,且不能只使用多媒體,而應借助板書的形式增加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教師應嘗試多種教學方法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從而使得小學生在真正意義上學習到知識。
其次,要注意信息技術使用的時機。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集中,所以在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時要掌握住時機,知道什么時候用效果會好。在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時,語文教師可以適當的結合語文知識的重難點進行使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達到終身教育的目的。
最后,在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過程中應注意信息技術使用的層次性。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手段是多種多樣的,教學信息也是豐富多彩的,這將很好地幫助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從而擴寬學生的閱讀領域以及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每一種類型的信息都要選擇恰當的信息內容,選擇恰當的時機,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在小學階段有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進行有效地結合,可以不斷提高教育的進步以及方法的突破。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多重視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獲取。
[1]韋小紅.關于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思考[J].速讀旬刊,2015(02)
[2]孫嫻.關于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思考[J].未來英才,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