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波
針對性護理對惡性腫瘤放療患者負性心理和生命質量的影響
楊 波
【摘要】目的 探討針對性護理對惡性腫瘤放療患者負性心理和生命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放療的惡性腫瘤患者資料21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5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針對性護理。比較兩組患者放療后負性心理和生存率改善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隨訪12~24個月,觀察組患者的生存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惡性腫瘤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可明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提高生命質量。
【關鍵詞】針對性護理;惡性腫瘤;負性心理;生命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5846(2015)10-0157-02
吉林省人民醫院,吉林長春 130000
近年來,惡性腫瘤人群不斷增多。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1],全世界每年新增癌癥患者700萬例,因癌癥病死患者每年約500萬例,其中我國占20%。據我國腫瘤統計處2012年對2009年腫瘤患者數據統計顯示[2],全國惡性腫瘤患者約285.9/10萬,占居民腫瘤發生率22.1%,而病死率約180.5/10萬,占居民因癌死亡率12.9%。放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方法,雖能最大限度地消滅腫瘤細胞,但化療過程的各種不良情緒和反應可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命質量[3]。因此,對惡性腫瘤患者實施積極有效的護理至關重要。本研究就針對性護理對惡性腫瘤放療患者負性心理和生命質量的影響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放療的惡性腫瘤患者資料210例,男108例,
女102例,年齡29~81歲,平均(56.2±2.4)歲。其中肺癌45例,肝癌20例,食管癌31例,乳腺癌29例,宮頸癌11例,卵巢癌13例,直腸癌35例,惡性淋巴瘤6例,鼻咽癌11例,胰腺癌7例,骨轉移癌2例。所有患者平均生存期均>8個月,無精神類疾病與意識、認知障礙。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行心理、飲食、局部皮膚護理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針對性護理,加強心理、疼痛、皮膚黏膜和不良反應等,具體如下。
1.2.1 心理護理 據資料顯示[4],惡性腫瘤患者66.3%以上均有焦慮、抑郁,加之放療的痛苦,多數患者負性心理嚴重。護理人員應及時向患者講解放療的目的、必要性、過程、注意事項和不良反應,詢問患者及家屬要求,使患者減輕焦慮心理,增強放療信心。
1.2.2 疼痛護理 疼痛是惡性腫瘤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放療雖可殺滅和抑制癌細胞,但對緩解疼痛作用不大,患者會因疼痛感到煩躁、恐懼。因此,首選應轉移患者注意力,分散其疼痛感,如根據患者愛好讓其聽音樂、下棋、散步等;其次,針對患者患病部位和分期[5],囑其行舒適體位,并給予皮膚按摩、皮膚冷熱刺激等,以緩解疼痛感。對疼痛難忍的患者可遵醫囑給予可待因、嗎啡等藥物治療,但用藥時應掌握用藥時間、劑量,并觀察患者面色、神志等變化。
1.2.3 皮膚黏膜護理 腫瘤患者放療前應在局部皮膚上做定位線、定位點,以便確定放療部位。放療是通過皮膚照射至腫瘤,對皮膚損傷較大。護理人員應囑患者保持皮膚清潔和干燥,禁止照射部位使用肥皂后粗毛巾清洗、擦拭,避免在放療部位粘貼膠布或涂抹藥油[6]。放療過程中應注意觀察患者皮膚變化,避免感染發生。對女性腫瘤患者,要注意保持陰道和肛周清潔;對頭部放療患者,要注意口腔衛生;鼻咽癌放療患者可用魚肝油滴鼻或霧化吸入等。
1.2.4 不良反應護理 放療患者常會出現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衰弱、嘔吐等不良反應,護理人員應向患者進行解釋,囑其放松心情,對精神不振、衰弱患者可囑其臥床休息;食欲下降、嘔吐患者應指導其家屬為其改善飲食,在保證營養的同時盡可能選擇多種食物合理搭配[7],以增加患者食欲,對嘔吐嚴重者可給予止吐劑。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囑其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鍛煉,促進機體功能恢復,多與外界接觸,激發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放療后負性心理和生命質量改善情況,負性心理改善情況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定[8]。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5.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SAS和SDS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SAS和SDS評分比較(分,?±s)
2.2 生存率改善情況比較 隨訪12~24個月,觀察組患者病死13例,生存率為87.6%(92/105);對照組患者病死27例,生存率為74.3%(78/105);觀察組患者的生存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231,P<0.05)。
惡性腫瘤是一種嚴重威脅患者身心健康的疾病。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期明顯延長,但后期各種化療和放療對其心理和生命質量均帶來了巨大影響。針對性護理是在護理診斷的指導下,對患者病情、心理、飲食、疼痛等按預定的方法進行護理,進而促進或恢復患者生理和心理功能,預防并發癥,提高生命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隨訪12~24個月,觀察組患者的生存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對惡性腫瘤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可明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提高生命質量。
參考文獻
[1] Kim KS,Lee SW,Choe MA,et al.Effects of abdominal breathing training using biofeedback on stress,immune respons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a mastectomy for breast cancer[J].Taehan Kanho Hakhoe Chi,2005,35(7):1295-1303.
[2] 曾敏.優質護理服務對腫瘤化療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4):152-153,167.
[3] 王寧,韓宇洲,賀敏,等.系統護理干預對惡性腫瘤患者負性心理及生命質量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4,15(5):43-44.
[4] 戴艷杰.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指南,2012,33(14):105-106.
[5] 劉艷.系統護理干預對腫瘤化療患者心理狀況、胃腸道反應及生命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30):3731-3734.
[6] Gupta D,Lis CG,Grutsch JF.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ncerrelated fatigu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quality of life in cancer[J]. J Pain Symptom Manage,2007,34(1):40-47.
[7] 丘德林,黃康華,唐爍帆,等.預見性護理在預防腫瘤化療中深靜脈管堵塞中的應用[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19):3298-3300.
[8] 廖巧瓊.護理干預對婦科腫瘤化療患者生命質量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1):15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