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端勝
摘 要:眾所周知,后進生一般是指那些學習成績差、行為習慣差的孩子。他們人數雖少,但破壞性較強,往往成為班上的消極因素。而木桶效應告訴我們:裝水量的多少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同樣,一個班的成績優劣也取決于后進生成績的好壞。所以后進生的教育不容忽視。以一個小學班主任的視角談談對后進生教育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后進生;班主任;賞識
一、了解心理,尊重后進生
針對后進生復雜的心理,班主任要盡量多關注,在學習、生活上給予更多體貼的關懷。后進生較少得到別人的贊揚,在家庭和學校可能經常遭到歧視。班主任應對他們少一些指責,多一點鼓勵;少一句埋怨,多一分理解;少一次懲罰,多幾次獎賞。和他們多交流,使他們感受到大家并沒有拋棄他們,從而喚起他們的自尊。這樣一來自然消除了他們的逆反心理。他們就會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從而漸漸向老師和同學敞開心門,轉化也就容易見效。
日常學習中,我也是從各方面去關心他們:在學習上熱情地給予指導,遇到困難時給予真誠的幫助,有了點滴進步及時鼓勵,犯了錯誤進行耐心的教育,使他們時刻感到老師的愛護與關心,進而逐步改正錯誤和缺點。
二、經常表揚,賞識后進生
為了充分發揮賞識教育的作用,我認為要做到以下三點:
1.發現“閃光點”,啟發自覺性
班主任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發展他們的積極因素。以前班里有個孩子成績很差且愛偷東西。我發現這個學生很愛搞衛生,我就誠懇地表揚了他,并號召其他同學向他學習。后來很少發現他偷東西了,還經常愛在大掃除和平時的衛生監督中表現自己。可見,從學生閃光點出發去轉化后進生行之有效。
2.善用贊語,增強自信心
我在工作中采用正面引導的賞識性評語,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信,受到激勵。寫評語的時間不局限于期末,如在批改作業時,有意加上一兩句飽含感情的評語:“你真厲害!”“加油!”“你進步了!”“非常棒!”“你是好樣的!”等等。這樣做不僅是對學生完成作業的肯定,也是對他們的鼓勵。特別是后進生,他們會因此而興奮的,從而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還可以順便指出幾個錯誤,讓他們當場訂正,他們也就很樂意接受。
3.善用賞識性教育,增強凝聚力
作為班主任,我們不應該總是“恨鐵不成鋼”。因為一味地批評勢必會給學生造成負面情緒,甚至逆反心理,教育效果事倍功半。所以班主任可以對班級里出現的好人好事及時給予表揚,這樣一來,班上的同學自然會覺得:班里的好人好事真多,優秀的同學真多,我也應該為集體爭光,從而激發學生對班集體的熱愛和信心,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只要集體有了凝集力,學生熱愛集體,能為集體著想,他們的行為自然就會規范。在這樣的集體中,后進生自然也會受到熏陶教育,對他們的轉化工作自然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激發學習動機
后進生普遍對學習缺乏興趣,很難主動配合老師,成績不理想,有的思想品德水平也不高,因此,班主任可以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努力改變他們的后進狀態。比如,幫助他們通過課外輔導來提高學習成績。不過有的后進生其他能力并不差,他們當中有的很會唱歌,有的擅長跑步。所以,可以根據他們的愛好和特長,組織他們參加各項活動,解放其被束縛的心理。思想放得開,學習上才有進步。我認為,作為一名班主任應注意發現后進生的微小進步,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優點給予充分的肯定,積極引導,有時創造條件讓他們表現自己的長處,從中讓他們看到希望,增強其進步的信心。盡管學生的成績很差,我們也要平靜地說:“考試只不過是為檢查自己的學習情況,即使這門功課考得不好,也沒什么,找出問題再努力也不遲”。比如上課時,老師提出的問題,后進生偶爾答對了,就應該及時鼓勵,一旦發現他好的方面就進行表揚。這樣后進生就覺得老師和同學沒有歧視和疏遠他們,慢慢地就會對學習產生興趣,各方面的成績自然而然就會提高。
四、發揮集體力量
教育后進生光靠班主任是不夠的。班主任可以利用三種力量:(1)發揮優生力量。安排成績好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帶動后進生,教師隨時抽檢。(2)科任老師的力量。和科任老師多聯系交流,共商辦法,共同關注后進生的點滴成長。這樣,后進生更容易向好的方面轉化。(3)常聯系家長。班主任可以多與后進生的家長聯系,隨時了解他們的情況,這有利于對他們進行有目的的教育。曾有位后進生,過去對學習沒興趣,寫作業經常拖拉。我了解到他是媽媽帶的,不太聽媽媽的話。他比較怕爸爸,但爸爸常常是晚上八點以后回家,這時孩子才在挨了打之后完成作業。掌握他的情況后,我和他爸媽多次交流,共商管教方法和尺度,并隨時了解情況,找到適合這個孩子的教育方法。
總之,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體會到轉化后進生甚至比培養優等生還重要。雖然后進生在轉變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反復,但只要對后進生多加關心、愛護,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老師的關心,讓他們有親切感、安全感、信任感。我堅信:只要功夫深,后進肯為先。
參考文獻:
羅興敏.淺談如何轉化后進生[J].青年文學家,2011(09).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