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克儉
摘 要:班主任是學校教育工作的組織者、建設者和領導者,一個好的班主任隊伍是一個好的學校的基礎前提,也是教學活動正常、有序開展的重要保障。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普及,對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主要從建立健全班委會、力爭科任老師的配合、做好后進生的轉換工作、抓好班會課的契機等四個方面,淺談了班主任工作的實踐與體會。拋磚引玉,旨在為班主任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奉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班主任;班委會;后進生
一、建立健全班委會
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性、系統性的工作,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是需要班主任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的。但是班主任不是超人,不可能對整個班進行每時每刻的看管,與學生時時刻刻待在一起,這就需要班主任將其管理職能和權限下放給某些學生,讓一部分學生做班主任的眼睛、耳朵,行使班主任的管理權力。因此,建立健全班委會,進行班級工作的分管就顯得緊迫和必要了,特別是對于班主任不在學校的時候,班委會更要充分發揮班主任的職能,行使好班主任的管理權力,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班委會,將班主任管理工作細化為學習、衛生等各項事務,對于不同領域的工作事務,分別選取5名小組長行使管理權限,達到分項管理班級事務的成效。但需要注意的是,為了讓班干部放手去干,班主任就要給班委會足夠的權力,但是班主任作為領導者又要及時收住各種權利,防止班干部濫用職權。
二、力爭科任老師的配合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一般而言,一個班級的人數少則四五十人,多則六七十人,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想滿足每個學生的管理需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需要來自各任課老師的密切協作和有效配合。在平時的學會活動中,班主任要主動與各任課教師聯系,將他們納入班級的管理中,盡可能爭取他們的支持與配合。為了在課堂教學中便于各任課教師對癥下藥,實施因材施教,提高班級綜合成績,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班主任在管理活動中就要積極與各任課老師溝通交流,向他們及時反映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如: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思想狀況、性格特征等等。另外,班主任要積極聽取任課老師對學生的看法,認真借鑒和吸取其對班級管理的看法和意見,并就班級管理中常見的問題與任課老師進行討論交流,探究最佳的解決方案,進而促進管理活動有效性的提高。
三、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后進生是指在學習中學習興趣不高,家庭作業不能及時完成,學習成績低下,對學習存在一定困難的學生,但在老師的引導和鼓勵下,有望獲得進步,提高學習成績。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新課標對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一般來說,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大部分班主任是不喜歡后進生的,究其原因,除了班級活動中調皮搗蛋,違規違紀的學生大部分是后進生之外,后進生的學習成績不理想,在每次考試中會拖班級的后腿,拉低全班學生的平均分,導致在班級成績評比中處于不利的境地,進而影響班主任的工作評定。如果班主任老師一直抱著對后進生失望的態度,不積極主動引導和教育后進生,致力于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一定會造成惡性循環,影響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因此,筆者認為,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應作為班主任管理的重點和要點,班主任要善于發現后進生的長處,積極肯定后進生在學習中的進步,加大對后進生的教育和管理。
四、抓好班會課的契機
在小學教學中,每周一般都開設一節班會課。班會課是班主任就現行班級管理活動中所存在的問題集中進行總結和解決的主陣地。班會課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主戰場,班主任應當把握好班會課的契機,積極與學生探討班級管理活動中所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讓學生各抒己見、群策群力。另外,除了處理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外,班主任應當充分明確班會課開設的初衷,就誠信、安全、生命等主題開展主題班會,加強對小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糾正小學生對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認識,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比如說,在“集體主義”班會活動中,教師為了幫助學生樹立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可以以座談會、聽講座等形式,向小學生講名人故事,進行德育,鼓勵小學生為集體榮譽積極參與到學校組織的比賽活動中。
總之,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性、系統性的工作,要想達到有的放矢的管理效果,切實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就需要教師掌握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摸清學生的思想狀況。在實際的班級管理活動中,班主任要主動融入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與學生打成一片,摒棄傳統的“尊師重道”。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尊重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創建和諧、良好的教學環境,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
參考文獻:
[1]張興文.淺談小學班主任工作[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22).
[2]趙勇.淺談如何開展小學班主任工作[J].才智,2010(03).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