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摘 要: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進步,現階段我國教育事業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校本理念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農村小學中,校本理念帶來的課程開發卻或多或少地出現了一些問題,其中出現的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農村小學校本課程開發比較滯后,結合多年實踐工作經驗,就現階段農村小學校本課程的開發滯后原因進行了研究,做出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對策,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農村小學;校本課程開發;原因;對策
一、現階段農村小學校本課程開發滯后的原因
1.教師的專業素質不夠高
在面對校本課程這一新理念的時候,要求學校教師具有對校本課程的接受意識和一定的理論知識,這樣才能對校本課程的開發產生推動作用。現今階段,絕大部分地區的農村小學教師學歷普遍不高,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非常單一,非常固定,限制了他們的思維,出現了一種面對校本課程的時候無從下手的現象。
2.學生和家長缺乏參與
校本課程的開發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學生好,就是對現階段的教育模式有所改變,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產生一定的幫助,這是一個需要學校、教師、學生、家長一起參與的過程,大多數農村的家長文化水平不高,總是認為學校讓做的事情就一定是對的,而且一些學生不知道自己學習的興趣所在,導致校本課程開發出現滯后現象。
二、針對現階段農村小學校本課程開發滯后提出的對策
首先要對學校的辦學宗旨有所明確,從而提高領導層的素質,只有學校校長對校本課程開發的觀念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轉變,才能在農村的小學中加大推廣力度;其次,要在整個農村進行校本課程開發理念的普及,針對各地區不同的教育條件、文化氛圍進行一定的聯系,只有教師、學生、家長對其接受,才能實現完整的校本課程的開發;最后,要對學校教師進行一個系統的培訓,對其掌握的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挑戰,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這樣才能有效地完成校本課程的開發。
本文通過對農村小學校本課程開發滯后的原因與對策進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然而由于個人所學知識以及閱歷的局限性,并未能夠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夠憑借本文引起廣大學者的關注。
參考文獻:
王小兵.“友善用腦”理念下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13(03).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