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肖肖
摘 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了。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信息技術促進小學教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相關的分析。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長期以來,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一直沿用“以老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抑制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同時也影響到了學生的發展。為此,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經迫在眉睫了。信息技術作為科技發展的成果,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格局,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學生學起來也是事半功倍。
一、課堂教學應用信息技術的必要性
在這個科技不斷發展的時代里,信息技術也日漸成熟,并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近年來,信息技術在我國教育領域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了。在我國素質教育過程中,由于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學生一直被動地接受知識,在課堂上老師時常擺出一副嚴厲的表情,老師照本宣科,以本為本,不僅造成課堂氛圍沉悶,同時也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現代教育事業發展的需求了,而信息技術的出現,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常規。通過搭建教育互聯網平臺,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豐富了學生的事業,同時也用多媒體來創設情景,通過多媒體輔助學生完成知識體系建構,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二、信息技術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分析
1.教師的轉變
長期以來,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一直沿用的“老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方法,不僅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還會影響到學生的成長。隨著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學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在信息技術要求下,老師積極地轉變自己的作業,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自己的指導作用,借助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促使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知識進行轉化。另外,教師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者,需要不斷增強自己的信息意識,自主學習更多的現代信息技術,熟練掌握各種教學軟件的應用,了解更為便捷的網絡搜索方法,從而為學生提供較高水平的信息技術課件。教師要借助豐富的教學資源,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創造條件。
2.抽象知識簡單化、具體化
數學作為我國素質教育中的一部分,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環節,然而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對許多知識的理解能力還不夠,在課堂上如果單純地依靠課堂講解是無法將數學知識表述清楚,讓學生掌握得更加輕松的。而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將教學的內容更加具體、更加簡單地展現出來,從而方便學生記憶,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數學教學中,我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將教學內容進行模擬建造,將教學內容具體化、簡單化,通過多媒體技術將這些知識展現出來,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了解與掌握,便于學生記憶,同時,利用對媒體技術,通過多媒體中的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形式來還緩解學生的視覺疲勞,多媒體技術職稱的PPT動畫符合了小學生的特點,不僅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的成長。
3.突破教學難點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知識的復雜性使當代學生學起來比較棘手,而數學教學一味地采用傳統的方法,學生學起來毫無興趣可言。隨著現代教育事業的發展,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將其應用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數學教學中,數學知識涉及面非常廣,利用現代教育媒體的模擬功能,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消化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抽象不可視為形象可視,有利于突破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知識,促進學生的成長。
總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信息技術可以集聲、文、圖、像于一體,使知識信息來源豐富,且容量大,內容充實,形象生動而更具吸引力,為學生創造一個寬闊的時域空間,進而擴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教學系統,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使學生占有的時空不斷擴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同時還有助于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觀察力、解決問題的動手能力,從而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徐專平.淺談運用信息技術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前沿:理論版,2009(01):105.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