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亞紅
小學生腦海中的數學就是幾個數字,一些符號、概念、口訣的簡單疊加。他們不會知道數學是其他自然學科的基礎,更不會知道數學與我們生活的關系。所以作為數學教師,我們要從數學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等方面,努力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素質教育提倡各科教學都要體現出“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這一觀念。那么,作為小學數學教師,為了學生學好數學,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絕不能一味地把學生當成學習的機器,進行一講到底的“灌輸”。這樣的教學缺乏主觀能動性,更是抹殺了學生的創造性,禁錮了學生思維的發展與開發。所以,我們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他們的思維,讓學生在學習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在動手動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各方面的綜合能力與素質。
一、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五花八門的教學方法有很多種,也讓學生眼花繚亂。但是哪一種最適合他們,也能被他們接受,是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研究、觀察、探索的。所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在具體的教學中結合小學生的特點,根據適應性原則、發展性原則,讓學生輕松走近數學,不要追趕潮流,讓學生參加什么奧數競賽,增加學生對數學理解的難度,讓學生誤以為數學原來這么難,學數學原來就是為了奧數成績。我們要正確地把生活與課本內容相結合,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教師,我們更要在教學中想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對學習成績平平的學生,我們要積極表揚,加以鼓勵,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比如,我有一名轉過來的學生,數學成績怎么也趕不上去。有一次,我在批作業時又發現他錯了一半的題。當我準備批評他時,我看到他臉上復雜的表情,我忍了忍,對他說,你雖然做錯了這么多題,但是你的字寫得真好看,如果能把題再做對,我肯定給你A++。過了幾天,我再看這個學生的作業時,發現他真的進步不少,只錯了兩道題。后來我才知道,這個學生在原先的學校,數學成績之所以上不去,不是他真的學不會,而是教師總罵他笨,所以,打擊了他的積極性,使他沒有信心。可見,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和表揚是多么重要。
二、創設趣味課堂,增加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是一個充滿好奇的年齡,因此,也是非常好動的。所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要改變過去枯燥、單一、死板的教學模式,不要一支粉筆、一根尺子就是一堂課。我們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把小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入課堂,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引出數學知識。當然,我們也可以利用一些先進的教學設備,比如卡通數字、模型、多媒體等,這些教學設備能生動、直觀地引導學生去掌握新的知識。《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交流、操作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可見有趣的課堂對小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如,在教學“體積概念”時,為學生講述“烏鴉喝水”的故事,激發學生好奇心,引導學生去思考:烏鴉原來是喝不到水的,后來為什么喝到水了?放入的石子與水位升高有什么聯系?這一現象說明了什么?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通過觀察、討論,再加上教師恰到好處的講解,學生就在這個過程中輕松掌握了體積的概念。所以說,趣味課堂是學生突破學習難點的一把鑰匙。
三、靈活練習,鞏固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學習數學,練習是不可少的鞏固方法。練習可以使學生對數學的知識理解得更透徹、更熟悉。練習也可以使學生的運算速度、理解能力得到提升。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練習也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我們絕不能把學生拋在題海戰中,讓學生在題海中忙得暈頭轉向,到頭來還是云里霧里,不知所以。我們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掌握時間,在他們耐心和注意力消失前,就要把練習做透、做熟。當然,我們也可以為了迎合小學生認知的能力,設計一些有趣的題目。比如“小蝌蚪找媽媽”“雞兔同籠”等形式的題。再比如,像我們生活中的遇到的一些數學題:把252塊月餅用包裝盒包裝起來,如果每個包裝盒裝6塊月餅,裝這些月餅需要多少個包裝盒?這樣的題既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也能鞏固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更加有信心學好數學。
當然,為了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除了恰當的教學方法、有趣的課堂、靈活的練習外,還有很多有趣、有效的方法,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去一邊工作一邊去發現、去研究、去探索。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小學數學教師,為了能在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要靈活用運教學方法,結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穩定性差、耐心不足的特點,營造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學生的學習目的,也達到教師的教學目的。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