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琳潔(遼寧省核工業總醫院,遼寧 興城 125100)
?
外傷致隱匿性腹膜后血腫的搶救護理經驗與體會
夏琳潔
(遼寧省核工業總醫院,遼寧 興城 125100)
【摘要】目的 對外傷致隱匿性腹膜后血腫的搶救護理經驗與體會進行探討。方法 選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就診于我院的12例外傷導致的隱匿性腹膜后血腫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這12例患者采取有效的搶救護理,并對護理效果進行評價分析。結果 12例外傷導致的隱匿性腹膜后血腫患者經過及時有效的搶救護理措施,9例患者經搶救成功,3例患者死亡,患者的成功搶救率為75.0%。結論 對外傷所致的隱匿性腹膜后血腫的患者采取科學有效的搶救護理措施,了解其臨床特點,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搶救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關鍵詞】外傷;隱匿性腹膜后血腫;搶救護理;經驗;體會
因外傷導致的腹膜后血腫為腹腰部損傷的較多見的并發癥,約占10%~40%,可由于直接或間接的暴力因素造成,最常見的原因為骨盆和脊柱的骨折,約占總數的2/3,然后是腹膜后臟器比如腎、膀胱、十二指腸以及胰腺等的破裂、大血管及軟組織的損傷,臨床上可通過患者的受傷史、臨床表現、體征以及輔助檢查得出初步的判斷,但是因為腹膜后血腫的位置一般較深,癥狀也比較隱匿,而且經常伴隨著其他臟器的損傷,導致臨床癥狀經常被掩蓋,所以容易被忽略漏診[1-2]。由于腹膜后血腫經常伴有嚴重的復合傷或出血性休克等,而且患者的病死率可達到35%~42%,本研究針對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間在我院就診的12例外傷致隱匿性腹膜后血腫的患者,通過采取有效的搶救護理措施,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間就診于我院的外傷導致的腹膜后血腫的患者56例,其中有12例患者在住院后,經過做B型超聲和腹部的CT檢查,都沒有發現有明顯的腹膜后的血腫,兩側的腹部穿刺抽吸也沒有抽吸到血性的液體,故為隱匿性的腹膜后血腫患者。這12例患者中,男性有9例,女性有3例,年齡20~57歲,平均年齡(32.2±3.4)歲。受外傷的原因如下:由車禍導致外傷的有7例,從高空掉落的有3例,由銳物刺傷的有2例,這12例患者入院的時候,都伴有不同程度上的腹痛、腹脹和腰背痛、腹肌緊張和反跳痛、腸鳴音減弱或消失等體征,并且都伴有腹部的臟器或者其他的部位的損傷,在這12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在進院時就處于休克狀態,有9例患者在住院以后1~3 h腹部穿刺抽吸復查可以抽出沒有凝固的血液,有3例患者在經腹部穿刺抽吸后沒有抽出血性的液體。通過CT復診后確診為外傷致腹膜后血腫的有8例,剩余的4例患者是通過剖腹探測確診的,最后有3例患者死于剖腹探查后腹膜后的大血腫大出血。
1.2 方法:對所有外傷致隱匿性腹膜后血腫患者均進行搶救護理,主要包括,①仔細詢問患者的受傷史。在患者入院時需詳細的詢問患者所受傷的原因、受到外力直接作用的位置、患者的相關自覺癥狀,對患者進行腹部相關體征的檢查,觀察患者是否存在腹部的按壓疼痛、反跳疼痛、腹肌的緊張感、是否存在腸鳴音的減弱等情況,還應時刻注意觀察腹膜后血腫患者是否出現失血性的休克癥狀,如對患者進行腹穿時沒有抽出血性的液體,經B超和CT的檢查也沒有明顯的腹腔內部出血的癥狀,但若存在腹膜的刺激感覺或者失血性的休克時,需注意檢查是否存在腹膜后出血的癥狀。②即刻對患者開通靜脈通路。為避免患者因腹膜后血腫后的出血量較大而于短時間內出現失血性的休克情況,一般于患者入院之后即刻常規行2路以上的靜脈開通,并在患者的上肢近心端的靜脈或者頸外的靜脈部位留置18~20G的淺靜脈留置針等,對于并發存在失血性的休克癥狀的患者應積極進行快速的補液和輸血,必要時可進行加壓輸液處理,以較快補充患者的血容量,升高患者的血壓。③對患者進行給氧輔助呼吸及呼吸道通暢的保持。因外傷導致的腹膜后血腫的患者發生休克的情況較高,所以對患者進行及時給予適量的供氧可較快的糾正體內相關組織缺氧的情況,可經鼻導管或者面罩對患者給氧,給氧濃度為40%,保持患者的氣道較為通暢,必要時可對患者進行人工氣道的建立。④對患者的病情改變進行嚴密的觀察。首先,觀察患者的神志變化,主要是因為患者的神志變化是腦部的血液供給情況和缺氧程度的反應,一般患者于休克的早期可能會表現出比較煩躁不安、異常興奮及不合作等情況,需加強觀察及實施針對性護理;其次,觀察患者的生命體癥變化,在患者入院之后均進行持續的心電血氧的監護,保持每15~30 min記錄一次,發現患者的心率漸進性的逐漸加快時提示患者可能會出現休克的情況,當對患者進行大量的補液及輸血時其血壓仍逐漸降低,排除患者存在腹腔內的相關臟器的破裂而發生出血時,說明患者體內存在活動性的出血癥狀,需考慮是否有腹膜后血腫的存在;另外,加強對患者腹部癥狀的觀察,觀察患者是否存在腹脹、腹痛嚴重及腹肌緊張等情況,及時鑒別出患者的出血及血腫的部位及類型,并實施相應的有效搶救護理。
1.3 統計學方法: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本研究的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分析,用(±s)表示計量資料,并進行t檢驗,用χ2檢驗本研究中的計數資料,P<0.05表示組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搶救護理后,12例外傷導致的隱匿性腹膜后血腫患者中共9例搶救成功,另外3例患者因搶救實施剖腹探查時出血過多而最終死亡,成功搶救率為75.0%。
外傷致腹膜后血腫患者常會合并其他相關組織和器官的損傷情況,患者具有比較高的病死率,因此在患者入院之后護理人員需對患者進行及時的給氧輔助呼吸和心電的監護,并立刻對患者開通有效的靜脈通路及對患者的病情改變進行密切的觀察,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并進行針對護理[3]。對患者外傷后的早期急腹診斷不能僅依賴患者的腹穿檢查,需要在腹穿的基礎上實施B超和CT等相關輔助檢查,若患者的結果沒有顯示出相關的陽性表現且和相關體征并不相符時,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密切的注意及觀察,并及時將患者的病情告訴診治醫師,必要時可以協助診治醫師對患者進行再次的腹穿和其他的相關輔助檢查以明確患者的病情診斷;另外,在搬動患者進行相關的協助檢查時,護理人員的動作需保持輕柔,可應用鏟式的擔架或者軟擔架,盡量避免對患者受傷位置觸碰而導致出血的情況,護理人員需對相關的護理操作方法及技術較為熟練,以便及時的對患者進行相關的搶救準備工作,有效協助診治醫師對患者實施積極的搶救[4-5]。
本研究通過對12例外傷致隱匿性腹膜后血腫患者實施搶救護理,最終有9例(75.0%)患者搶救成功,說明實施積極的搶救護理可提高患者的成功搶救率,減少患者發生死亡的情況,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 徐志姣.創傷性腹膜后血腫的觀察及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16):2060-2061.
[2] 駱方芳,李立濤.損傷控制在重型閉合性腹部傷合并腹膜后血腫救治中的護理策略[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4,34(2):300-302.
[3] 許秀瓊,任秋瑜.外傷性腹膜后血腫的護理[J].現代養生B,2014(9):210.
[4] 樸明君.腹膜后血腫的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1):305-306.
[5] 廖煜,趙志強,朱帥科,等.多發傷及腹膜后血腫救治體會[J].實用醫學雜志,2014,39(21):3537-3538.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1-02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