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文欣廣東廣播電視臺,廣東廣州 510066
?
新媒體給傳統電視的沖擊與機遇——以雙十一電商節為例
冼文欣
廣東廣播電視臺,廣東廣州 510066
摘 要當前傳統電視媒體的發展已經無法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及精神需要,人們業余生活樂趣的重心已經從傳統電視媒體轉移到了電子商務新媒體環境當中。本文針對新媒體對傳統電視所帶來的沖擊進行分析,進而對新媒體給傳統電視發展所帶來的機遇進行思考,通過結合雙十一電商節案例來展開討論,旨在將新媒體與傳統電視媒體進行融合,使二者互相促進,互為提高。
關鍵詞新媒體;傳統電視;沖擊與機遇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與發展,給傳統電視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新媒體以其具有的高度交互性、即時性特點實現了信息技術多媒體發展,因此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由于新媒體時代的高速發展,尤其是以阿里巴巴電子商務行業的崛起為主,對傳統電視媒體在造成沖擊的同時也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傳統電視媒體要想繼續發展,就必須要與電子商務新媒體相結合。
1.1受眾分流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電商節的開展,使得很多顧客在11月11日當天都守在電腦前等待0點進行購物搶購,正是由于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吸引了大批量的人群不再坐在傳統電視機前,轉而使用電子商務新媒體進行購物狂歡,所以自從新媒體出現后,造成了傳統電視受眾的大批量分流[1]。傳統電視節目常常受到觀看時間的限制,而電子商務新媒體方式并不受到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而且電視節目的互動溝通性不強,人們根本無法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在電子新媒體當中,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與他人進行互動交流與溝通,所以人們更加愿意選擇新媒體。
1.2廣告分流
傳統電視媒體的發展需要廣告業務的支持,新媒體出現以后,尤其是在雙十一電商節過程中,大量的廣告商選擇了新媒體進行宣傳自己產品,已經慢慢讓傳統電視行業所接受到的廣告業務投資變得越來越少,造成了廣告客戶的大量分流,使得電視行業獲得的利潤降低。電子商務新媒體有著飛一般的發展速度,在雙十一電商節中,有著巨大流量的人群進行瀏覽觀看,因此電子商務新媒體是一種很好的宣傳手段,僅以2015年天貓雙十一的實際成交額為例,今年雙十一電商節的總成交額高達912.17億人民幣,這是傳統電視媒體所達不到的宣傳效果。
2.1將新媒體與傳統電視進行融合
由雙十一電商節巨額的成交收益金額獲得啟發,未來傳統電視媒體想要繼續發展,就必須要引進最先進的信息多媒體技術,選擇將電視媒體與電子互聯網商務相結合,還要調整好傳統電視媒體的心態,使電視媒體同電子商務新媒體進行合作,創新思想,改進電視媒體的運行方式。在雙十一電商節中,用戶不光可以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上網購物,還可以通過手機電子客戶端軟件進行購物,由此可以聯想到,怎樣能使傳統電視媒體與互聯網絡、手機通訊軟件進行融合發展,已經成為了傳統電視發展的新思路,通過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和特點,可以大大提高電視媒體的傳播性力度,為電視傳媒行業帶來經濟效益。而發展新媒體,也需要電視媒體行業的支持與幫助,二者是互為補充,共同提高的合作關系[2]。
2.2加大對電視節目的網絡宣傳力度
對于一項電視節目來說,網絡新媒體的傳播能夠大大提高該電視節目的知名度,完全可以利用雙十一電商節的知名度來擴大某相關電視節目的關注度,提高電視節目的網絡宣傳力度。雙十一電商節作為一種有效的營銷策略,可以將這種營銷策略應用到電視節目的宣傳當中,針對湖南衛視或者江蘇衛視某檔高人氣節目來說,可以讓這些電視節目的
觀眾在雙十一電商節中購買到相應的周邊產品,從而側面宣傳了該檔電視綜藝節目[3]。與此相對應的,各大廣告商家可以冠名贊助電視節目,為電視節目中邀請的明星嘉賓提供自身的產品,例如明星身上所穿的衣服,通過明星代言的方式擴大電視節目的宣傳力度,擴大產品的知名度,人們也可以在雙十一電商節中,了解到綜藝電視節目中的明星所穿的衣服并且進行購買,在企業贊助的過程中,實現企業的電視營銷。
2.3通過新媒體手段與電視觀眾進行互動溝通
電視媒體行業要想發展,就必須要抓住觀眾的眼球,改變傳統的運行模式,通過新媒體手段實現與電視之間的融合交流獲取更多的信息。雙十一電商節獲得巨大成功的其中一點原因就在于電子商務溝通的實時性,人們可以隨時通過阿里旺旺通訊軟件、QQ或者微信實現用戶和賣家之間的溝通,而傳統電視媒體也可以逐漸實現與觀眾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通過直接互動的方式,吸引觀眾,將觀眾的興
趣重新吸引到電視上來,所以在電視媒體的發展中必須要融合新媒體技術手段。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對于傳統電視媒體來說有利亦有弊,新媒體的出現對傳統電視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這也是二者共同發展的新趨勢,以雙十一電商節獲得的巨大成功為例,吸收電子商務新媒體發展的優勢及特點,并且認識到傳統電視媒體中存在的不足,不斷改進新媒體與傳統電視融合的手段,使二者之間能夠互相合作,共同發展提高。
參考文獻
[1]沈正賦.新媒體時代電視面臨的生存挑戰與發展機遇[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4(10):1-6.
[2]馬駿.新媒體時代電視面臨的挑戰與機遇[J].西部廣播電視,2015(15):71.
[3]劉博,李冰.新媒體沖擊下傳統電視媒體的突圍[J].新聞研究導刊,2015(17):85.
作者簡介:冼文欣,記者,研究方向為新聞。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360(2016)01-00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