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竹
摘 要: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規律的科學,是環境學、材料學等許多學科的基礎。生物課程是普通高中科學學習領域的一個科目,為適應素質教育下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新標準要求,高中生物課堂積極進行改革,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各位生物老師共同努力,讓生物課堂更加精彩。
關鍵詞:高中生物;問題;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310-01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迅猛,生物信息技術開始顯示出其強大的經濟推動力,已經成為近代科學發展成果的重要標志。生物課程是普通高中科學學習領域的一個科目,促進高中生與時俱進,適應時代新要求。《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新標準》指出:高中生物課程將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尤其是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幫助學生理解生物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關系,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為適應素質教育下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新標準要求,高中生物課堂積極進行改革,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各位生物老師共同努力,讓生物課堂更加精彩。本文將淺論高中生物的課堂問題及我作為一名高中生物老師的處理方法,希望與各位同仁一起交流,共同進步。
一、課堂中出現的問題
課堂中有問題是正常的,每一門課程在授課過程中都不可能做到完美,關鍵的是要能發現這些問題,并能正確認識這些問題,然后才能解決問題。高中生物課堂在改革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多問題,有老師的問題也有學生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老師填鴨式的講課方式,不利于激發學生的思考。在以前的應試教育狀態下,老師的授課方式就是以老師講解為主,學生只管接受,然后記憶就可以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很少。雖然目前進行素質教育改革,也出臺了新的高中生物課程標準,但是高考的巨大壓力仍然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為了贏得高考,不管是出于對高考的無奈還是難以改變舊有的教學模式,很多老師仍然是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強行進行灌輸,而不注重激發式教學。老師的這種授課方式,也給了很多學生偷懶的機會,只進行機械記憶,不思考。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果不能做到學習和思考并重,那么學習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2、課堂以講為主枯燥乏味。目前的高中生物課堂稍顯枯燥,首先是老師不停地講解,不管是語調還是用詞都是單一的,另外,有些老教師還不會使用多媒體等設備,這樣課堂就嚴重缺少吸引學生眼球的內容,導致學生對生物課程無興趣。其次,實驗課太少。由于高考的壓力,高中生物課程設置緊張,各位老師都在趕進度,以便為學生最后的總復習留出更充足的時間。另外,實驗器材缺乏,尤其是農村生物實驗器材更是少之又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實驗課不斷被壓縮,在農村的一些高中甚至是沒有實驗課的,所有的這些問題都導致了課堂的枯燥乏味,學生積極性下降。
3、學生長期以來形成的依賴心理。生物課程是一門需要學生自己通過生活、實驗來領悟的學科,但是長期的被動學習讓學生形成一種懶惰心理,不懂得在生活中學習和思考。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學生有被動接受的壞習慣,他們從不主動學習,不主動動腦思考,只能被動接受,機械記憶,這樣的學生缺乏對生物的興趣,學習效率不高,更別提研究性學習了。
4、學生偏科現象嚴重。在高中文理分科之時,生物就被當成是“理科中的文科”,這是大部分學生的“共識”。由于生物的記憶內容較多,再加上學生對生物學科的理解偏差,認為生物就是背誦不需要理解,而理科學生普遍傾向于理解性較強的學科,對于記憶性的學科就有“歧視”的現象。高考中生物在理綜卷的占分比較低也印證了生物的“次等”地位,所以對生物的偏科現象已經不是個別學生的個別現象了,而是大多數學生的普遍心理。偏科嚴重影響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問題改正刻不容緩。
二、及時解決問題,提高課堂效率
既然已經發現了問題就要及時改正,如果不能改正,那么前邊不管做了多少工作都會付之東流。針對課堂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豐富課堂內容。豐富課堂內容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首先,老師要改變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師生間多一些互動與交流,多給學生發表意見和想法的機會,激發學生多思考,活躍課堂氛圍。其次,老師要學會使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多媒體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有助于學生理解,提高學習效率,也可以豐富課堂內容。最后,老師要適當增加實驗課,實驗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知識,在實驗的過程中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觀察和思考。
2、激發學生興趣。高中生物課是生物學的基礎課程,高中學習生物課不僅僅是高考的要求,更是激發學生對于生物學的興趣,為以后培養生物學人才奠定基礎。所以在高中階段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生物興趣,而最好的興趣培養方式就是在生活中體會,生物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只要學生善于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生物無處不在。所以,老師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生物學,逐步發現生物的博大精深,從而對生物學產生興趣。
3、老師可以通過豐富課后作業的形式,激發學生對生物的思考,逐步消除學生的依賴心理,形成主動思考的好習慣。以往的課后作業都是呆板枯燥的課后題,基本上不需要學生思考或者實際觀察,老師可以適當改變課后作業的形式,讓學生通過自己上網查詢或者通過同學一起觀察、討論,最后得到答案。我認為這樣的形式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
4、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科觀念。高中生物課要想順利開展,就必須改正學生的偏科觀念,使學生認識到生物的重要性。首先,老師要引導學生從長遠的角度去看待生物科學的發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科觀念。學好生物不僅僅是高考的要求,更加是未來發展的好方向。其次,老師要引導學生發現生物課的魅力,培養他們對生物學的興趣,生物甚至可以成為未來人生的職業或者研究方向,轉變偏科觀念,樹立正確心態是學好高中生物的基礎。
高中生物課是生物學的基礎,老師要注意改變應試教育下的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適應素質教育下高中生物課程的新要求。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豐富課堂內容,增強學生對生物課的興趣,為提高學生的生物素養和綜合素質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