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峰
化學技術的提高推動了全世界近現代工業的飛速發展,它為我們人類提供了很多方便,積累了許多財富,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化學科學也不例外,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環境污染日益加重,地球不堪重負,這一切的一切都在警示著人們,要具有環保意識,環境的保護不能忽視。因此,在初中生剛剛開始接觸化學這一門課程時,就要重視對其環保意識的培養。
一、重視教材上環保方面的內容
環境的破壞向來與化學科學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保護環境也應當從化學方面入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當一步一步地將環保知識滲透進課堂,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例如,教師在講完空氣的定義、空氣的成分等方面的內容后,應當提到一個名詞——大氣污染。在談及水資源時,教師應當談到人類可直接利用的水資源的稀缺以及這些可利用的水資源也有很多受到了化學污染。同時還可以舉出一些生活實例,如酸雨讓植物枯萎,雕塑藝術毀容,水污染讓一些水體生物絕跡,重金屬超標導致人類得一些疾病,如水俁病、痛痛病以及癌癥。這些內容貼合學生實際,可能在上課之前學生對這些事情就有所耳聞或者有過親身經歷,因此能夠充分引發學生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
二、開展有關環保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加強環保意識
課堂學習只是學生學習的一個方面,環保意識的培養僅僅只靠課堂學習是不夠的,還應該通過一些課外活動來配合教學。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對當地大氣和水體質量進行監測,通過數據來分析當地的環境質量,提出一些改善環境的具體措施。還可以開展一些保護環境的主題班會,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與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的心得與體會。鼓勵學生參與環境周、環境日之類的保護環境的紀念日等,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充分體會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將環保當做自己應盡的義務,使環保意識在學生腦海里扎根、生長。
三、教師應當以身作則,增強自身環保意識
課堂教學中,教師起到的是一個帶動學生思維的作用。假如教師本身不具備較強的環保意識,那么要學生注重環保只能是一句空談。因此,初中化學教師要先培養自身的環保意識,通過查閱大量環保方面的書籍,開闊自己的視野,增加自己環保方面的知識面,將自己的環保意識提升到一定的高度,這樣才能做到言傳身教,給學生一個正確的導向,這也是素質教育中教師應當盡到的責任。
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是全人類應盡的職責。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應當始終引起教師在課堂上的重視,以身作則,在課堂中灌輸環保知識,在課外提升學生對環保的認知,讓環保意識成為一種潛意識,共同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參考文獻:
許三麗.環保教育在化學教學中的滲透[J].山西教育:教學, 2010(02).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