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彥春
摘 要:初中語文課程教學在整個教學內容中至關重要。但當前初中語文課程普遍缺少創新能力,進而不能有效提升語文教學質量。為培養語文教學創新能力,必須了解當前語文教學的現狀。根據當前缺少創新能力的現狀,得到樹立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思想、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等三個不同對策,希望能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創新能力,進而增強整個課堂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學;創新能力
現今,我國不斷加強教育事業的改革,旨在推動我國文化創新能力。其中,初中語文教學被列為重點培養對象,根據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初中語文教學也要相應作出一定改動,需要更具創新性,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改變策略,樹立適應時代的教學理念,重新制定創新性的適用于當代初中生教學模式,全面激發學生的創新潛力。本文將針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這一課題進行討論,研究相關策略與方法。
一、初中語文創新教學現狀
科技發展為人們帶來了知識上的啟發,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是,新時期的青少年在科學技術發展的高速時期,他們能夠接收到的信息日趨豐富及時,因此,對新知識的渴望更加熱切,逐漸發展成為創新型人才。正是因為如此,如今教育活動要樹立新的目標:培養創新型人才,而中學教育活動是教育體系中非要重要的一個環節,語文作為所有科目中最基礎的課程,必須進行改革創新,努力讓學生對其產生興趣,激發學生的自主創造力。
從多年來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初中語文教學缺乏創新性,大多都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授課的內容和設計基本都是針對考試所考查的部分設計,并且教學評估也是如此,導致學生對課程失去學習的興趣,不再積極主動回應教師的提問等,這種應試教育模式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性和創新性。雖然新課改對初中語文創新已作出明確的要求,但是初中語文教師并沒有理解其真正意義,對于改革也只是走形式,并不能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導致教學效果不達標。
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須采取新的措施改善上述問題,來逐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斷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探索適應當代學生學習的授課方式,為激發學生的創新力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出貢獻。
二、初中語文教學創新能力培養的策略
1.樹立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思想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對于初中語文教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拋棄傳統教育模式:應試教育,多學習新的創新理念,加強自身修養。初中語文教師只有提高自身創新思維,教育改革才能順暢無阻。新課改主要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這一點就說明初中語文教師不能再運用單向傳播知識的模式,應該要樹立新思想,以學生的自主創新學習為主,教師引導為輔,開創創新型符合學生現狀的教學模式。
2.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多種多樣,針對不同學生不同情況采取的方式自然不同。以下將會介紹三種對提高學生創造力和學習興趣有益的教學方法,初中語文教師要結合學生現狀和教學主題自行選擇合適的方法應用。(1)創設情境,營造氛圍。聽、說、讀、寫是初中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方式,教師不僅應該注重這個過程,還應該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可以是提問環節,也可以是討論環節,以此來加強學生的參與度,鼓勵學生的團隊合作與獨立探索。在創設情境時,教師可以以教學內容、學生興趣、生活現狀等多種因素為基礎,設定有意義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強學生的自主性,以達到培養其創新力的目的。(2)利用新媒體,靈活化教學。當代科技發展迅猛,很多學校都引進了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合理利用資源,多種形式教學,比如播放短片等。(3)語言幽默,氛圍融洽。語文教育之所以枯燥無味,一方面是因為內容如此,但也不是無法改變,教師可以采取幽默風趣的語言表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提問時,適當采取肢體語言,例如眼神鼓勵等來肯定學生,也會大大激勵學生。
3.加強教學中的師生互動
事實上,語文課程內容枯燥無味,師生間的互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添加一些師生互動元素,加強雙方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從而提高課堂參與率。教師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更加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從而找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以此制訂新的適合學生的教學設計,來實施新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互動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大腦活躍,教師可以通過提問與競答等方式,活躍課堂氣氛。
創新性教學是教育領域發展的必然趨勢,不僅是順應新課改的方針,還是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方法。那么,如何做到在教學過程中創新,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尤其是在枯燥的語文學習中,培養創新力更顯得重要。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重視創新力的核心地位,不斷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實踐和探索,尋找出一套具有創新性的教育模式,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雅.初中語文課堂中實施探究式教學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下,2012(01):50-53.
[2]林崇德,胡衛平.思維型課堂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1):120-12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