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瑞紅
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主動、生動活潑、有個性的過程,這說明新課改理念倡導快樂、主動、開放的教學模式。初中數學是一門內容抽象、思維性強、邏輯推理較嚴密的學科,如果我們教師不注意給學生營造快樂和諧的課堂氛圍,不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會感到數學學習枯燥單調,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因此,怎樣在新課改理念指引下,開展快樂教學,讓學生在快樂中收獲數學知識是一項很重要的事情,下面是我針對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僅與各位同仁共勉:
“快樂”是一種積極的生命狀態,是對生活充滿向往和激情的,是發自內心的一種生命需求,“快樂數學”是引領學生在體驗中感受數學的內在美,讓數學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英國著名哲學家約翰·密爾曾說:“天才能在自由空氣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心理學家也研究表明:人只有在輕松和諧的環境中,思維才最活躍;相反,在壓抑環境中就很難產生創造性思維。數學教學活動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的過程,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總是充分尊重學生,充分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做學生學習上的合作伙伴,與學生建立一種和諧民主的伙伴關系。具體措施如下:
1.營造樂學氛圍。我們大家知道,數學問題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如果我們的學生能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那么一定能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快樂。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時,我常常通過創設生活情境給學生營造樂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2.采用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傳統教學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沒有自主性,沒有主動性,新課改積極倡導運用自主探究教學方式,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數學教學應該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交流和推理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數學作為一門科學性學科,它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解決某個問題,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探索能力,激發他們的探究樂趣。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時,我常常采用自主探究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自主探究。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有責任在教學中落實新課改精神,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用學生喜歡的方式給學生營造快樂的課堂氛圍,讓我們的學生在快樂的數學課堂上盡情翱翔。
參考文獻:
[1]夏丹蔚,朱德懷.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探究性學習的策略[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8(06).
[2]馮素霞.自主探究是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根本[J].中國校外教育,2009(09).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