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映
摘 要: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如何提升閱讀教學質量是教師認真思考的問題,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熱情與閱讀興趣,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廣泛地實施提問教學,促使中學生的語文潛力被挖掘,充分地展現語文素養,達到語文閱讀教學高效率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有效提問;策略探討
到了初中,學生所要學習的科目增多,一時之間難以適應這樣的學習壓力,這樣一來,初中語文閱讀教師應認真地反思,創新出一種科學、合理的閱讀教學方法,使學生快速地融入閱讀中去,讓學生有熱情、有興趣地快樂閱讀。
一、激發中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
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模式發生了改變,逐漸地開始以學生的閱讀效率為主,提供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自主地分配、合理地閱讀。不過,教師一定要認真地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地給學生正確的指導,引導用正確的思考方式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例如,在學習張之路的《羚羊木雕》時,教師在要求學生閱讀文章之前先提出問題,課文標題是“羚羊木雕”,那么,它是一件工藝品嗎?它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讓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展開閱讀,相信學生聽到教師提出的問題,就有一種想要知道這一篇文章到底寫了什么樣的事情的好奇心,從而可以快速地投入到文章中去,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語文閱讀的有效性。
二、注重課外知識拓寬,開闊學生的視野
在過去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閱讀方法比較陳舊、死板,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命令學生閱讀文章,這樣的閱讀教學方式,很難讓學生真正地靜下心來投入閱讀,嚴重地影響了學生語文閱讀的有效性。針對這一狀況,教師應及時地發現這一教學的弊端進行改善,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貫徹課外實踐,將生活實際與語文閱讀相結合,將語文閱讀的學習轉換成學生熟悉的知識,使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大大的提升,進而自覺地投入到閱讀中,讓學生感受到不一樣的語文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同時,教師也應在學生的閱讀中設置一些生活常見的問題,促使學生能夠靈活地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到學習致用。
閱讀可以提升學生的品位,凈化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開闊視野,使學生成為一個有涵養的文化人。因此,語文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閱讀知識的拓寬,不要僅僅限制于教材文章,可以適時地帶學生走出課堂,去閱讀大自然中的文章,讓學生充滿想象力地閱讀。例如,在學習《看云識天氣》時,教師可以將這一堂課設置在操場,然后,將課文中的云用圖像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對云的相關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迫不及待地閱讀文章,想要知道云的奧妙。這樣的閱讀教學方式,不僅僅可以激發學生自覺地閱讀文章,還在循序漸進的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促使學生有個性、有品位、有靈性地閱讀文章。
總之,在初中語文閱讀課堂上,教師的合理教學十分重要,要做到盡善盡美,不僅要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還應為社會培養出真正的語文人才。
參考文獻:
李彩霞.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學習:中,2014(0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