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麗華
摘 要:數學是高中階段學生很重要的一門必修學科,大部分學生很重視高中數學的學習,但是由于初高中數學教材的編排有所不同,學習方法也需要做出適當的調整,很多學生原來在初中階段數學成績很好,但是到了高一卻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難,甚至有些學生會逐漸喪失對高中數學的學習自信心,從而使數學成績一落千丈。從初高中數學銜接這一話題入手,針對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從而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教學效率
很多學生在進入高中學習初期就會有這樣一個體驗:高中數學難學。從初中階段的自信滿滿到高一時期對自己數學學習能力的不自信,這樣的心理轉變主要是因為很多學生在初中向高中過渡的過程中沒有做好數學知識的銜接。尤其是對于一些平常學習方法不太靈活,學習意志不夠堅定的學生一進入高中,就在連連受挫的情況下喪失了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學習數學的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擊。所以,高一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做好初高中數學教學的銜接工作。本文結合筆者在教學工作中的一些體會來淺談一下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相應的解決辦法。
一、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中存在的問題
1.初高中數學教材存在差異
初中的數學教材涉及的數學知識比較形象直觀,知識體系也比較單一,運用的數學知識基本上都是四則混合運算,極少出現公式參量等。而且教材中的文字通俗易懂,學生學習起來不會覺得難以理解,只要認真聽講和練習即可。而高中數學難度相對而言要難很多,教材中的語言更加的簡練和嚴謹,比起初中數學知識,高中數學更為抽象、理論性更強,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方法的要求更高了,再加上根據高中數學知識的系統性,教材中將“函數”這樣一個最難的知識放在了高一學習階段,這樣就給剛步入高中的新生在心理上帶來了很大的學習壓力,使高一新生容易產生對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
2.初高中學生的學習方法有所不同
初中數學知識相對比較簡單,學生的學習方法不會很復雜,他們只需要按照老師的要求學會簡單的計算,模仿教師提出的解題方法來解決數學問題就可以了,這樣的學習不需要學生多進行獨立思考、推理和認真地歸納總結,也不用學生進行創新思維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數學成績。而高中數學不是這樣,進入高中數學學習之后,學生就會發現,高中數學教材中出現的數學概念和公式比初中多了很多,教師的教學進度非???,題型和解題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再加上高中課程多了很多,如果繼續按照初中階段那種被動記憶和訓練的方法來學習高中數學顯然是行不通的,有些學生很認真地背誦數學定義和公式,可是在題型變化之后就會束手無策,繼而產生對數學學習的畏懼,喪失對高中數學學習的信心。
3.學生不重視預習和基礎知識
很多學生還存在這樣的現象,進入高中以后還是對老師存在著很強的依賴心理,他們習慣了老師講什么自己聽什么,坐等上課??墒歉咧袛祵W教材每節課的教學內容編排都是容量大、節奏快,如果課前沒有做好充分的預習,課上就不能真正地理解課堂所學,導致學生學無所獲。
二、解決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問題的辦法
每一個學生都是抱著學好知識的心態進入高一級學府的,但是僅僅想學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會學才是關鍵,高中教師要教給學生科學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針對以上高一生在數學學習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想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幫助學生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1.降低學習臺階,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初始,教師不要急于趕教學進度,要適當地降低學習難度,放慢教學進度,盡量結合初中的數學知識和學生習慣的學習方法,進行新舊知識的聯系和對比,對于高中涉及的新知識,要及時做相應的復習和練習,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習題不要太難,以免學生產生喪失學習高中數學的信心。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一定要幫助他們找出原因,并及時糾正,提高他們主動探究數學知識的積極性。
2.聯系初中舊知識,同化高中新知識,培養學生興趣
教師對于初高中數學教材和新課標要做到心中有數,通過對舊知識的復習引入高中的新知識,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作為高中學習的知識鋪墊和心理鋪墊,從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的陌生感,由舊到新的知識遷移激發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3.尋找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提升他們的自學能力
高中數學知識更抽象,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求更高,教師的講解畢竟是有限的,更多的知識還需要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去探索和掌握。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結合自身特點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從而提高數學成績。
總之,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我們要正確認識學生進入高中學習時會遇到的現實困難和問題,刻苦鉆研,多想辦法,研究規律,幫助學生更好地做好初中到高中階段的學習過渡工作,消除學生的不適應感,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