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婷
摘 要:圍繞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情感教學展開論述,解讀了情感教學的意義、教學以人為本、數學教師要有良好的情感修養以及利用情感的遷移講授數學等幾個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數學教學;課堂;情感教學
一、情感教學的意義重大
情感英文叫做“Emotion”,我們之所以研究它,是因為情感在教學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對于學生來說,數學不像歷史那樣有故事,不像語文那樣可以朗朗上口,不像外語那樣充滿著新奇,它很“枯燥”,而課堂情感教學,它既是學生更好的認知手段,又是培養學生高尚情感的途徑,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學生的思維被充分地調動起來,這種情況下,數學教學成了以理服人,在春風融融的課堂,教師以情感人、以心育人,天長日久,學生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數學素養。
二、教學以人為本
一個人做事情能否成功,主要看其意志興趣和動機。在教學中,我們相應的注重情感體驗,把學習的重心放在人這一方面,把我們傳統的道德價值觀優秀的一面擷取,為了我們的學生能夠全方面發展,讓他們對數學學習“好之樂之”,讓他們在學習中始終保持愉快的心情,讓學習過程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數學有它自身的特點,它是數學學習的認知根本。世界是數學的,我們的生活、人類的文明、社會的發展都離不開數學的貢獻,挖掘數學美,讓大家認識到數學的價值,讓學生認識到,如果沒有數學,我們美好的生活有可能是一片荒蕪。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我們還要了解學生的心理,注意他們對數學的看法——他們的學習態度是向積極轉化還是向消極發展?他們對學習有沒有信心?課堂上他們是熱情洋溢還是無精打采?我們呵護學生,關心他們,信任他們,都會觸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都會對他們的學習數學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三、數學教師要有良好的情感修養
由于教師的職業具有特殊性,對學生具有引導作用,因此,教師要學習心理學,懂得學生的心理,了解學生的需要,因為教師的思想對學生產生著重大的影響,對學生的情感建立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首先要認識到數學的魅力和價值,要從內心熱愛數學,課堂上對數學的演繹激情澎湃,對教學數學這份工作無限熱愛,從而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對數學的情感,將這份美好的情感傳遞給他們。如果教師的專業素養低下,沒有高層次的關于數學方面的情感修養,就無法做學生的楷模,給他們起到帶頭作用,更談不上讓數學在學生心目中熠熠生輝,從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利用情感的遷移
情感遷移(transfer of affection)指在兩種有聯系的事物之間有可能發生感情或評價的遷移,我們可以用一個成語來形象地說明,就是愛屋及烏。同樣的,學生喜歡一位老師,就會喜歡他的講課方式,尊重他的高尚的品格,那么學生也極有可能喜歡這位老師的講課內容。我們作為數學教師,有人利用這種情感的遷移功能,以情促教,激發起學生對數學的熱情,讓他們積極主動地為數學進行無休止探索,培養學生終生學習數學的觀念。我們把課堂打造成一個春光熠熠的樂園,講課時我們精神飽滿,神采奕奕,聲音鏗鏘有力,語言幽默詼諧,讓學生感到無比的溫暖和快樂,讓他們認識到老師對他們寄予厚望。蘇霍姆林斯基形象地說:“教師對教材冷淡的態度會影響學生的情緒,使其所講述的材料好像和學生之間隔著一堵墻。”我們要很好地思考這句話,做一個優秀的數學教師。
綜上所述,每個人都有情感方面的需要,學習數學同樣是如此,對待學生要多肯定少批評,多關心多鼓勵,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自信心,消除他們學習數學的恐懼心理,挖掘他們在學習中的“閃光點”,讓他們在初中階段打好數學的基礎,不斷地更上一層樓、再接再厲。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