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峰
摘 要:多媒體教學相對于傳統教學方式來說,具備形象性、生動性和直觀性等特點,因此多媒體教學被廣泛引入生物教學課堂,成為主要的教學方式。但是當前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多媒體的使用存在著諸多誤區,嚴重削弱了多媒體教學的教學效率,需要教師針對多媒體教學存在的誤區進行改正,還原多媒體教學對課堂教學產生的促進效果,真正實現生物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關鍵詞:初中生物;多媒體教學;應用策略
初中生物教學要求學生能夠對自然界中的各種生物現象及規律進行熟練掌握,運用生物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生物學規律,因此需要學生在熟悉各種生物現象的基礎上對生物學的各種規律進行總結記憶。所以,對于初中生物教學來說,生動性和直觀性是教學過程中應該著重體現的教學重點。因此,多媒體教學成為生物課堂最主要的教學方式。但是由于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引入時間較短,許多教師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時常常陷入以下幾種誤區:(1)重教學形式,輕教學內容;(2)忽視學生主體地位;(3)過度依賴多媒體教學的快速性、直觀性強的特點,取代了學生的課堂實踐。針對這幾種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下述幾種解決策略。
一、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要明確目的
在生物課堂上,由于引進了多媒體教學方式,使許多教師的課堂教學主次不分,陷入對多媒體教學的盲目使用中,過度看重生物課堂的形式表現,從而忽視了真正重要的教學內容,一味通過圖片、音頻和視頻的形式向學生展現將要學習的生物現象,這種課堂表現往往要占據大量的課堂時間,而對于生物現象產生的原理以及規律總結則草草收場。所以,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授課時,應該首先明確教學目標,將多媒體作為一件輔助工具而不是作為主要教學手段,控制好多媒體的使用節奏。比如,在學習“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的相關內容時,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為讓學生掌握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的相關規律,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運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不同動物的結構組成,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總結出動物體的結構層次。這樣既學習了教學內容,又發揮了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二、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要加強交互性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運用多媒體教學時不能忽略學生的參與,應該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互動,激發學生的思考意識。比如,在學習“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植物體內各組織的圖片,然后讓學生對這些圖片進行排序,排出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正確途徑,以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要適時適度
雖然多媒體教學能夠給予學生充分的感官刺激和直觀感受,但是生物的學習不僅要依靠對于現象的總結,還要鍛煉學生的動手參與能力,在動手實驗中,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生物現象的產生過程,進而實現自主觀察和自主思考,顯然,多媒體教學不能帶給學生在自主實驗中獲取的經驗和感悟。所以,在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多媒體的運用應該適時且適度,不能為了追求更加完美的課堂表現而犧牲學生的自主實驗機會。比如,在學習“觀察植物細胞”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植物細胞在顯微鏡下的形狀,重點還是要放到學生的自主實驗操作上,讓學生以多媒體的展現為參考,自主摸索探究,只有這樣才能掌握顯微鏡的使用方法以及植物細胞的觀察手法。
總之,在初中生物課堂使用多媒體教學,應該避免使用誤區,以教學內容為主,確立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加強與學生的課堂互動,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實現教學效果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溫立娜.多媒體在生物教學中的利與弊[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12).
[2]張文蘭.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1(16).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