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飛 陳軼娟 馬 青
(上海市崇明縣第二人民醫院呼吸科,上海 202157)
?
高齡醫療保健相關性肺炎患者的臨床特征、病原學特點及預后
周恩飛陳軼娟馬青
(上海市崇明縣第二人民醫院呼吸科,上海202157)
〔摘要〕目的研究高齡醫療保健相關性肺炎(HCAP)患者的臨床特征、病原學特點與預后。方法對該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0例高齡HCAP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HCAP組患者的年齡、肺炎嚴重指數(PSI)評分、心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慢性腎臟疾病、腫瘤、至少2種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高于社區獲得性肺炎(CAP)組,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多耐藥菌比例均顯著高于CAP組,肺炎鏈球菌比例顯著低于CAP組,單一抗生素比例顯著低于CAP組,更換抗生素、初始治療失敗、需要機械通氣、轉入重癥監護室、1個月內院內死亡比例均顯著高于CAP組,住院時間顯著長于CAP組(均P<0.05)。結論高齡HCAP患者具有較大的年齡、較多的基礎疾病、較為嚴重的病情、較高的死亡率,革蘭陰性菌是主要病原菌,預后較差。
〔關鍵詞〕高齡HCAP;臨床特征;病原學特點
第一作者:周恩飛(1977-),男,主治醫師,主要從事感染方面研究。
醫療保健相關性肺炎(HCAP)發生的場所為醫院或其他醫療保健機構,發生的時間為診療過程中〔1〕。通常HCAP患者比社區獲得性肺炎(CAP)患者具有較多的并發癥、較為嚴重的病情及較差的預后〔2〕。和年輕患者相比,老年肺炎患者也具有截然不同的病原菌及預后。本研究分析高齡HCAP患者的臨床特征、病原學特點與預后。
1資料與方法
1.1對象隨機選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0例高齡HCAP患者為HCAP組,均符合HCAP的相關診斷標準〔3〕,過去3個月內住院時間均至少2 d,過去1個月內均有外傷史、靜脈抗生素治療史、血液透析等,均知情同意;排除年齡<65歲者。另選取我院同期收治的40例高齡CAP患者作為CAP組,均符合CAP的相關診斷標準〔4〕,且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調查方法臨床資料主要包括年齡、性別等一般情況,生命體征、實驗室檢查資料等臨床檢查資料,肺炎嚴重指數(PSI)評分等嚴重度評分及預后資料等。
1.2.2檢查方法運用PSI對兩組患者的肺炎嚴重程度進行有效評估。依據痰培養、胸水培養等確定病原學結果,將患者深部痰作為痰培養標準,如果患者無法自主咳痰,則充分利用無菌氣管插管,獲取深部分泌物,或充分利用纖維支氣管鏡毛刷,將深部分泌物確定為致病菌的標準為經連續2次培養同一菌種。如果給予患者經驗性抗感染治療期間患者死亡或治療2 d后無效或患者具有越來越嚴重的病情而應用其他抗生素治療,則評定為初始抗生素治療失敗。如果細菌同時對至少2類廣譜抗生素耐藥,則為多藥耐藥菌(MDR)〔5〕。
1.3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χ2檢驗和t檢驗。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特征比較HCAP組患者的年齡、PSI評分、心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慢性腎臟疾病、腫瘤、至少2種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高于CAP組(P<0.05),但兩組性別、慢性肝臟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發生率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病原學特征比較HCAP組患者的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多耐藥菌比例均顯著高于CAP組,肺炎鏈球菌比例顯著低于CAP組(均P<0.05),但兩組患者的肺炎克雷伯桿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比例均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的預后比較HCAP組患者單一抗生素比例顯著低于CAP組,更換抗生素、初始治療失敗、需要機械通氣、轉入重癥監護室、1個月內院內死亡比例均顯著高于CAP組,住院時間顯著長于CAP組(均P<0.05),但兩組患者的抗生素治療時間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特征比較〔n=40,n(%)〕
與CAP組比較:1)P<0.05;下表同

表2 兩組患者的病原學特征比較〔n(%),n=40〕

表3 兩組患者的預后比較〔n=40,n(%)〕
3討論
肺炎是老年患者的多發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死亡率及較長的住院時間,將沉重的負擔帶給了家庭及社會。HCAP在臨床表現和CAP有諸多方面的差異,患者具有較高的多耐藥菌感染風險,臨床很難對其進行有效治療。研究表明,在住院老年肺炎患者中,46.2%左右的患者是HCAP〔6〕。目前,國內還很少有學者報道HCAP的發生情況。曲歌平等〔7〕相關醫學學者分析了某醫院呼吸內科肺炎患者282例的臨床治療,結果表明,25.5%的患者有HCAP。韓國相關醫學學者研究了60歲以上的老年肺炎患者的臨床資料〔8〕,結果表明,和CAP患者相比,HCAP患者具有較高的合并心腦血管疾病及慢性肺部疾病比例,同時具有較高的肺炎嚴重指數評分。本研究結果和以往研究結果相似。
研究表明,肺炎鏈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等是HCAP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9〕,同時多耐藥菌也較為常見。單中心研究結果也顯示,和CAP患者相比,HCAP患者具有較高的銅綠假單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陽性率〔10〕。本研究結果和以往研究結果相似。肺炎患者的抗生素治療效果及預后受到病原學構成的直接而深刻的影響,因此臨床很有必要單獨分類HCAP。HCAP患者高齡、合并較多的基礎疾病、較為嚴重的病情、細菌耐藥性等均直接或間接地引發其高死亡率〔11〕。研究表明,和CAP患者相比,HCAP患者具有較高的抗生素治療失敗率及院內死亡率〔12〕。另外本研究結果提示,臨床應及時進行細菌培養,確定病原菌及其耐藥,從而將有效依據提供給臨床正確治療決策的確定及患者預后的改善。
總之,高齡HCAP患者具有較大的年齡、較多的基礎疾病、較為嚴重的病情、較高的死亡率,革蘭陰性菌是主要病原菌,預后較差,值得臨床充分重視。
4參考文獻
1謝景超.急癥老年醫療相關性肺炎與社區獲得性肺炎的區別研究〔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3;12(4):318-20.
2陳炆穎,陳愉生,洪如鈞,等.老年重癥肺炎危險因素及預后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1;4(16):499.
3薛菲,周超.135 例老年肺炎的臨床特點及影響因素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12):2215.
4劉新正,涂學亮,肖征,等.老年肺炎患者血漿D-二聚體和C-反應蛋白水平變化及意義〔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12(26):1208-9.
5李雪梅,魏宇寧.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不良反應240 例分析〔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0;13(1):46-8.
6趙靜,秦儉.PSI 和CURB-65 評分對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初始療效的評估〔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1):22-3.
7曲歌平,劉長庭,孫寶君,等.老年人醫療保健相關性肺炎與社區獲得性肺炎臨床特點的差異〔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3;32(2):149-53.
8劉學東,韓秀迪,欒念旭,等.PSI 和CURB-65 評分在評估醫療護理相關性肺炎病情嚴重程度中的應用〔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13;12(5):457-60.
9張帥,韓芳,林蕊艷,等.CRP 及PSI 評分在社區獲得性肺炎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6):821-2.
10趙蕾,覃壽明,黃心元,等.老年衛生保健相關性肺炎的臨床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3):2722-3.
11Ceccato A,Gonzalez A,Heres M,etal.Healthcare associated pneumonia〔J〕.Medicina(B Aires),2014;74(1):19-23.
12Jeong BH,Jeon EJ,Yoo H,etal.Comparison of severe health care associated pneumonia with 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Lung,2014;192(2):313-20.
〔2015-07-11修回〕
(編輯李相軍/滕欣航)
基金項目:上海交通大學科技基金項目(12xj22020)
〔中圖分類號〕R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22-6483-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