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芬



摘要:隨著“京津冀”地區一體化進程的開展和環渤海經濟隆起帶的形成,河北民辦高職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培養高質量、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需要有優秀的教師隊伍,通過對河北省民辦高職院校進行調查,分析河北省民辦高職院校教師的教學能力的現狀,以便尋找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 民辦 ? ?高職院校 ? ? ?教學能力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022
隨著“京津冀”地區一體化進程的開展和環渤海經濟隆起帶的形成,河北省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社會的發展要求大大提高生產、服務、建設、管理第一線的人才技能水平。截止到2015年5月21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2845所,其中河北共計35所民辦高校(13所本科院校、12所專科院校)。河北省民辦高職院校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逐步突顯出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師的教學能力的高低是保障和提高高職教學質量的關鍵問題,如果教師沒有較高的教學能力,就不可能有較高質量的高職教育。
一、現狀調查
在《教育大詞典》中對教學能力進行了定義:教學能力是教師為了達到教學目標,順利從事教學活動所表現的一種心理特征,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組成。一般能力指教學活動所表現的認知能力,特殊能力指教師從事具體教學活動的專門能力。高職教育有別于其它類型的教育,其具有高等性、職業性和技術性。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本文針對高職院校的特點,分別從教學監控能力、教學認知能力、教學操作能力和實踐指導能力這四個方面對河北省民辦高職院校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調查和研究。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調查了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7所民辦高職院校的部門教師,向每所學校發放問卷調查在30至50份不等,共發放300份,收回275份,有效問卷260份,各個院校的問卷回收率都不低于86%,有效回收率達到87%。問卷設計了5個基本變量,分別是年齡、教齡、教育程度、職稱和是否有企業工作經驗。
表1基本變量屬性表
基本變量 有效率
30歲以下 40.4
年齡 [30,40) 歲 25.3
[40,50) 歲 9.6
50歲以上 24.7
教齡 [1,5) 歲 40
[5,10) 歲 37.7
[10,15) 歲 16.7
15年以上 6.6
博士 7.4
學歷 碩士 45.5
本科 41.1
大專 6
教授 8.9
職稱 副教授 10.3
講師 60.1
助教 30.7
是否有企業 是 30.4
工作經驗 否 69.6
調查問卷中關于教師教學能力考查的一級指標有監控能力、認知能力、操作能力和實踐指導能力。其中,課前的計劃與準備、課堂的控制與調節、課堂的反饋與評價和課后的反省是監控能力的二級指標,教材的水平與意識的呈現能力、教學方法與策略的設計能力、學生特點的分析與了解是認知能力的二級指標,表達與溝通能力、教學媒體的選擇與運用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操作能力的二級指標,演示操作能力和實踐講解能力是實踐指導能力的二級指標。
《高職院校教師綜合能力評價:基點與設計》中將教師綜合能力劃分為:“優”(86—100分),“良”(71—85分),“中”(60—70分),“差”(0—59分)。打分的關鍵有兩個,即評分點的有無和程度的高低,而評分點就是指標內容。從教學能力總體來看,40.1%的教師認為自身的教學能力處于“中”等水平,而30.7%的教師自認為“良”,僅有2.4%的教師自認為“優”。
表2 教學能力分布狀況
指標 監控 認知 操作 實踐指導
等級 能力 能力 能力 能力
優 ? 5.4 5.5 7.1 5.3
良 27.5 35.0 28.5 22.0
中 35.1 38.8 40.1 26.9
差 32 20.7 24.3 45.8
二、問卷分析
由調查的教師的基本情況可以看出,河北省民辦高職院校的教師大多在50歲以下,其中30歲以下占40.4%,而50歲以上僅占24.7%,由此可以看出教師隊伍相對年輕,以中青年教師為主。從調查的職稱結構來看,大多數是講師,其占60.1%,而高職稱的比例相對較少。調查的教師中,碩士和本科學歷最多,最少的是大專,教師的學歷結構基本涵蓋了學歷的各分部區間,呈現出從低學歷向高學歷轉變的一個過程。多數被調查的教師沒有一線企業經歷,僅有30.4 %的教師有一線企業經歷。
從教學能力調查數據來看,教學能力處于“中”和“良”水平的占大多數,由此可知,河北省民辦高職院校教師多數教師的教學能力處于一般水平,而具有優秀教學能力的教師相對欠缺。自認為認知能力差的教師較少,其次是操作能力,而三分之一的教師認為自己監控能力薄弱,45.8%的教師認為自己的實踐指導能力欠缺,不能很好地指導學生進行實踐。以上說明,高職教師最欠缺的是實踐指導能力,其次是監控能力。
根據問卷調查的分析,最終可以得到以下結果。
1.河北省民辦高職院校教師的教學能力處于中等和良好的水平,基本能夠滿足教學要求。但是通過調查的數據顯示教學能力欠缺,不能達到較高教學質量的教師所占比例很大,而教學能力較強的教師比例較小。因此,河北省民辦高職院校教師的教學能力有待提高,以達到培養高質量、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2.河北省民辦高職院校教師的教學能力的高低受其個人特質影響較大。教師的個人特質指教師的年齡、教學風格、成就動機、具備的理論知識的水平、實踐經驗和教學態度等。
年齡與教師的教學能力有直接的相關性,并且相關程度明顯。不同年齡階段的教師的教學能力的差異顯著,年齡越大,能力越強。教齡是教學經驗的積累,不同教齡階段的高職教師的教學能力的差異體現在教學認知能力方面,教齡越小,教學認知能力越差。企業的工作經歷能夠增加對專業的認識,從而提高實踐操作能力。有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在教學監控能力、教學認知能力、教學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方面明顯高于其他教師。
通過調查的數據可知,河北省民辦高職院校教師的教學能力水平隨著教師的個人特質的提高而提升。這些個人特質具體指年齡、從事教育的時間的長短、受教育的程度、是否具有企業的工作經歷。
基金項目:本論文屬于2015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河北省民辦高職院校教師教學能力的調查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5030444。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