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英
摘要:SOLO(即可觀測的學習結果)分類評價理論是以皮亞杰的發展階段學說為基礎的,由比格斯研究提出的一種分級分層評價方法。這種方法在國外教育界受到了廣泛的青睞,并得以很好地運用。為了讓國內更多的教育者能夠接受SOLO分類法的應用,本人對這種方法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SOLO分類法 ? 數學教學 ? 評價 ? 應用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061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對教育評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對過程也要有個很好的控制和評價。面對這樣的現狀,我們引進了先進的評價理論——SOLO分類評價,在數學課堂上進行了應用研究。
一、 為評價數學學習的質量提供了一種更為有效的方法
數學學習的質量分為量和質兩個方面,我們要從這兩方面入手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的評價。對于量的評價我們已經能夠做到很好的評價,主要是看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點,能夠解答哪些數學題目等。現如今,評價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方法并不多。比格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繼續深造,系統地提出了SOLO分類評價法,這種方法將學生的學習共分為五個層次:前結構水平,單一結構水平,多元結構水平, 關聯水平和抽象拓展水平。SOLO分類評價法不僅能夠很好地評價出學生對數學知識量的掌握程度,還能夠深層次地評價出學生的思維層次。下面結合一個實際例子對此加以說明。
例 1:如果( 4◎2 ) o 3= 2 ,那么 “◎”=? “o”=?
王剛同學是這樣解答的:如果◎是“+”,那么4+2=6,讓6和3之間進行一次運算得到2,很顯然o是“÷”。
陳晨同學是這樣思考的:“ 某個數o 3= 2 ,推斷出:“o ”不是“ +”, 也不是“ ×”, 因為這兩種運算方式會得出更大的結果,與題目不符,那么這樣一來“o” 便是“-”, 或者是“÷”,若某數o 3= 2可以推斷出:4◎2必須等于5 或者6,這樣才能結果是2,不會受到限制。現在讓某數 ÷3= 2 ,可以推斷出4◎2必須等于6,得出“◎”=“+”。因此 “◎”=“+” ,“o”=“÷”。
從上面兩位同學的答案來看,都是正確的。然而王剛、陳晨二位同學的思維卻是不一樣的。王剛同學可以將推理及結果聯系起來,得出正確的結論;陳晨同學的思維顯示出了高度的系統化、可靠的有效性。數學教師要對學生的思維方式要給予十分的關注。更多的研究證實:SOLO分類評價法與學生學習效果緊密相連,具有較高的內在動機,避免了死記硬背,讓學生獲得更高的SOLO層次。由此可見,這種分類評價法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是有很大幫助的。
二、 為數學教學評價建立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學往往是以考試成績為評價依據,這樣的評價標準無論是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數學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都會導致出片面的、不公平的評價結果。
對于不同年級、不同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時我們可以嘗試采用SOLO分類評價法,根據每個班級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思維層次,以此為依據,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對數學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評比。SOLO分類評價法是具有十分積極意義的評價方式,它徹底擺脫了傳統評價方式的束縛,對于數學的學習,學生不用再死記硬背、靠題海戰術來提高成績。SOLO分類評價可以讓學生的數學思維不斷提高。經過教育學家的研究表明:在傳統評價系統下得高分的學生,在 SOLO分類評價中卻得了比較低的等級。這種評價方法將引導我們重視學生的思維層次,從而更好地開展數學教學活動。
三、 為教師開展新的教學提供了有力參考
一般來說, 數學教師從學生的作業情況來判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并開展下一步的教學活動,這事實上是不科學的,如何能夠更好地評價出學生的學習情況?如何更有效地去開展下一步的教學活動?SOL0分類評價法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較好的選擇。SOLO分類評價法用具體的水平轉換解釋了認知發展的層次規律,提出前一水平的發展是后一水平產生的基礎,如果不能達到某一個水平 , 個體就不能做出下一個水平的反應。這種方法告知我們數學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根據學生的反應來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向更高的反應層面發展。
通過開展 SOLO分類評價法 ,我們可以較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一個班里有多少學生的學習處于前結構水平,多少學生的學習處于單一結構水平 , 多少學生的學習處于多元結構水平,多少學生的學習處于關聯水平,多少學生的學習處于拓展抽象水平。這樣一來,對我們是否開展新的教學內容有了可靠的依據。此外,通過開展SOLO分類評價結合訪談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回答的不同思維方式、關于新知識的錯誤概念及其類型,探求學生產生錯誤理解的原因,這對我們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數學教學有很大的幫助。
四、為開放性試題的評分提供了理論依據
傳統的采分點評價方式對于過去開放性試題的評分是有極大弊端的,且這種弊端是顯而易見的,在這里不做贅述。SOLO分類評價法可以評價出學生在開放性試題中體現出來的不同思維層次,它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質量能夠很好的反應出來。
綜上所述,SOLO分類評價法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為我們調整課堂進度和難度提供了良好的依據,也為我們對學生做出正確、深度的評價提供了更為科學、實用的方法。在今后的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該進一步分析研究SOLO分類評價法,讓它更好地為高中數學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顏小情,李. SOLO分類評價理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數學研究,2013(10) .
[2]錢月萍,俞昕.由“量”向“質”的躍進——SOLO理論指導下數學教學的實踐嘗試[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4(21).
[3]虞濤.數學考試分層評價理論與實踐的探索[J].數學通報,2011(4).
[4]王傳兵. SOLO分類評價理論及其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數學教學 ,2007(4).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