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梅
摘要:如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家校共育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互聯網+”已成趨勢。班主任要改變過去傳統的溝通交流方式,借用互聯網與手機短信平臺相結合的家校互助信息化平臺,拓展溝通交流渠道,架起家校溝通的橋梁,有利于家校教育形成合力,提高了教育的時效性,促進了學生健康成長,開辟了家校教育發展新空間。
關鍵詞:互聯網 ? 家校通 ? 家校協作 ? 功能應用 ? 實踐效果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113
一、“互聯網+”概念界定
(一)概念提出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的運用范圍擴大到了各行各業中,并與各個行業的發展緊密結合。我國的“互聯網+”理念是在2012年11月于揚在易觀第五屆移動互聯網博覽會上提出的。在“互聯網+”的操作模式中,使各個行業的服務和產品通過互聯網的平臺向用戶展示,給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平臺。
(二)基本內涵
從傳統理解方式上來說,“互聯網+”是網絡和各個行業的結合,其結合方式不是進行兩者相加,而是利用網絡平臺對傳統行業的服務和產品流通進行創新,實現新的銷售模式。可以這樣認為:互聯網+傳統集市=淘寶;互聯網+傳統百貨賣場=京東;互聯網+傳統銀行=支付寶;互聯網+傳統交通=嘀嘀打車;互聯網+傳統新聞=新媒體;互聯網+通訊=即時通信……在“互聯網+”的模式中,網絡能向人們展示豐富的信息,通過其獨有的畫面和信息來讓人們獲得更多的信息。
二、互聯網+家校溝通
(一)“互聯網+家校溝通”概念理解
一所學校、一位教師、一間教室,這是傳統教育。一張網、一個移動終端,幾百萬學生,學校任你挑、教師由你選,隨時可以和教師溝通交流,這就是“互聯網+家校溝通”。
時下,上網逐漸成為中小學生們學習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學校網站上下載作業,在QQ群里討論功課以及上網搜尋資料等等已成為中小學生們學習和生活的習慣。可以說,隨著時代的變遷和高科技的發展,以及家庭電腦和網絡越來越普及,網絡已成為中小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好幫手。通過網絡,既有利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相討論、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同時,還可進一步增強學生與教師以及父母之間的理解、溝通與交流,讓他們健康茁壯地成長。
(二)學校面臨特殊性的客觀要求
1.班主任工作時間與家長工作時間沖突大。班主任工作任務繁重,除了上課、開會、教研外,還要關注、照顧和協調學生的生活、情緒變化及家庭關系等。班主任工作時間與家長上班時間可能有沖突,聯系時間不是很“對口”。但家長迫切需要了解班級情況、學生學習與生活情況和各項通知說明等。
2.生源多,地域廣,面對面交流難度大。我校學生來自不同的地方,留守兒童較多。有的來自縣外和省外,路途較遠,家長工作類型多種多樣,有的常年在外工作,有的經常出差等客觀工作安排因素,因此給班主任家訪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這時需要與時俱進,改革溝通方式,運用信息技術實現家校互動。
3.常見的交流方式單一、教育滯后性突出。原來家校聯系方式一般是一學期一次家長會或偶爾的電話交流,給予家長的時間太少,不能個性化地針對問題和解決問題。例如,開家長會時,主要是教師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的目標以及完成情況。給家長發言的機會很少,使家長會成為匯報會,不能實現家長會的作用。由于缺乏家長和教師的溝通交流,導致出現“家校教育缺失”的弊端現象,家校配合不及時,不能及時地對學生進行教育。
(三)家校通的途徑
隨著網絡信息的快速發展,為家長和學校的溝通交流提供了快捷平臺,利用網絡聊天工具、博客等能讓家長和教師進行積極的溝通交流,使家長了解學生在學校中的情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監督和指導。通過家校合力,能夠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學習心態,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1.建立班級QQ群。在家校聯系中,通過建立班級QQ群,讓家校聯系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讓家長和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通過在QQ群交流的方式,能拉近家長和教師的距離,使他們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積極的討論,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通過和家長交流,教師能了解學生出現問題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使學生擺脫壓力,積極地進行學習和探究。
2.建立班級博客。在班級博客中,可以把班級中發生的事情寫到博客中,讓家長通過查看博客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動態,并針對各個事件和現象發表自己的評論。利用博客進行互動,可以讓家長和教師進行積極的互動,正確地處理學生出現的問題,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可以讓學生觀看家長對博客的評論,從中獲得激勵,使他們為了匯報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更積極努力地進行學習。在班級管理中,還可以讓家長在博客中各抒己見,幫助班主任出謀劃策,減輕班主任的工作負擔。
3.建立校信通。利用校信通進行家校聯系,可以在節日時送上溫馨的祝福,拉近家校之間的距離;隨時向家長傳遞正確的教育觀念,讓家長關注孩子的感受;把學生在學校中取得的成績進行表揚公布,發揮強大的激勵和榜樣作用;公布學校的重要事務,如運動會的舉辦時間、班級中組織的活動等,加強家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聯系,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
總之,網絡技術發展的今天,家校通已成為班主任工作專業發展的搖籃及師生、家校和諧溫暖的交互平臺。在教育中也要充分利用這種優勢,通過網絡平臺來構建學校和家長交流的平臺。通過家校合作,使教師和家長能夠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實現教育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肖珍 “校訊通”對協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應用研究.
[2]梁云真. 基于“校訊通”平臺的家校溝通研究[D].河南大學,2009.
[3] 王吉斌著.互聯網+.
[4] 趙國忠主編.班主任需要什么.南方出版社.
[5] 杜威著,趙祥麟、王承緒編譯.明日之學校.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責編 ? 金 ?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