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科醫學工作瞭望·
WONCA研究論文摘要匯編——前列腺癌患者是否采取積極治療對預期壽命的影響研究
目的目前積極治療(手術或放射治療)在局限性前列腺癌(LPC)患者中的臨床獲益尚不明確,故LPC的過度醫療篩查仍然是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本研究旨在探討是否采取積極治療對LPC患者預期壽命的影響。方法選取年齡≤75歲的近期確診LPC患者260例,其中黑色人種132例,白色人種128例。采用自填式問卷調查不同治療方案患者的預期壽命,并采用多因素分析探討患者預期壽命的影響因素。結果在未采取積極治療的患者中,33%預期壽命<5年,41%預期壽命5~10年,21%預期壽命11~20年,5%預期壽命>20年;在采取積極治療的患者中,3%預期壽命<5年,9%預期壽命5~10年,33%預期壽命11~20年,55%預期壽命>20年。不同治療方案選擇情況、健康觀念、已知癌癥嚴重程度患者的預期壽命間有差異,而不同種族、實際腫瘤風險患者的預期壽命間無差異。對其他因素進行調整后,選擇手術或放射治療患者的預期壽命長于未選擇積極治療或選擇積極監測治療的患者。結論大部分LPC患者低估了自身不采取積極治療后的預期壽命,而高估了選擇手術或放射治療等積極治療后的預期壽命。不合理的預期可能會影響到患者選擇正確治療方案的能力,導致LPC過度醫療的發生,臨床醫生應幫助參與個人治療決策的患者做出合理預期和治療選擇。
原文見:XU J,JANISSE J,RUTERBUSCH J J,et al.Patients′ survival expectations with and without their chosen treatment for prostate cancer[J].Ann Fam Med,2016,14(3):208-214.Published at http://www.annfammed.org/content/14/3/208.full.
——結腸癌患者有癥狀復發和無癥狀復發的多中心隊列研究
目的對結腸癌根治術后的患者進行隨訪,以及時發現復發癥狀和異時腫瘤。根據荷蘭相關治療指南,確定典型復發癥狀及診斷方法。方法回顧性分析在荷蘭某兩家醫院進行連續性治療結腸癌患者的臨床資料,以2007年1月—2012年12月行結腸癌根治術的44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并對復發的74例患者進行進一步分析。結果43例(58%)復發患者是在定期隨訪過程中發現,其中41例(95%)為無癥狀復發,腫瘤標志物檢測、影像學檢查及腸鏡檢查均顯示有復發跡象。其余31例(42%)復發患者是在不定期間隔隨訪過程中發現,其中26例(84%)為有癥狀復發,典型臨床癥狀為腹痛、排便異常及體質量減輕。無癥狀復發患者的存活率高于有癥狀復發患者。結論42%的復發患者在不定期間隔隨訪過程中發現,主要依靠典型臨床癥狀,初級保健醫生應加強對復發率較高結腸癌患者的典型復發癥狀監測。
原文見:DUINEVELD L A,VAN ASSELT K M,BEMELMAN W A,et al.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colon cancer recurrence:a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J].Ann Fam Med,2016,14(3):215-220.Published at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term=Symptomatic+and+Asymptomatic+Colon+Cancer+Recurrence%3A+A+Multicenter+Cohort+Study.
(本刊編輯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