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昊文
華中師范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9
新時期民商法信用體系的構建研究
陳昊文
華中師范大學,湖北武漢430079
摘要:法律是規范社會行為的重要準則,民商法作為一項與國民生產生活緊密相連的法律,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而誠實信用作為其基本原則,在當前經濟市場中的缺失狀態,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商法價值的發揮,因而,還需要加強法制建設和信用體系的構建,以改善現有市場誠信缺失的情況。本文就新時期民商法信用體系的構建進行了研究分析。
關鍵詞:新時期;民商法;信用體系;構建
誠信不僅僅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同時也是市場活動中的重要準則。但是目前市場上,誠信缺失現象嚴重,一些造假事件、詐騙事件等頻頻發生,嚴重影響了市場秩序,給人們的生活和我國經濟的發展都造成了一定阻礙。這就要求國家能盡快將誠信問題提升到法律高度,運用法律手段實現對不誠信行為的約束,以促進我國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一、民商法中信用概述
現階段,我國法律中對信用的概念并沒有統一、明確的定義[1]。眾多專家學者在經濟評價和社會評價兩者間徘徊,不過在主客體的區分上,大多數人都認為信用屬于客體,是一種商業信譽,能夠將民事主體人格展現出來。信用能夠在民商法中體現,主要原因是其以商品經濟為前提,實現了實踐意志和能力的展現。新時期的市場中,信用逐漸轉換成了一種隱性財富,對企業的健康發展和市場有序運行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而,信用的概念可以從兩方面描述。第一個方面,信用是對民事主體的信賴和評價,第二個方面,信用是民事主體需要履行的義務[2]。總而言之,信用就是第三方或是社會對于民事主體償債能力等的評價和信賴。
二、新時期民商法信用體系的構建
(一)提升信用的法律地位
在民事活動中,多數人都將城市信用作為一種道德觀念,只能通過企業的自覺性實現。但是在《民法通則》,已經要求將誠實信用作為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之一[3]。我國也應盡快提升信用在民商法中的法律地位,增強其可操作性,充分保證信用在民事活動中的有效實現。首先,在法律法規中明確界定民事活動中,各方的責任義務。其次,政府應充分發揮資深引導作用,避免直接干預,盡可能的消除地方保護主義。最后,還需要加快司法救濟制度的建立,市民中能夠參與到透明的裁量過程中。充分明確信用在民商法中的概念,實現其法律地位的提升。
(二)信用體系中信用權的構建
在民商法信用體系的構建中,首先應建立信用權,以穩定信用在法律中的地位。信用權的建立需基于相應的法律制度,將其劃分為人格權范圍,明確信用定義和主體。法人、自然人都應擁有信用權,且信用權的使用應在法律所規定的范圍之中,充分保證合法信用利益,規范市場秩序,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新時期,信用權也被體現在民法草案中,在法律制度的監督下構建信用權,也成為了新時期經濟發展的必要舉措。
(三)推動企業信用體系構建
企業是重要的信用主體,企業信用體系的構建,也是民商法信用體系構建的重要部分。企業在市場活動中,既可以行使一定的權力,也需要履行一定的義務,而這些行為都應基于相應的法律制度,并通過法律手段,針對欺騙違約等誠信缺失行為進行制裁,以引導企業行為和社會發展朝正確方向邁進。由于企業信用與債權人、利益相關人利益有著密切聯系,且主要由企業償債能力和義務履行能力決定,因而,在企業信用體系的構建中,企業應尤為注重這兩種能力的影響因素,即“人”與“資”。“人”就是指企業內在利益主體,由于企業機關人信用與其自身整體信用相關聯,因而在信用體系的構建中,企業應承擔自身義務,盡可能的保證企業內部各方主體的利益均衡。“資”指的是企業靜態資本和動態資產,在信用體系的構建中,企業應對資產信用進行優化,將法定制資本與資產信用相結合,以便為企業資產信用體系的建立奠定良好基礎。
(四)強化個人信用體系構建
民商法信用體系的構建中,個人信用體系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民商法信用體系的構建中,要求充分尊重個人信用權利和隱私,而構建過程中又需要獲取個人信息,這便引發了一系列的矛盾。因而,在構建過程中,要求針對個人隱私信息等方面能夠做出詳細規定,拓展信用體系構建中個人信息的獲取權力,并通過相關法律的制定,保護個人信息不會因信用體系構建而出現非法運用、泄露的情況。
三、結論
信用是人們需要遵循的基本道德,也是維護市場制度的重要保證,無論是企業的經濟活動,還是個人的經濟行為,都需要基于信用原則。因而,我國應加強民商法信用體系的構建,提升信用的法律地位,建立信用權,并從企業、個人等方面的進行信用體系的細致完善,充分滿足社會信用需求,以良好的法律體系引導社會和企業行為朝著誠信化方向發展,確保市場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賴翔宇.民商法信用體系的構建與分析[J].法制博覽,2015,5(15):281-282.
[2]卞青.關于構建民商法信用體系的實踐探討[J].法制博覽,2015,12(24):223-224.
[3]章淵.關于民商法信用體系構建的思考[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4,3(3):70-71.
中圖分類號:D923.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7-0226-01
作者簡介:陳昊文(1996-),女,湖南長沙人,華中師范大學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