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希悅 項勵
聘用制法官助理選聘機制研究*
●苑希悅 項勵
【內容提要】 本文以聘用制法官助理的選聘機制為研究對象,論證如何暢通該群體的“入口”。從案多人少、審判權運行規律等角度對聘用制人員可以擔任法官助理進行了正當性和必要性的論證;對聘用制法官助理的聘用條件、薪酬待遇、招聘程序和是否需要具備工作經驗四個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最后對聘用制法官助理制度順利推行并充分發揮作用提出了建立單獨序列等級、創新管理考核機制、健全教育培訓機制和規定任職回避四個方面的建議。
聘用制法官助理 選聘機制
聘用制法官助理是指在法院編制外招錄的通過合同管理的司法輔助人員①部分作者同時也稱“合同制法官助理”或“外援型法官助理”,但區別于聘任制法官助理。。我們引進一種制度,在制度設計方面必須注意與現存制度之間的容忍度、協調度、開放度。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有與其他國家完全相同的法官助理制度,聘用制法官助理選聘制度的構建必須結合國情,并與我國的司法體制和法院現狀相適應。
(一)聘用制人員擔任法官助理的正當性分析
1.法官助理性質決定可以由聘用制人員擔任
《四五改革綱要》第48項提到“健全法官助理、書記員、執行員等審判輔助人員管理制度”,明確了法官助理為司法輔助人員中的一種。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在部分地方人民法院開展法官助理試點工作的意見》中規定:法官助理在法官指導下履行審查訴訟材料、組織庭前證據交換、接待案件訴訟參與人、協助法官進行調解等職責。由此可見,法官助理履行職責必須是在“法官的指導下”或“協助法官”,其本身并無獨立的司法裁決權,僅僅是作為一種司法輔助職業,協助法官做好司法裁判工作。因此,可以確定,法官助理與書記員、司法警察等同為不擁有司法裁決權的司法輔助人員。
既然書記員和司法警察可以通過聘用制形式進行招錄,則法官助理同樣作為一種職業②孫國明主編:《法官助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52頁。,也應當可以通過聘用制人員進行管理。
2.聘用人員擔任法官助理有助于司法改革的整體推進
一方面,法院工作人員“能進不能出”問題一直是法院人事管理體制改革的難點。采用非編制的聘用機制,對表現不好者可以解聘,優秀者則予續聘,主動權就完全為法院所掌控,這無疑將給法院管好用好法官助理以極大的靈活性。另一方面,法官助理制度改革應當從整個司法改革的全局來思考和設計,具體而言應當置于法官職業化建設的大局中加以考慮。在編制外聘用法官助理解決了司法輔助人員缺乏的問題,可以規定一定的聘用年限,進行動態管理,跳出了在編制內選助理、在員額制改革“落榜”人員中選助理的局限,有助于建立一支優秀的法官助理隊伍。
3.“人財物省級統管”為聘用制法官助理解決后顧之憂
按照《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見》讀本資料及《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意見,我們大致可以確認未來省級以下地方法院的財物統管模式為“省級財政部門管理省級以下地方法院經費,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區)三級法院均為省級政府財政部門的一級預算單位,向省級政府財政部門編報預算,預算資金通過國庫集中支付系統撥付”。這樣一來,省高院可以充分發揮了解下級法院情況的優勢,充當下級法官的“娘家人”,為聘用制法官助理爭取充分合理的保障資金。
(二)聘用制人員擔任法官助理的必要性分析
1.編制不足現狀需要由聘用制人員擔任法官助理
經歷1985年從高中畢業生中招錄和1994年大規模增編補員,絕大部分法院編制都呈飽和狀態,只能每年因退休等正常原因空出編制才能補充新鮮血液。在這種情況下,聘用制人員擔任法官助理制度既避開了編制局限,又增加了司法輔助人員數量,降低了法官工作量。聘用制可以在不占用編制的前提下,以單純勞動用工合同的方式招聘人員,只要法院有能力解決人員經費問題,便可以掌握法官助理用人權。
2.聘用人員擔任法官助理有助于促進司法實踐的發展
聘用制法官助理的聘期通常較短,例如江蘇28家法院從高校應屆生中招錄的法官助理合同期限為2年③參見http://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4/07/01/021300101.shtml,2015年7月3日訪問。,法官助理更新速度非常快,基本每年都招聘新的法官助理,且部分法院招聘的聘用制法官助理的文憑要求為碩士研究生④參見http://opendata.baidu.com/zhaopin/?p=mini&rn=18&style=list&wd=%E6%B3%95%E5%AE%98%E5%8A%A9%E7%90%86%E6%8B%9B%E8%81%98,2015年7月4日訪問。,這就為法學院的最新研究成果流向法院提供了信息通道。招錄的法官助理大多來自各大法學院校的優秀學生,這些學生帶來的對前沿問題研究的新觀點,常常會給老法官的審判思路帶來啟發。
法官助理作為一項舶來品,在我國有著豐富的理論探討和司法實踐,同時應當借鑒域外法規定,構筑我國的聘用制法官助理選聘制度。
(一)明確聘任制法官助理任職標準
對于聘用制法官助理的任職條件,目前有兩種觀點:一是適當降低任職條件,增強法官助理職業對未通過司法考試的法學生的吸引力;二是提高聘用制法官助理任職條件,促進法官助理“精英化”。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一是法學專業本科畢業生數量驟增。截止2008年底,設立法學本科專業的高等院校已達630所,在校法學本科生超過30萬人⑤《我國已有630所本科院校開設法學專業》,載http://www.bj.xinhuanet.com/bjfs/2009-05/30/content_16660577.htm,2015 年7月6日訪問。,足以保證聘用制法官助理的起點為本科。根據人民法院報披露,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法官助理的主要職責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分別是程序性訴訟事務、撰寫審理報告、裁判文書和完成宣傳調研任務⑥《法官助理前景可期待》,載《人民日報》2015年5月20日。,這些工作都要求法官助理具備相當的法學專業知識,起點應當是本科學歷。而根據互聯網資料推斷,全國法學應屆畢業生中司法考試通過率應該保持在35%左右,遠遠高于社會考生10%-15%的通過率,對于這部分畢業生,如果能夠進入法院擔任法官助理,那對未來的法律職業也是非常有益的。
(二)簡化聘用制法官助理招聘流程
編制內法官助理的招錄流程為公務員考錄流程,聘用制法官助理的招聘應當在堅持嚴肅性前提下,適當簡化流程,增加符合法官助理定位的流程。
堅持嚴肅性是指聘用制法官助理的招錄不同于企業、公司的直接簽訂勞動合同,它必須有政審和公示環節,以保證進入法院工作的人員“政治上可靠”。適當簡化流程是指將機械的報名、筆試程序改化為“現場報名+初次面試”程序,應聘人員在攜帶相關資料現場報名的同時,由業務庭法官和政工科工作人員進行“初次面試”,對該應聘人員的語言表達能力、法律修養等能力進行初次測驗,并當場告知是否進入下一輪考核。因為法官助理不僅僅需要豐富的法學知識積累,更需要一種與當事人打交道、做當事人工作的能力。只會寫判決而不擅長與當事人溝通的法官助理不是一名合格的法官助理。
二次考核的面試可以采用雙向選擇機制,由業務庭庭長、審判長等業務骨干組成,通過簡單案例分析、法律文書寫作等現場考核來擇優劣汰,既滿足了資深法官的要求,也充分聽取了聘用制法官助理的意見,起到了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1+1+1>3”的效果。這樣一來,經過了普通法官側重于交往能力的初面和業務庭長側重于法律綜合能力的二面,該應聘者從業務上是符合要求的。符合要求的應聘者就應當進入體檢、政審和公示環節了。
(三)按照事業單位工資水平確定薪酬標準
聘用制法官助理薪酬的考量因素有以下三點:一是聘用制法官助理是什么層次的人才?也就是他值多少錢?二是雇傭他的法院財政狀況如何?也就是法院有多少錢?三是需要聘用制法官助理進行什么樣的流動?
本文已經闡明了觀點,即聘用制法官助理應當是具有高等教育法學本科學歷以上并通過司法考試的優秀應屆生。其擁有較為扎實的法學知識,但是實踐能力嚴重不足,因此其薪酬應當高于最低工資標準,而低于所在地區的中等水平收入。全國法院系統中每一個法院的情況不盡相同,財務情況也不盡相同,但是在推行省級以下法院人財物統管之后,特別是對每個法院的聘用制法官助理配置到位之后,根據已經核實準確的司法輔助人員數量足額撥款,以滿足經費需求。因此,法院有多少錢已經不是問題。聘用制法官助理應當是一個不斷“流動”的隊伍,需要通過他們將法學院的理論研究成果帶給法官。因此,應當制定一個較為合理的薪酬金額,避免因為薪酬過高導致臨時聘用的法官助理成為了“長期聘用”的法官助理,違背了設置此項制度另一個目的。
筆者建議,對于聘用制法官助理的薪酬,可以比對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水平進行發放,在剛工作時處于一個略低但能夠保證基本生活條件的水平上,以保持聘用制法官助理的工作動力,同時也能避免因薪酬豐厚導致的“不流動”。與聘用制法官助理類似的美國法官助理,其薪酬并不高,第一位法官助理一年的薪酬僅僅為1600美元⑦劉曉東:《論美國聯邦法官助理制度》,載《社會科學》2011年第1期。,與律師助理的收入相去甚遠。
(四)應聘聘用制法官助理不需要相關工作經驗
在法官助理制度最為成熟的美國,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有趣的變化。很多大法官不再雇傭名牌法學院的畢業生擔任法官助理,而雇傭有一年或幾年職業經驗的青年律師來擔任法官助理。⑧劉亞君:《中、美法官助理制度的比較研究》,蘭州大學2006年碩士畢業論文。在我看來,這種轉變相當于一種常規的轉變,即經歷了近百年的輔助性助手向“辯論型”助手的轉化,從本質上是一種“圖新鮮”的改變,并不是否認名牌大學法學院畢業生無法擔任法官助理。相反,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下,應聘聘任制法官助理不需要相關工作經驗,主要有以下幾點考慮:
第一,《人民法院法官助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中規定的十三項法官助理的職責較為簡單,多為程序性事務,經過一到兩個月的學習基本都能熟練掌握,即使是準備與案件相關的參考資料和授意草擬法律文書,也是較為簡單的法律關系,不需要有相應的法律行業從業經驗。
第二,目前我國實行的初任法官公務員考錄制度實際上為擁有1-2年法律行業從業經驗的法律人進入法院擔任法官助理開辟了通道,有意進入法院的年輕法律人完全可以經過公務員考試成為“編制內”的法官助理,隨之晉升法官,實現自己的法官夢,招聘“編制外”法官助理再附加一年法律行業工作經驗有畫蛇添足之感。
從聘用制書記員管理經驗來看,因為沒有單獨的職級晉升途徑,“工作十年,待遇與信任無區別”的現狀導致這一群體相當不穩定,工作積極性不高。對于聘用制法官助理,應當制定單獨的考核方式、晉升途徑等配套管理措施,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從而發揮獨特的工作優勢。
(一)建立聘用制法官助理單獨序列等級
目前關于聘用制法官助理等級劃分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深圳市鹽田區法院的做法,將聘用制法官助理作為專業技術崗位,細分了初級法官助理、四級法官助理、三級法官助理、二級法官助理、一級法官助理五個等級,實施分級管理,每個級別對應一個工資標準⑨《鹽田法院法官助理細分五級待遇可超在編人員》,載http://sz.southcn.com/s/2014-10/31/content_111234820.htm,2015年9 月10日訪問。。第二種觀點是廈門中院柯艷雪法官提出的,將輔助事務分為低度疑難司法輔助事務和中度疑難司法輔助事務,根據聘用制法官助理的工作能力來確定其法官助理等級,并建立相應的晉升方式⑩柯艷雪:《雙重模式法官助理制度的構建》,載《內蒙古電大學刊》2013年第1期。。
筆者認為,深圳市鹽田區法院的做法更具備可操作性。法官助理應當是具有一定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崗位,具有較高的學歷和專業素養,是員額內法官正常開展工作所倚重的重要力量。在設計管理方式時,一定要強化激勵作用,切實提高該群體不斷提高司法能力的積極性。從這種意義上來講,可以參照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崗位職稱制度,固定級別薪酬待遇,合理拉開差距,一方面可以為聘用制法官助理提供不斷努力的“奔頭”,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加強聘用制法官助理群體的職業保障,提高其職業認同感。
(二)創新聘用制法官助理管理考核機制
聘用制法官助理管理考核制度應當緊緊圍繞工作內容和特點來設計。法官助理作為法官最親密和依仗的助手,協助法官處理大量的程序和實體問題,應當將法官助理納入管理和考核的主體之中。具體來說,在聘用制法官助理的管理考核方面,依然應當堅持法院的政治部門作為管理的主要負責部門的原則,其合作法官就其日常表現及業務能力進行考評。
在管理方面,由于聘用制法官助理與用人法院簽署了勞動合同,在其中對崗位職責有明確的要求。這些要求既包括廉潔、保守審判秘密、遵守規章制度等“政治性”義務,也包括經法官委托依法參與庭前證據交換、參與調解等“業務性”義務。在日常管理中,政治部門和法官各自依照勞動合同對聘用制法官助理進行管理。
在考核方面,法院政治部門依照其平日表現,對其是否違反審判紀律、遵守規章制度進行考核,其合作法官則應該考慮法官助理從事的審判輔助工作特點,對其具體的工作進行量化,例如參與調解次數,調解結案率,起草法律文書數量,調研能力等,合理測評聘用制法官助理的工作業績,考核結果應當分為合格、基本稱職、不稱職三種結果。對于達到合格級別的,可以逐級晉級,提高薪酬待遇;對于考核基本稱職的,應當不予晉級,如果連續兩年考核為基本稱職,應當給予降級處分;對于考核結果為不稱職的,應當依法終結勞動合同,給予辭退處理,從而形成科學合理的獎懲處罰機制。
(三)健全聘用制法官助理的教育培訓機制
法院應當健全聘用制法官助理的教育培訓機制,切實提高司法能力,縮短由學生轉變為法官助理的時間。
1.以法官培訓學院為龍頭進行脫產培訓。法官培訓學院作為各級法院人才建設的職能部門,在未來的司法改革中,應當將法官助理這一群體納入到學員體系中,集中教研優勢進行攻堅克難。通過系統、規范的脫產培訓,使聘用制法官助理能夠較快地融入到這份工作中,并將分散的習慣訓練與集中理性提升結合起來,迅速提高對類型化案件的證據審核、法律適用的能力。
2.以員額內法官為導師進行在職培訓。在聘用制法官助理脫產培訓歸來之后,由與之相配合的法官擔任其導師,在豐富的審判實踐中,對其進行生活關心、業務幫助、技能指導、思想疏導,迅速提高聘用制法官助理的綜合素養,實現由大學生到法官助理的“無縫對接”。
(四)規定聘用制法官助理的任職回避
大部分聘用制法官助理在合同期滿之后,會選擇律師作為自己的下一份職業選擇。對于法官辭職,我國法官法、律師法有明確規定,即曾經擔任法官的律師,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二年內,不得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終身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那聘用制法官助理從法院離職后,是否有類似的任職回避?
離職法官擔任律師的任職回避規定,其出發點是為了防止離職法官利用其在原先法院的影響力進行訴訟行為,影響司法公正,預防司法腐敗。從這個角度來講,聘用制法官助理雖然在法院工作時間一般不會太長,但其對法院及其工作人員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他們的影響力與離職法官相比要小得多。因此對于離職的聘用制法官助理來說,應當進行略微寬松的任職回避,建議規定如下:離職聘用制法官助理不得擔任其曾合作過的法官的訴訟代理人;離職聘用制法官助理離任兩年內不得代理其工作過法院的訴訟代理人?岳彩嶺:《外援型法官助理如何管理和使用》,載《人民法院報》2014年10月22日。。
(作者單位:山東法官培訓學院 煙臺市芝罘區人民法院)
責任編校:范岱岳
*本文獲全國法院第二十七屆學術討論會三等獎,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