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君
(山東財經大學藝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000)
?
試析音樂素質在舞蹈藝術表演中的作用
耿 君
(山東財經大學藝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000)
【摘要】一直以來,音樂和舞蹈這兩個十分古老的藝術種類之間就具有密不可分的關聯性。在舞蹈表演和音樂藝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二者之間的關系也逐漸變得愈發的融洽與和諧。從當前舞蹈和音樂的發展情況來看,二者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合作關系,音樂已經成為了舞蹈藝術本身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此外,由于音樂和舞蹈都能夠將人的情感直接的表現出來,所以,借助音樂的作用來推動舞蹈藝術表演的發展是十分必要的。對此,本文以舞蹈藝術表演為立足點,對音樂素質在舞蹈表演中具有的作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音樂素質;舞蹈藝術表演;作用
引言:就目前來看,我國大部分舞蹈專業的學生和從事舞蹈藝術表演行業的人其自身的音樂素養不是很高,這使得這些舞蹈表演者雖然擁有了一定的舞臺表演經驗和舞蹈基礎,甚至獲得了一定的表演成績,但是其自身的文化藝術和音樂素養相對來講卻并不是很高。與此同時,由于當前大部分院校在教授舞蹈專業基礎課程的過程中使用的都是西方的古典音樂,但受個人音樂素養的差異,以及自己理解的差異,使得學生因為對同一曲目在理解上的差異,而表現做出了不同類型的藝術表現。
(一)音樂素質的特點
音樂是一種代表的是一種聽覺藝術,而聲音構成此種物質最主要的物質材料,音樂藝術家們可以通過將聲音的音強、音高、音色和音長等轉換成節奏、結構、速度、旋律等要素,用來表達自己的感情,讓聽眾人員依靠自己的聽覺系統去感受音樂的魅力。因此,轉瞬即逝也成為了音樂最具美學藝術特色的魅力。而所謂的音樂素質,其指的就是人們對于音樂藝術語言的理解能力和理解程度,它即包括了人們對于樂理知識的掌握程度,也包括了音樂欣賞者對節拍、音量和音高的理解能力。
(二)舞蹈藝術的表演特點
所謂的舞蹈,其指的是人類的身體動作語言,屬于人們語言藝術的動作性延伸,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種類之一。一般情況下,人們認為舞蹈是以節奏性的動作作為最主要的藝術形式表現手段,人們可以通過舞蹈表演來表示自己的思想、生活和內心情感。在進行舞蹈表演的過程中,其使用的音樂伴奏是通過了組織、提煉和藝術加工之后形成的,其表達的是人的思想情感,反映的是音樂作品所處社會的生活情況,基本的構成要素是節奏和舞蹈的姿態動作。
雖然本人對早期舞蹈節奏的具體情況并不是十分的了解,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自舞蹈藝術產生開始,音樂便緊密跟隨了。通過對早期的舞蹈音樂旋律和節奏的分析可以發現,早期舞蹈音樂的作用就是為了起到一個節奏性的伴奏效果。因此,在早期舞蹈表演中,音樂伴奏的基本形式就是依靠腳頓地的方式來極大節拍,有時人們也會使用膝蓋和肘部來代替腳;并且,為了防止節拍極大的單調性,在舞蹈表演的過程中,人們還會用手拍打自己身體其他的部位來發出更加響亮的聲音。這樣一來,人的上臂、腹部、腰側和大腿等就都變成了可以被擊打的樂器。之后,隨著鼓和其他類型樂器的出現和加入,便出現了可以為舞蹈增加旋律的音樂伴奏,這些音樂伴奏類型的出現,不僅為舞蹈表演者帶來了極好的歡悅和激情,還使得舞蹈表演帶有了更強的藝術性[1]。此外,縱觀舞蹈和音樂這兩種藝術的融合情況來看,音樂的不斷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舞蹈表演藝術變得更具開闊性;并且,音樂作為舞蹈表演的靈魂所在,但從人類舞蹈文化發展的角度上來看,音樂伴奏的融入,使得舞蹈藝術表演也得到了極大的突變,從而使得自己的發展變得更有活力和激情,進而擁有了自己的靈魂。
在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的所有宮廷都將舞蹈當成了生活中的一種必要生活方式和一種生活上的享受,這使得該時期人們對于跳舞的技巧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舞蹈藝術與教育史》這本書中,克勞斯就這一時期歐洲舞蹈藝術的特點進行了簡單的概括和表述。即地板的路線和式樣十分的復雜,步伐雖簡單但卻精確,對于舞蹈表演者的態度和舉止非常重視[2]。這些特點的存在,使得配合該時期舞蹈形式的音樂伴奏直到十六世紀末期才被具體的確定了下來。從舞蹈藝術不斷發展和進化的角度來看,舞蹈藝術全部的動作體系、表演形式和步伐等都得到了進一步明確。而此時的音樂曲目,則提出了一定的樂曲形式和節奏對比性的要求,所以,該時期的每一首舞蹈表演都擁有自己的伴奏曲目特點。在這一時期,音樂作曲家們就會將自己選擇好的樂曲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組合,從而形成音樂組曲。與此同時,文藝復興時期的舞蹈主要是當時貴族階層中,各個貴族在宴席中相互交流所使用的,其主要包括了樂器演奏、朗誦、舞蹈表演和歌唱等。在這段時間內,舞蹈藝術帶有一定的啞劇特點,無論是音樂伴奏種類還是舞蹈表演形式,其構成相對來講都十分的簡單,舞蹈與音樂之間的聯系并不是十分的緊密,所以缺失了藝術整體性[3]。回顧這舞蹈藝術這五百年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在舞蹈從即興表演轉向專業表演、從席間轉向劇場發展的過程中,每一步都與音樂伴奏的豐富變化是密不可分的,在這個過程中,或者是音樂配合舞蹈表演動作的變化形成舞曲,或者是舞蹈表演動作隨著音樂曲目的變化加強形體動作的技巧表演,正是二者之間的緊密配合,才使舞蹈藝術表演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在舞蹈表現正式變為獨立的劇場藝術前,音樂對于舞蹈表演的作用一直都是以一種循序漸進形式存在的,所以,當舞蹈劇出現時,音樂具有的重要作用便顯得更加的個性化和明確化了。在舞臺劇表演的過程中,精美絕倫的舞臺背景、份豐富多樣的音樂形式、流暢性的舞蹈語言、以及戲劇性的舞臺劇表演情節的出存在,便為舞臺劇表演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縱觀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所有傳世之作可以發現,舞蹈藝術和音樂語言的編導的高度和諧與不同音樂家在作曲方面密切的配合,使得舞臺劇作品更具吸引力。與此同時,由于習舞臺劇音樂都是在編排舞蹈動作之前就已經被創作出來了,雖然作曲家在編導舞臺劇音樂之前已經受到了編舞者提出了有關舞臺劇表演拍型、情調、長度、速度和細節等方面的事情,但由于舞蹈動作和技巧的編排是在舞蹈曲目編導之后完成的,所以,音樂也會對舞蹈劇和舞蹈和舞蹈藝術的發展產生極大的制約性[4]。因此,編導對于舞蹈音樂的理解程度,即舞蹈音樂作品編導者自身音樂素質的高低,便成為了決定舞蹈劇是否成功,以及自身吸引力強弱的決定性因素。
在現實生活中,著名的舞蹈家鄧肯,一個現代舞蹈的先驅者,充滿活力且十分浪漫的舞蹈家,就利用自己的舞蹈和成功對這個概念做出了全方位的詮釋。最開始,鄧肯的舞蹈會給觀眾帶來一種隨心所欲的感覺,在其進行舞蹈表演的過程中,只會受到舞臺空間和音樂時間的限制,以及音樂刺激同自己身體反應之間產生的撞擊和共振力度的限制。這樣一來,就使得鄧肯的舞蹈在表演時具有著一種女性天然的魅力,所以會對觀眾造成極大的情感沖擊。與此同時,鄧肯的成功也預示著一場舞蹈表演藝術革命的來臨,以及新型舞蹈流派的出現。但就幫助鄧肯成功的幾項因素來看,除了因為其自身具有極高的藝術知識外,自身的音樂感受力也極高。從鄧肯的家庭構成角度來看,她的母親是一名音樂教師,所以,她從小就受到了較為良好的音樂熏陶,這也是幫助她日后能夠擁有極強的音樂鑒賞力和理解力的一個關鍵因素。正式因為鄧肯擁有了極高的音樂鑒賞力和理解能力,才使他可以將舒伯特、瓦格納、貝多芬和肖邦等著名音樂家的作品變為自己舞蹈作品音樂伴奏的源泉[5]。中貫古今中外眾多的舞蹈表演舞臺,所有優秀的舞蹈家都具有極高的音樂素質。例如現在的知名舞蹈家黃豆豆和楊麗萍等,他們每一場舞蹈表演的成功,都讓我們看到了舞蹈和音樂的完美融合,以及音樂素質對于提高舞蹈表演藝術性吸引力具有的重要意義。
總而言之,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發現,音樂素養和舞蹈藝術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對一個專業的舞蹈表演者來講,其自身音樂素質的高低,將會對其在舞蹈表演過程中藝術水平的高低產生直接的影響。如果一個舞蹈編導人員和舞蹈表演者沒有具備很好的音樂素養,那么不僅無法將音樂情感與舞蹈表演動作良好的結合到一起,還不能夠得到舞蹈和音樂和諧融合的良好效果。因此,對舞蹈藝術表演過程中,音樂素養具有的重要作用進行研究,對進一步完善舞蹈表演,推動舞蹈藝術的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翦建.論舞蹈表演中音樂的重要性[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05(10):127-130.
[2]馬杰.試論音樂劇表演專業課程設置與教學[D].上海音樂學院,2012.
[3]于晶.淺談音樂與舞蹈的關系[J].文學界(理論版),2012,05(05): 247-249.
[4]黃銳.論音樂結構與舞蹈表演的關系[J].音樂時空,2014,07(04):107-108.
[5]宋華榮.音樂在群眾舞蹈表演中的感染力[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5,12(12):58.
作者簡介:耿君(1982—),女 ,籍貫濟南市,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表演與教學理論研究,職稱講師,單位山東財經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