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賽(衡陽市藝術學校,湖南 衡陽 421000)
淺析中職舞蹈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王 賽
(衡陽市藝術學校,湖南 衡陽 421000)
伴隨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于藝術和審美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舞蹈作為娛樂身心,修養身形的重要藝術表演,日益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而教育體系的改革和高等教育的普及,中職學校也開始成為培養專業舞蹈人才的搖籃,對于發展舞蹈愛好者,提升學生的舞蹈技能有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分析目前中職學校舞蹈教學創新教育的必要性,提出進行創新教育的可行性策略,對于中職的舞蹈教學發展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中職;舞蹈教學;創新教育
中職學校是指“實施中等職業教育的學校,學生畢業屬中專學歷。招生對象是初中畢業生和具有與初中同等學歷的人員,基本學制為三年。中等職業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階段進行的職業教育,也包括部分高中后職業培訓,目前是我國職業教育的主體[1]”,中職教育對于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有重要的作用,而舞蹈藝術的發展和人才輸送一直都是由專業的舞蹈學院主導進行,輸送的人才難以面向整個社會,尤其是基層的舞蹈教學人才等更是缺乏,因此中職學校開設舞蹈課程恰恰彌補這一市場缺憾。
研究中職學校舞蹈教學的必然性,才能明確中職學校在培養舞蹈人才上的重要位置,進行創新性舞蹈教學的迫切性。中職學校舞蹈教學必要性的認知主要從目前中職學校舞蹈教育的現狀和開展舞蹈教學的意義兩個方面體現
(一)中職學校舞蹈教學的現狀
1.教師梯隊建設不完備。中職舞蹈教學的開展必須依賴一支教學質量高,舞蹈專業素養過硬的高素質舞蹈教師隊伍,能夠獨立領導、設計舞蹈教學課程,把握舞蹈教學的精髓。因為中職學校的學生素質比專業學習的高中學生基礎要薄弱一些,并且個人的自律性和自我約束意識缺失,教師在授課和管理組織上的難度較大。并且很多學生之前沒有經過基礎的舞蹈訓練,教師在專業上的授課難度也很大。教師的舞蹈課程編排必須有科學性,專業舞蹈分為:古典舞、現代舞、民族舞、民間舞、芭蕾舞、踢踏舞、爵士舞。舞蹈初期的基本功練習基本相同,但是到后期舞步和舞蹈風格迥異,而舞蹈教師主要是來自于專業的舞蹈學校,術業有專攻,一個教師很難同時練習精于多種舞蹈形式,目前中職學校缺失一支健全完備的舞蹈教學梯隊,導致學生的選擇性較小,課程設置只能依據教師的舞蹈專業來開設,全面性的發展受到限制。
2.對中職學校舞蹈課程存在偏見。學校對于舞蹈專業缺乏重視,缺乏政策性傾斜。學校面向社會的需求進行人才的培養,因此學校的培養重點往往在能夠直接創造經濟效益,迎合社會需求的專業。舞蹈專業屬于藝術類的專業,并且中職學校的學習時間僅僅兩年,第三年就要實習上崗,兩年的時間教學任務量大,因為缺乏經驗與完備的教師梯隊,教學成果不明顯,因而陷入了惡性循環中,學校愈加不重視舞蹈類專業,導致舞蹈類專業發展陷入困境。
3.學生的基礎薄弱。中職學校的學生在進入中職學校之前一般沒有接觸過系統的舞蹈教學,有接觸學習的水平也十分有限,舞蹈功底和舞蹈素養都比較低,舞蹈教學必須從頭開始。舞蹈基本功的訓練枯燥、乏味,必須每天進行柔韌度和肌肉伸縮能力等基本功的訓練,中職學生的自律性與學習意識較為淡薄,面臨這樣辛苦的訓練課程往往難以全身心投入,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給教師的授課增加難度。
(二)中職學校舞蹈教學創新教育的意義
1.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教師教學方式刻板,缺乏創新性,并且有些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缺乏教師的責任感,造成中職舞蹈教學質量低,效果差。開展中職學校舞蹈教學的創新教育能夠有效改變中職舞蹈教學的現狀,提升教學質量,令學生在三年的時間里努力完成學習任務,成為社會需求的舞蹈人才。
2.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舞蹈是人類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是傳遞美感的藝術。“《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準·緒論》中寫道:“全世界各個民族都有一種追求意義的永恒需要——追求空間與時間、經驗與事件、身體與靈魂和智慧之間的聯系。一個沒有藝術的社會和民族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沒有空氣便沒有呼吸,沒有藝術的社會和民族無法生存[2]”舞蹈課程教授給學生的不單單是舞蹈基本功和舞蹈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藝術的修養與藝術的內涵。課程創新的同時提升了學生對于舞蹈藝術美感的認知,加強了對于舞蹈藝術的喜愛,才能全身心投入到舞蹈的學習中,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一)教師加強創新意識
教師是引導學習的指向標,要進行創新教育,教師自身必須增強創新意識,有目的的進行創新教育。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師在生活中應當加強觀察能力,觀察新鮮的事物,在數字化的時代充分搜集新鮮的教學資料,創新性的編演舞蹈,保持學生的新鮮感,突破以往舞蹈教學的定位,講舞蹈教學以全新的方式演繹。
(二)學校加強舞蹈專業的支持
首先學校應當完善教師梯隊,組建一支能夠完整教授學生各種舞蹈,適應學生不同學習需求的教師隊伍,整合教學力量。要進行教學創新,必須有教學人才,專業性的舞蹈教師是進行舞蹈教學創新的前提條件。其次學校也應當加強對于舞蹈專業的財政性支持,建立設備完整環境優雅的舞蹈教室,形成良好的舞蹈教學氛圍,令學生和教師能夠充分享受舞蹈之美。最后完善評價獎勵機制,對于教師的教學成果進行定期的考核評定,學生對于教師創新性教育的評價是教學評價的內容之一。
(三)創新教法,提升學生的舞蹈審美意趣
傳統的舞蹈教學認為學生的學習是從模仿開始,的確這樣的觀點是具有科學性的,但是考慮到中職學校教學的現實情況,必須正確處理好模仿和創新的關系。學生在進行舞蹈模仿學習一段時間后,就開始在舞蹈中加入自我對于舞蹈的認知元素,對于舞蹈的藝術不同人有不同的藝術理解,允許自由的發揮和自由的表現舞蹈見解是學生創新精神的前提。“中職舞蹈教師也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變死板為積極,化傳統為創新,為學生創造一個活潑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之中對自身的藝術天賦進行全面發揮,從而創造出具有活力、具有美感的舞蹈[3]”。
中職學校的舞蹈課程和舞蹈專業是最近幾年才設置的,發展還不夠完備,課程體系設置還存在不科學的現象,在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中職學校發展舞蹈教學是大勢所趨,符合市場經濟對于人才的需求與中職學校的辦學原理。通過中職學校教學活動的研究與發展,中職學校舞蹈的創新教育會有新的成果。
[1]中等職業學校.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6135999-6349162. html[OL].
[2]郭英萍.中職舞蹈的教學現狀分析[J].音樂時,2013(6).
[3]張飛文.淺析中職舞蹈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通俗歌曲,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