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海短波
本刊訊 近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唱響中國夢》20首原創歌曲dvd,vcd由安徽出版集團時代新媒體出版社集結出版。上海音樂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林在勇作序。
《唱響中國夢》歌曲集繼承和發揚了上海音樂學院的優良傳統,將中國夢時代精神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弘揚主旋律,謳歌創新精神,展示中國成就,傳播中國文化,光大中國精神,用歌聲表達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激發愛國熱情、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凝心聚力。
歌曲集由上海音樂學院楊賽老師作詞并擔任主編,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聲歌系、音樂劇系、音樂工程系、公共基礎部、數字媒體學院(籌)等三十多名青年作詞家、作曲家、歌唱家、音樂工程專家參與創演。來自德國漢諾威音樂和戲劇學院、上海輕音樂團、上海歌舞團、上海師范大學、西安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天津外國語大學、安徽出版集團時代新媒體出版社、上海音樂出版社、上海音像出版社的專家也參與了協同創新。創演者們深入生活,聚焦現實,歷時5年完成歌曲集。
《唱響中國夢》歌曲集還獲得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上海音樂學院創作委員會資助,在第32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展演,并到政府機關、校園、企業舉行了數十場巡演,受到熱烈歡迎。上海市歐美同學會、上海市社科聯合會組織了相關專題研討會。
2016年11月21日,由法籍華裔鋼琴家、鋼琴教育家周勤齡女士為青少年編寫的鋼琴新作《一個中國小男孩在巴黎》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行了首發儀式。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莫扎特勛章”獲得者,周勤齡早年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師從李翠貞、周廣仁鋼琴名師。70年代到法國留學,先后跟隨杜布瓦·埃克蘭、伊芙娜·洛里奧-梅西安等大師學習。作為一位活躍在舞前幕后的音樂家,她不僅每年都在全世界各地舉辦多場音樂會,出任多項國際鋼琴比賽評委,還編寫了多部教材。正如專程前來參加首發式的中國前駐法國大使趙進軍先生所言,中國與法國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從老一輩國家領導人周恩來、鄧小平年輕時留法所奠定的良好外交基礎,到國學泰斗饒宗頤當選第一位法蘭西文學院外籍院士所獲得的最高榮譽,再到周勤齡女士為中-法音樂文化交流不遺余力做出的努力,都展現了“民間外交”在中-法建交關系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推動作用。
《一個中國小男孩在巴黎》是由6首小品組成的鋼琴組曲,描述了一個叫做偉偉的10歲中國小男孩,初次來到巴黎的所見所聞以及發生的一系列好玩的音樂故事,技巧豐富、音樂生動,十分適合青少年演奏。首發儀式上,4位來自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和附中的優秀學生,為來賓們現場演奏了這部組曲,他們精湛的琴藝更是博得了現場嘉賓們陣陣掌聲。
(媛媛)
2016年11月25—27日,“2016年全國音樂與舞蹈領域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研討會”在北京會議中心開幕。來自全國108個藝術碩士培養院校的393位代表參加大會。
開幕式由中國音樂學院黨委書記閆拓時主持,文化部副部長、全國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董偉、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分別致辭。
會上,中國音樂學院與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專業學位研究生(音樂領域)實踐教學基地聯盟”成立,王黎光院長向首批六所國家級重點職業藝術院校頒發基地銅牌。
本次會議是根據全國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工作規劃,由全國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主辦,中國音樂學院承辦。會議圍繞如何提高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為主題,集學術性、藝術性、觀賞性于一體,展開教育研討活動。
高峰論壇、質量論壇、分組論壇及案例教學培訓板塊旨在進一步集中分析、探索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現狀及發展策略,為培養單位共同面臨的時代性挑戰和機遇提供交流思路的機會,為“雙一流”建設和“十三五”開局提供有力支撐。
(倩)
本刊訊 近日,茱莉亞學院院長約瑟夫·波利希的著作《藝術家引領社會》中文版由北師大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并先后于2016年10月16日和21日在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舉行簽名發售活動。《藝術家引領社會》是波利希院長出任茱莉亞學院院長32年以來歷次演講的匯編,他以從業者的角度剖析全球表演藝術和表演藝術教育的現狀。作為表演藝術教育領域的權威和知名人士,波利希院長認為藝術家擔當著永葆表演藝術生命力的重任,并身體力行地致力于此。在書中,他探討了當今表演藝術教育所面臨的重大問題,以全新的視角為年輕有為的藝術家解析了對藝術生涯的固有看法,開拓了他們以藝術為職業生涯的新思路。他在著作中強調了表演藝術家作為領袖和公民,以及人類價值傳播者角色的重要性。這些內容將給國內藝術教育工作者帶來全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