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曉蕾(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
多媒體應用于琵琶教學改革的構想探討
卜曉蕾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全面推進,音樂院校的持續擴招,學習琵琶這門音樂藝術的學生越來越多,那么,相對應的教學要求也會越來越嚴格。高校中要求教師既能引導學生感受古典音樂文化的魅力,掌握琵琶這門樂器的精髓,同時又能讓學生學會將其運用于實際生活,使其在新時代里煥發不一樣的光彩。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不少教育學者討論了各種教學構想,其中,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得到廣泛提倡。
關鍵詞:琵琶;多媒體應用;教學改革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昔有白居易送友人忽聞船上傳來陣陣如訴如泣的琵琶聲,不禁駐足回首聽完琵琶女演繹完整首曲子,感慨萬分,動情地寫下了這首傳世名篇——《琵琶行》。整首詩形象生動地讓我們大致了解到琵琶的音色特點:時而清脆、圓潤,時而低沉、幽怨。作為我國最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琵琶的演奏技巧非常豐富,不同的演奏技巧可以演繹出不同的聲音,甚至可以模仿人聲,如泣如訴,婉轉道來;或講述一個故事,一段人生,扣人心弦。因此詩人白居易才會感同身受,寫下這首不朽佳作。
在現代生活中,琵琶的教學也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無論是音樂院校的專業課程學習還是興趣班的個性培養,教師在鞏固學生的興趣基礎上,還需要生動形象的為學生講解枯燥生澀的理論,奠定他們日后學習琵琶的基礎,這些都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來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學習器樂演奏的學生如果只是靠教師單純的文字講解形容,是很難想象樂器的聲音特點,樂曲的曲調變化,甚至作者的情感起伏的,這無疑增大了器樂教育教學的難度。
第一:多媒體豐富的演繹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從多種角度理解一個抽象難懂的概念,放松的課堂氛圍不僅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延遲學生在課程內容上的注意力。在琵琶課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感受作品的情感最直接的方式莫過于讓學生親耳去聽,教師再做一定示范、講解和說明,學生結合教師的提醒、點撥能更好的掌握樂曲是通過哪些彈奏技巧來演繹不同的聲音,從而表達出作品的音樂情感變化,極大的提高教學成果。
第二:在這個全民互聯網+信息化時代,人們可以通過多媒體上傳或者獲取各種有價值的信息。目前不少學校普遍實行家長、教師零距離交流。通過建立群組的方式,教師第一時間公布學校信息,家長直接與教師溝通學生情況,極大的方便了學校的教學管理。同樣的,在琵琶的教學過程中,也需要學生與教師的“面對面接觸”。學生即使在課后也依然可以自主學習,反復研讀教師所提供的上課資料,重溫課堂內容,進行強化練習,并通過視頻互動的形式及時與教師“面對面”交流,避免練習過程中延續錯誤,走彎路。
第三:由于先天因素或者后期成長環境等多種原因,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盡相同,有的學生學習能力快,課堂內容能夠當場消化,并在課后通過多媒體的再學習功能的作用,強化練習,可以舉一反三。而有的學生可能需要花費雙倍甚至更多時間去理解一節課的內容,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能夠隨時隨地借助另外一臺設備重現課堂教學內容,這對教師課后輔導個別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有很大幫助。
第四,由于音樂是一門抽象的教學,所以需要教師通過大量形象生動的演繹方式來為學生講解各種晦澀難懂的技術。比如傳授一種彈奏技巧的時候,教師在教學生手指的按法,指關節的位置,手指指向之后,再放出正確按法的圖片示范。學生就從單純的自我想象練習變成了模仿標準示范學習,這兩者的學習效率是不一樣的,前者容易出錯,而教師若不能及時觀察到細節錯誤并及時糾正,就無疑是給后面更深難度的學習埋下了暗雷,后者的多媒體應用可以讓學生隨時自我糾正,避免錯誤根深蒂固。
(一)組建完善的多媒體教學系統
想要實施好多媒體教學,必然要有一套完善的多媒體教學系統。多媒體系統由硬件和軟件兩大部分組成。硬件包括計算機硬件,各種輸入輸出設備,具體例如掃描儀、數字照相機、聲卡、顯卡等。軟件則包括各種設備驅動程序、操作系統、信息處理軟件等等。
(二)引入多媒體改變傳統的琵琶教學模式
在琵琶教學工程中,教師的講解、示范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傳統的琵琶教學模式都是采用“一對一”授課,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對所有學生進行一對一的示范和講解,同一作品不同學生要反復講解,這樣的重復勞動不僅浪費了教師和學生的時間,同時也大大的降低了學習效率。借助多媒體教學后,教師可以先把自己的演奏示范過程事先錄制成視頻,然后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給學習同一作品的所有學生觀看,并且還可以通過暫停、慢放等多種手段對重點、難點進行講解,無需傳統教學模式中無限重復示范的這一環節,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成果。
(三)利用多媒體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前面說過教師跟學生也需要實現“面對面”交流。在結束課堂授課之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上課的視頻以及課下練習的要求發布在信息交流群里,督促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生在完成作品過程中有不懂或困難的地方還可以再次觀看上課內容解決問題。教師在學生回課演奏后,可以將同時學習演奏同一作品的學生的共同錯誤整理出來,在信息交流群里和學生共同探討,不僅可以強化鞏固知識點,同時還可以達到教學互長的目的。通過多媒體教學,既能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們當天的學習反饋情況,反思自己的教學質量,也能增強學生對琵琶這門課程學習的重視程度。
隨著綜合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方法也越來越多樣化。在琵琶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育技術手段,于課堂內外都受益頗多。課堂上,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外,既加強了師生間的溝通交流,同時也構建了快捷的教學反饋渠道,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綜上所述,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琵琶教學這項改革順應了時代的發展要求,也必將推動琵琶藝術和教學的長遠發展,值得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借鑒與推廣。■
作者簡介:卜曉蕾(1981-),女,山東人,沈陽師范大學講師,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琵琶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