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劉雅婷(.張家口學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石家莊市橋西實驗小學,河北 石家莊 05005)
?
淺析音樂教育中審美教育內涵的特點
劉文1劉雅婷2
(1.張家口學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2.石家莊市橋西實驗小學,河北 石家莊 050051)
摘 要:隨著學校素質教育的進一步開展,音樂教育也逐漸得到大眾的廣泛認可。“審美教育”作為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在音樂教育中彰顯了深刻的價值內涵,發揮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同時也具備了鮮明的特點。本文主要針對音樂教育中的審美教育內涵的特點做出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音樂;審美教育;內涵;作用;特點
音樂審美教育在藝術教育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并發展成為一個新的學科。它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大眾對音樂教育審美本質的探索和認識。通過探究音樂審美教育的實質,我們可以發現,它就是將音樂作為媒介,并借助各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和實踐形式,來培養學生感知、鑒賞、創造音樂之美的能力,進而完善學生認知,達到自我實現的這樣一種教育。
(一)音樂教育中審美教育的價值內涵。當前的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這充分體現了審美教育在音樂教育中的價值內涵。通過對音樂審美教育實質的探究,我們知道,音樂教育除了具備和其他學科類似的認識功能外,還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而這一特殊性則表現在它可以借助審美功能來開發人的潛能,陶冶人的心靈和塑造向上的人格。鑒于此,整個音樂教育實踐活動應該始終接受審美教育原則的指導,把握最本質、最核心的內容,通過將審美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實現系統化、目的化教學,進而讓學生們了解審美知識并逐步培養他們感知、理解、評價、鑒別甚至再創造的審美能力。毫無疑問,作為音樂教育核心的審美教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必將極大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音樂教育中審美教育的重要作用。音樂教育中的審美教育,旨在通過教育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情感領悟與表達能力,在增進對音樂理解的同時,得到音樂美的熏陶,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因此,音樂審美教育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功不可沒。
具體而言,音樂審美教育,一方面能使學生在感受音樂音響過程中逐步形成對音樂的聽覺感知能力。學生在音樂欣賞、音樂技能的訓練中,或是在參加視唱練耳課程中,會逐漸對音高、速度、音響等變得更有感覺,同時也更容易識別和把握節奏、音色、和弦等相關內容。另一方面,學生在聽覺感知能力增強的情況下,容易引發聯想和想象,這不僅使音樂的內容變得豐富和立體,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除此之外,音樂審美教育有助于強化對音樂情感的領悟與表達,有利于身心的健康發展。學生通過音樂語言的傳達完成情感的體驗,并在此過程中,實現情感的共鳴,情感與美感的融合,人身心的和諧統一,最終達到凈化心靈、振奮精神、促進身心健康的目的。
音樂教育中審美教育是核心,且在全面發展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考慮到音樂審美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我們很有必要認識和了解音樂審美教育內涵的特點。
首先,審美教育通常都是借助直覺來進行感受,音樂審美教育亦如此,它依靠具體的聽覺形象而存在。在教學過程中,聽覺感受是實現物質和精神轉化的最初環節,是聯系施教者、受教育者和審美對象三者的重要媒介。在這里,我們說的審美對象一般指的就是教材。顯然,我們的教學過程離不開教材,同時又以音樂感受為基礎。我們需要借助審美對象,通過音樂感受去把握和認識音樂形式,了解音樂內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實現教、學過程,完成最基本的審美信息感知。當然,為了能夠更好感知音樂,我們還應當加強對旋律、節奏、音色、和聲、調式等要素的認識,為審美教育的開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其次,對于所有審美教育而言,情感是它們的基本特征。音樂作為一種情感表達方式和審美形式,它的表演過程飽含情感變化,并生動展示各類喜怒哀樂。也正是音樂中這些情感的發生和變化,組成了音樂審美教育的基本內容。事實上,我們也偏向于結合音樂“善于表達情感”這一特點來進行審美教育。在音樂教育活動中,施教者通常選擇富含真情實感的音樂教材和媒介,并結合高超的表演來激發學生的熱情,激活學生的情感。與此同時,施教者他們自身還時刻保持著飽滿的激情,運用真摯的情感去引導學生去學習和實踐,以期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再次,音樂審美教育還具有愉悅性的特點。一方面,音樂本身就能夠帶給人快樂,讓人歡愉。而且這種快樂不僅僅局限于生理上的滿足,更多體現在精神上的愉悅。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輕人的壓力,撫慰人的心靈,讓人從內心深處感到踏實或是充實。另一方面,審美教育可以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開展,這個過程能夠讓施教者和學生體會到精神的愉悅和滿足。這充分體現了音樂審美教育的愉悅屬性。
最后,任何審美教育都離不開實踐,都需要借助感知、鑒賞、創造等一系列環節來實現。顯然,音樂審美教育也需要通過音樂實踐去完成,而且也只有通過親身實踐才能更深刻感受到音樂之美。事實上,在音樂審美教育中,像唱歌、演奏這些基本形式,它們都是一種實踐活動,而且它們的直接對象也都是音響。說到音響,它的主要實踐形式一般包括:以歌唱和樂器演奏為主要內容的表現性實踐;集中于音樂聆聽的鑒賞性實踐;關注創作和創作活動的創造性實踐;工具性實踐。然而不論實踐形式多么豐富多樣,它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審美教育的實現。
總的來說,“審美教育”是音樂教育的核心。它是人們對音樂教育審美本質認識的具體體現,并以獨特的審美方式而存在。在音樂教育中,它有著深刻的價值內涵,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的實施審美教育,我們需要認識和了解音樂審美教育內涵的特點。首先,它依靠具體的聽覺感受實現物質和精神轉化,成為聯系施教者、受教育者和審美對象三者的重要媒介。其次,它是一種情感教育,“善于表達情感”是其突出特點,并且還帶有愉悅性的特征,往往在“寓教于樂”中培養審美意識和能力。最后,它借助感知、鑒賞、創造等實踐環節,運用多種多樣的實踐形式來達到提高學生審美水平、激發學生創造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