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璐
(天津師范大學音樂與影視學院,天津 300387)
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
——基于文化產業發展的視角
高 璐
(天津師范大學音樂與影視學院,天津 300387)
近些年,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才格局的改變,社會對音樂藝術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師范類院校是音樂類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之一,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我國音樂類人才發展的重要課題。本文對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方面存在的一些現狀進行了細致的總結,并加以透徹地分析,最后基于文化產業發展的視角,提出了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具體策略。
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創新能力
創新是人類獨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表現,也是人類文明能夠不斷進步和社會向前發展的保證。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學生只有具備了創新能力,才能在與時俱進的文化產業發展中,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立于不敗之地。
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為我國各相關單位培養出了大量音樂教育人才,不斷地為我國音樂教育發展添磚加瓦。但是我國師范院校音樂教育體系建立于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時期,最初建立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需求。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不斷進步,師范院校音樂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上了日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重中之重。當前,各師范類院校教育專業的教學現狀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一)輕多元文化、重專業文化的教學模式
音樂是文化的一種藝術表現,音樂來源于文化,離不開文化,不了解音樂背后的文化,音樂的魅力會大打折扣。沒有文化內涵的音樂是空洞乏味的,只有當音樂置身于社會和文化的雙重背景下,才能帶給人們更高層次的愉悅感受。
目前,師范類院校音樂教育教學多集中在音樂專業知識的傳授方面,盡管很多師范院校的音樂專業在課程設置方面有所改進,開設了一些選修課程,一定程度上拓寬了音樂專業學生的文化視野,但這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對多元文化發展的需求。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單一的專業知識傳授模式,抑制了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較難得到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不強,培養創新能力更是有所欠缺。
(二)注重理論知識傳授,忽略實踐活動的重要性
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是為基層各學校培養優秀的音樂教學人才,教學改革的重點在師范性上。音樂專業的學生在掌握了大量專業的音樂理論知識的同時,應該著重于如何把學到的文化知識應用在以后的文化產業發展實踐中。
多半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安排的課程教學占據了學生大量的學習時間,而把課外實習時間壓縮到很少一部分。學生不能做到把學到的音樂知識實際應用到文化產業實踐中。只有經過實踐活動,音樂專業學生才能夠深刻掌握所學理論知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被很好的激發出來,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會隨之有所提高。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這種只注重理論知識傳授,而忽略實踐活動的重要性的教學方法嚴重偏離了師范類音樂教學的本質目標。
(三)缺少創新的課程體系設置
師范院校音樂專業課程設置依然沿襲以前蘇聯院校的課程設置模式,主要課程圍繞音樂的核心學科來布置。師范院校音樂教育專業課程體系設置在內容以及形式上都缺乏創新性,課程體系設置著重專業理論知識的講授,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沒有安排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的課程。師范音樂專業課程設置缺乏創新性,導致學生創新能力不足,對日后走上教學崗位成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也是一種阻礙。
師范類音樂專業教師在組織教學時,應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把學生學習音樂的主觀能動性最大程度地激發出來,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的多元化創新型音樂教學人才。如何做到這一點,本文針對前面師范類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一)課程設置多元化,滿足學生的精神文化需求
音樂教育是滲透著文化的教育,學習音樂離不開文化的學習,音樂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發展。所以說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在課程設置時應遵循文化發展的需要,合理安排課程模式。合理的課程設置是師范類院校培養合格音樂教學人才的首要條件。21世紀的發展需要師范院校音樂專業能夠培養出全面素質高以及創新型的音樂人才。只有課程設置多元化,音樂專業學生的文化視野不斷開闊,學生的創新技能才會有所提高。
(二)增加課外實踐的頻率,旨在提高學生的創新技能
課外實踐課程的設置是為了使學生能夠把課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有效的應用到實踐中去,及時發現自己專業理論知識學習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音樂藝術修養。課外實踐活動的增加也豐富了音樂專業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學生的藝術素養得到了極大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主觀能動性增強。課外實踐課程設置也使學生發揮了自己的專業特長,為學生提供了表現其音樂才華的平臺。課外實踐活動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補充,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各師范院校音樂專業教學工作者可以為學生多組織一些課外實踐活動,比如舉辦各種音樂會、晚會以及一些音樂比賽等。學生通過參加這些豐富多樣的音樂活動,積累了既寶貴又豐富的經驗,激發了學生創新意識,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會迅速提升。
(三)增加創新課程的設置,旨在提高學生創新能力修養
音樂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占據了目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首要位置。在師范類院校中,應針對學生個體差異性設置不同的課程,做到因材施教,培養其創新意識,鼓勵學生進行文化藝術創新。要強調的是,對音樂專業學生來說,在學好音樂的同時,還要更加透徹地領悟音樂作品背景中蘊含的文化意義,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內涵、展現作品魅力。
總之,創新能力的培養對于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學生的學習和進步十分重要。想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師范類院校應該做到理論聯系實踐,多為學生提供課外實踐的機會,從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的角度出發組織教學,引進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只要采取多元的教學策略,一定能夠為社會輸送越來越多的創新型音樂人才。■
2015年天津師范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課題《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基于文化產業發展的視角》研究成果(52WU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