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孜
(河南省鄭州市鄭州大學音樂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
新媒體環境下的中國流行音樂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陶 孜
(河南省鄭州市鄭州大學音樂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互聯網技術為人們創造了一個新型的媒體環境。對于中國的流行音樂行業來說,也由過去的磁帶和光盤的傳播形式轉變成了數字音樂,人們可以直接通過網絡來在線收聽和下載音樂。雖然網絡為信息的傳遞提供了很好的快捷平臺,但其開放的特性也為盜版音樂的肆虐提供了機會。本文將就新媒體環境下的中國流行音樂現狀進行分析,并為其未來的發展趨勢提供些許建議。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中國流行音樂;發展趨勢
自流行音樂出現以來,其發展的脈絡和時代額媒體環境都存在著緊密聯系,工業技術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音樂的傳遞提供基礎服務。從最初的黑膠唱片到后來的磁帶,跟隨DVD出現的CD,和緊跟數字音樂的MP3,大眾的傳播技術不斷為流行音樂的傳播提供全新的舞臺。不論是傳統的報紙、雜志、收音機等傳統媒體,還是近些年快速發展的手機、電視、互聯網等新型媒體,都無不為流行音樂的傳遞貢獻力量。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新型的網絡環境已經大面積的覆蓋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而大眾傳播媒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也形成了具有新時代氣息的媒體環境,以其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以及互動性強等特點快速打敗了傳統的傳播媒介,迅速占領了流行音樂的傳播主干道。首先,通過新媒體接受到信息更加的新鮮、全面,且由于其渠道的開放性,大大降低了傳播的成本。然而,新媒體環境給流行音樂的傳播方面帶來的不僅僅只有好的一面。由于網絡環境的大而廣,繁而雜,流行音樂在傳播過程中的品質并不能得到保證,它已經改變了過去傳統唱片需要經過授權才能售賣的傳播模式,通過網絡傳播的歌曲值需要一個數據鏈接就可以傳遞到各個渠道中去,所以對其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限。[1]凡事都有利有弊,在面的新媒體的大浪潮下,音樂制作人如何更好的利用新環境為流行音樂的傳播服務是音樂工作者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一)流行音樂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多元化發展
從上世紀初期的流行音樂的出現,黑膠唱片一直占據著整個流行音樂的傳播市場,后來收音機的出現,磁帶又因流行音樂大火了一把。真正的數字音樂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CD的誕生而不斷轉變的,后來MP3等音樂播放器也應運而生。也是順應時代的發展,從2003年起,一系列《2002年的第一場雪》、《老鼠愛大米》等流行音樂掛起了網絡熱歌的風潮,而這些歌曲最初也并沒有和唱片公司簽訂發行合約,就通過網絡迅速走紅,傳遞在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2]網絡歌曲的火爆為大量的不知名歌手提供了機會,他們不用必須通過唱片公司簽約的形式才能發行歌曲,而是選擇互聯網去傳遞自己的作品,其舞臺也更大更遼闊。
(二)新媒體對于傳統媒體的沖擊
作為開放的網絡新媒體,其便捷的互動性和信息的共享性為流行音樂的傳播帶來了歷史性的改革。一方面,大眾可以不用通過購買CD去接觸音樂,開放的網絡平臺為其提供便捷廉價的傳播渠道。另一方面,大眾也可以直接借助網絡這個平臺為自己的歌曲創作傳播也提供機會。比如新生代流行音樂人許嵩,最初就是憑借網絡上傳自己的翻唱和原創作品,進而被大家熟知,再轉向專業的音樂制作。除此之外,憑借網絡的互動性,人們可以通過網絡來進行交流,對流行音樂的傳播來說可以形成一種口碑式的營銷,人們通過搜索引擎就能快速找到當下最流行的音樂,促進它的多元化發展。
(一)加強流行音樂的產權保護
對于目前的中國流行音樂來說,通過網絡傳播的大多數都是免費的或是半免費的音樂產品,人們通過音樂平臺可以肆意的免費下載,在KTV已經公共產所都可以任意播放,包括其他歌手在未經原唱允許的情況下就對其歌曲進行翻唱并用作商用等現象以及司空見慣。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流行音樂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傳播。比如說日本以及歐美等發達國家,在很早就實現的音樂的付費下載,他們設有專門的部門和工作人員去嚴格管理,不斷完善流行音樂的傳播的渠道。[3]所以我國的音樂產業也應該盡快的監理知識產權保護措施,只有對創作者的知識產權加以保護,我國的流行音樂才能走的更遠。
(二)促進音樂產業間的合作共贏
對于任何一個產業來說都有其獨特的產業鏈來支撐其發展,而在新媒體的大環境下,音樂產業也包含著唱片公司、音樂人以及運營商等環節。在音樂從音樂人手里產出到大眾欣賞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市場,而實現資源的整合是非常重要的。近些年來,網絡大環境的開放也為流行音樂提供了非常巨大的市場,雖然中間存在著很多亂象,但不管是各地音樂人間的交流還是不同音樂風格的融合,都給流行音樂創造了大量耳朵市場。比如說人們最常使用的移動彩鈴就是移動運營商和數字音樂之間的合作。雖然音樂產業并沒有從里面獲得足夠的回報,但是一個產業的長期有序發展,一定需要產業之間的相互支持,才能在未來的音樂市場中實現共贏。
(三)加強數字音樂產業的人才培養
由于目前我國整體的流行音樂發展前景都不是很明朗,各大音樂播放器陸續都采取了收費或是半收費的音樂下載模式,而長期適應獲取免費音樂資源的大眾來說,還沒有辦法完全接受,甚至又出現抵制的現象。這就需要相關的政府部門對其進行一定的扶持,為整個的流行音樂行業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
在當前的新媒體環境下,我國的流行音樂雖然較傳統媒體的傳播環境下有所發展,但由于對網絡環境管理的缺失以及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忽視,其產業鏈條發展的并不完善,未來需要我們做的還有很多。
參考文獻
[1]朱妍.淺析新媒體環境下網絡神曲《小蘋果》的傳播策略[J].新西部(理論版).2015,20(11):08-09.
[2]王春燕.中國當代流行音樂傳播途徑的探究[J].美與時代(下).2014,12(12):23-24.
[3]趙繼紅,郭崢嶸.基于產業價值鏈視角的在線音樂發展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4(02):44-45.
指導教師:吳柏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