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靜
(四川音樂學院,四川 成都 610021)
?
民族聲樂重唱曲目引入高師聲樂教學的分析
馬 靜
(四川音樂學院,四川 成都 610021)
【摘要】目前高師聲樂的教學課程單一,“一對一”的教學方式可以和“一對多”的教學方式聯系起來,并且采用民族民間和民族歌劇重唱的片段作為課程曲目,本文研究了教學的可行性和實際教學中易出現的問題。
【關鍵詞】高師;聲樂教學;民族聲樂;重唱
音樂教育的發展通過老一輩教育家的努力,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但是當下的音樂教育聲樂的教學已經是沿襲了好幾十年的方式,聲樂的曲目幾十年不變,教材曲目陳舊,學生學起來很難打起精神,老師受起課來也很難充滿激情。音樂教育專業是培養中小學教師的搖籃,把高師聲樂教學和音樂表演專業的聲樂學習混為一談,只是拼演唱能力,那就把最初的教學目的弄錯了。曲目的選擇也應該和音樂學院的有些區別,要選取那些我們的學生畢業以后在實際教學中能夠運用的,傳統的中國歌曲應該多多加入到教材當中。而且我們的學生在入學的時候聲樂基本功底普遍不高,如果硬性要求學生去完成有難度的聲樂作品,最后很可能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缺失。
重唱,通常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聲部按照多聲部思維結合在一起,每個聲部只由一人演唱,每位演唱者按照各自所處的聲部演唱同一樂曲的演唱形式。音樂教育的學生普遍入校時獨唱的演唱能力差,再加上老師“重技輕藝”的催化下,我們的學校生產出了很多“琴房歌手”。甚至有些學生毫無演唱自信心,最后失去了學習聲樂的動力。重唱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解決方案,多聲部的演唱形式,幾個學生一起共同合作,再加上肢體語言和舞臺故事情緒的幫助,可以幫助使演唱膽小的同學重新樹立信心,演唱和表演更加自然,情緒更加豐滿。也可以使只注重歌唱技術的同學,通過舞臺實踐活動,把人物情感和歌曲聯系起來。
我國的音樂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以民族民間音樂為最特別。這些音樂經過了幾千年生產勞動,社會的變遷,也在進行自己的變革。最終產生了很多各個地方,各個民族特有的音樂形式。但是,隨著現在人們對快餐文化及音樂的追捧,民族音樂只成了少數人研究學習的音樂類型。音教專業的畢業生會去教授中小學的音樂課程,我們必須去完善我們的高師課程,在高師聲樂課程中推廣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文化知識,慢慢地培養他們的傳承意識,使他們在日后的教學中成為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有力傳承軍。
在實際課程安排中,很難做到“一對一”和“一對多”的多種方式上課。這就需要我們對學生和課程有足夠的信心。這兩種形式的上課各有所長,各有利弊。實際上許多高師的聲樂課程已經從最初的“一對一”調整為“一對二”或者是“一對多”的形式。但是,單純的調整到“一對多”的形式是治標不治本的,聲樂的基礎訓練課程還是必須在“一對一”的形式下進行。每一個學生的薄弱環節不一樣,每一個學生的聲音特點不一樣,所以即便是加入重唱課,“一對一”的教學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完成了對個體學生基礎技術的完善后,我們就可以采用“一對多”的教學模式,加入重唱的曲目,把我們的聲樂課變成實踐,協作,舞臺。學生的參與性得到提高,自然積極性也得到提高,有曲折的故事情節,有豐富的任務感情,許多覺得聲樂技術枯燥的問題也會在集體排練課中得以很好地消化。
可以根據重唱的學生人數和性別選擇不同的曲目進行教學。運用最廣泛和曲目選擇最多的是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的重唱課。這樣的安排曲目選擇非常的豐富。1.比如電影歌曲類的:《劉三姐》的《什么水面打筋斗》,阿詩瑪的《一朵鮮花鮮又鮮》和《馬鈴兒響來與鳥兒唱》,《草原上的人們》的《敖包相會》,《五朵金花》中的《蝴蝶泉邊》,《蘆笙戀歌》中的《婚誓》,《神秘的旅伴》中的《緬桂花開十里香》,《柳堡的故事》中的《九九艷陽天》,《苗家兒女》中的《滿山葡萄紅艷艷》,《冰山上的來客》中的《花兒為什么這樣紅》。2.民族民間歌曲類的:山西民歌《走西口》,黃梅戲選段《夫妻雙雙把家還》,湖南民歌《劉海砍樵》,四川民歌《康定情歌》,湖南民歌《瀏陽河》,湖北利川民歌《龍舟調》。3.創作歌曲類的:《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為了誰》,《梁山伯與祝英臺》,《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采紅菱》,《走進春天》4.歌劇類的:歌劇《原野》中的《你是我,我是你》唱段,歌劇《傷逝》中的《紫藤花》 ,歌劇《白毛女》中的《扎紅頭繩》唱段,歌劇《木蘭詩篇》里的《假如我是個女人》,歌劇《運河謠》中的《燦若星辰的目光》。
我選擇此案例首先是因為《原野》是我國第一部叩開西方歌劇宮殿的民族歌劇,在歌劇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第二個原因是,我親身的教學中,這首男女對唱片段在技術上并不是很難,很適合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聲樂水平,也正好在訓練中鍛煉演唱時情緒的把控,并在教學音樂會中展示成果,所以具有實踐意義。在授課過程當中最難的是對歌劇唱段中豐富的感情的把握。那么從一開始老師就需要為學生們講解這個歌劇的故事情節,人物關系。這個唱段是男主人公仇虎為報仇,殺死仇人焦閻王的兒子焦大星,焦大星的兒子因為仇虎被誤殺,仇虎躲避偵緝隊的搜捕,也為了逃避自己心靈上的罪惡感,他帶著金子連夜出逃,但是還沒出發他們已經被包圍。在這個故事背景下,金子和原野的生死決別的唱段。所以整個唱段要求深情,把男女主人公之間真摯的愛情表達出來。特別是唱到:“生下他,他就是天;生下他,他就是地!”的時候,情緒達到最高點。在細節上需要注意的是,此處兩個重復的“生下他,他就是天;生下他,他就是地!”第二處應該用輕聲的方式表達更深的情感。
民族民間歌曲,民族歌劇的重唱應該深入到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聲樂課中,我們可以在我們民族寶貴的藝術資源中吸收到很多音樂的風格,旋律。在情境、歌劇的教學中不斷完善學生自身的演唱能力,也通過舞臺,排練,使學生真正的把唱歌和作品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艷林.我國民族歌劇作品的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09年12期.
[2]周麗娜.中國民族聲樂發展現狀探究[J].藝術百家.2011年S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