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彥辛
(山西大學,山西 太原 030010)
?
鋼琴配彈在視唱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武彥辛
(山西大學,山西 太原 030010)
【摘要】視聽教學是高校音樂基本技能課程,在高校音樂教學中,鋼琴是主要的教學工具,鋼琴配彈也常常被用來做視唱教學訓練之用。文章以鋼琴配彈的作用入手,闡述了視唱教學與鋼琴配彈的關系,并就鋼琴配彈在視唱教學中的具體運用進行了探討、分析,希望有助于人們對鋼琴配彈的認識和了解,對高校視唱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鋼琴配彈;視唱教學;運用
視聽練耳教學是一項集思維構建、智力發展、技巧訓練等功能于一體的音樂課程,在其教學過程中,它必須通過某種介質將音樂傳遞給學生。鋼琴是樂器之王,鋼琴在音樂情感表達上具有獨到優勢,因此,在高校視聽練耳教學中,人們常以鋼琴配彈的方式進行視唱訓練教學。鋼琴配彈在視唱教學中的實用價值和運用,也成為高校音樂教學關注的熱門話題。
鋼琴是音樂教學固定音高樂器,鋼琴教學則是音樂專業學生必修課程。在高校音樂視唱教學中,鋼琴始終貫穿其中。鋼琴伴奏主要有兩大功能,一是為聲樂伴奏,一是與各種契約伴奏。鋼琴配彈指在沒有伴奏正譜的情況下進行的鋼琴伴奏。在有正譜的情況下,彈奏者只需對照琴譜來伴奏即可,如果沒有正譜,鋼琴配彈的難度則較大。可以說,視唱教學中的鋼琴配彈具有一定的技巧和難度。在視唱訓練中,鋼琴配彈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通過調式、和聲渲染,營造有利于學生感悟音樂內涵、學習的意境;利用彈奏織體對打、潤飾等手段,讓學生感受聲樂作品的完整性和局部美;借助弦音響、前奏和尾奏等,預示旋律調式、調性轉換,為學生唱準臨時變化音進行積極引導;在和聲、配彈織體下進行視唱練習,使學生熟悉和聲序進音響效果,培養學生縱向聽覺能力,為學生歌曲演唱、聲樂演奏打好基礎;鋼琴配彈具有外部音響效果刺激作用,它可以培養個體的內心聽覺能力,加深個體對音樂的理解和認知。可以說,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如果缺少鋼琴伴奏,音樂的生動性、形象性都得不到體現,學生也無法領略音樂旋律的內在含義,音樂教學質量也必然會受到影響。
(一)補充關系
在視唱教學中,鋼琴配彈通常會作為器樂部分參與伴奏聲部。在有鋼琴伴奏的視唱教學中,鋼琴配彈的主要作用是烘托人聲,其次是擔任前奏、間奏、尾部陳述奏功能,體現視唱作品的完整性,豐富視唱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在篇幅較長的視唱作品中,時常也會穿插有鋼琴伴奏片段,目的是深化作品的情緒,表達特定的內容。在視唱教學中,鋼琴配彈要充分發揮鋼琴在音響、音域、音色方面的優勢,通過伴奏聲部旋律音走向、復調等,演繹鋼琴的技巧,烘托人聲旋律,強化視唱作品的藝術效果。視唱教學中的鋼琴伴奏在技術和藝術上面有著明確分層,多聲部的視唱作品,對鋼琴配彈的要求相對較高,它不僅要求彈奏者具有較強的鋼琴彈奏技術能力,還要求彈奏者對音樂有著獨到的理解。視唱曲目中的鋼琴伴奏,通常都是用來補充音樂的高音和低音,它在表現上具有一定的區分度。根據視唱音響表現需要,鋼琴配彈在排列方式、音區位置上都會有所變動,目的是使鋼琴伴奏聲部與視唱聲部的音高保持一致。
(二)烘托作用
在二聲部視唱作品伴奏中,因為人聲演唱的聲部之于聽覺來說,不過是一個音程,因此,可以說,和聲的色彩是不確定的,和聲的色彩存在多種可能性。針對這種情況,彈奏者必須在給出的旋律調式調性范圍內來分析視聽訓練曲目的和聲環境,并就缺位的和聲進行合理而有益的補充,以確保和聲音響聽覺效果的完整性。從這個角度來說,鋼琴配彈與視唱聲部具有和聲補充關系。此外,在一些視唱訓練片段中,為了突出重要旋律線條的效果,鋼琴伴奏可借助“提高主旋律”的手法來改變音色,或將主旋律降低八度以增強音響的厚度,或將視唱其他聲部至于內聲部彈奏,這樣就可以起到加強主旋律、突出主旋律的作用。
鋼琴配彈在視唱教學中的地位主要分三種,分別是從屬地位、并置地位和主導地位。下面,筆者將結合視唱訓練教學,就鋼琴配彈在其中的具體運用進行探討、分析。
(一)從屬地位的鋼琴配彈
從屬地位的鋼琴配彈主要運用在柱立式和聲進行、和聲的半分解式進行、分解式和聲進行、節奏性和聲進行、音型化和聲進行等方面。其中,柱立式和聲進行是鋼琴伴奏織體音型的常見形式,它在視唱教學即興伴奏中極為常見。柱立式和聲進行的要求是,伴奏完整并且能同時將和弦聲部在節拍點上彈奏出來。柱立式和聲進行的常見表現形式是,左手彈奏低音同右手彈奏和弦配合運用,通常情況下,左手彈奏低音時候,要采用八度加強,而右手彈奏和弦時要采用密級排列式。柱立式和聲進行式配彈具有音響渾厚、立體感強烈、節奏簡練等特點,它能協調人聲與節奏,同時強化視唱效果,烘托視唱聲部,使其聽起來更加剛勁有力。
和聲的半分解式進行指將伴奏和弦的低音進行半分解的鋼琴伴奏方法,具體來說,和聲半分解式是將和弦低音與其他和弦音分開,然后將之按先關順序、規律交替彈奏和聲的彈奏方式。半分解式和聲經常會與延音踏板一起使用,也非常適用于抒情性、風格平穩的聲樂作品。半分解式和聲的音樂風格非常平穩,充滿靜謐美,與其他鋼琴演奏方式相比,半分解式和聲的優點非常明顯,如它比柱立式和聲旋律線條緊密,音響風味濃厚,卻沒有柱立式和聲的生硬性。究其原因,半分解式和聲的伴奏音型不僅包含有許多縱向節奏的音程,還含有許多和弦單位,因此,在節奏、力度、低音等方面,它可以通過與其他和弦音的自由組合來表現不同的音樂情緒。
分解式和聲進行重在對和聲進行發證進行的雙重轉變,所謂雙重轉變,一是將同時出現的和弦音轉變為先后出現的和弦音,一是將縱向和聲轉變為橫向和聲,然后再利用和聲連接法將所有和弦連接起來。這種鋼琴配彈方式主要借助和體現了鋼琴演奏靈活、發音清晰等優勢,可以說,這種配彈方式最能體現鋼琴這種鍵盤樂器的特色。分解式和聲的彈奏方式有五種,分別是單旋律線條的上行分解式和聲、單旋律線條上下行分結合聲、雙旋律線條上行分解和聲、雙旋律線條的上下行對應分解和聲、曲線性旋律線條分解和聲進行。在視唱教學中,為了強化鋼琴的音響效果,在分解和聲伴奏中,演奏者通常會將弦外音、和弦基本骨架音融合起來,以增加伴奏織體的流動性,彰顯分解式和聲的旋律線條感。不過,為了避免高音區分結和弦音量較弱,分解式和聲通常選擇在中音區及其鄰近范圍區域均勻排列。
節奏性和聲主要應用于特定的旋律節奏視唱曲目,節奏性和聲進行是通過特定的節奏音型(切分、休止、附點)與旋律聲部的結合,來表達特定節奏、風格的伴奏方式。鋼琴伴奏的節奏性和聲在節奏變化選擇上,多要根據音樂作品的題材、情感內容變化來進行。通常來說,一首視唱曲目可能會選擇一或多種特定節奏型來烘托音樂的情感和氛圍,如在新疆舞曲視唱訓練中,通常會用到小切分、附點節奏的伴奏音型。教師可以根據曲目風格特點,靈活進行節奏性和聲運用,以提高鋼琴伴奏的表現力。
音型化和聲進行指采用特定音型與和聲結合使用的彈奏方式。與節奏型和聲相比,音型化和聲的形式相對自由,它可以根據和聲的功能特點、視唱曲目的內容,進行和聲變動。音型化和聲具有烘托特有音樂氛圍、刻畫音樂情感與已經的作用,因此,在一些風格特點鮮明的視唱曲目中,經常會用到這種彈奏方式。常用的音型化和聲主要有三種,分別是琶音型和聲進行、震音型和聲進行和固定節奏型和聲進行。前者可以增加曲目的柔美性、流暢性,震音型和聲可以增加曲目音效與力度,后者可以彰顯曲目的旋律特征。可以說,不同的音型化和聲,是為不同的視唱旋律聲部而服務的。
(二)并置地位的鋼琴配彈
并置地位的鋼琴配彈主要三種,分別是置于和聲音型號基礎之上以強化旋律伴奏性為主的伴配彈,復調性復旋律伴奏,直接陳述與人生視唱旋律聲部對應的第二主題配彈,置于和聲音型號基礎之上的鋼琴配彈主要起到強化伴奏旋律性線條的作用,其彈奏方式有兩種,一是通過和弦音型與和弦外音這種旋律化的伴奏音型,使伴奏旋律更加優美,一種是通過低音與和弦外音橫向聯系,實現低音旋律的線條化。前者的和弦音型樣式是不固定的,可以使分解、琶音,也可以是柱式,由于和弦本身在音色傳遞上就具有一定的優勢,所以,和弦音與弦外音結合而成的伴奏音型也更加流暢而生動,音型線條也更加個性化。低音與和弦外音橫現骨干連,可以使音型旋律看起來更有線條效果,低音部分也會因為旋律的流動性二顯得不那么僵硬。這種橫向聯系所形成的線條,在伴奏音型主體和聲一致的情況下,可以保留聲音的原有特色,增加人聲旋律與樂曲旋律的互動,整個視唱作品的藝術性都得以增強。
和聲音型基礎之上的陳述復調式副旋律指通過視唱聲部旋律線條,與復調性思維伴奏相和的鋼琴伴奏形式。這種配彈形式可以最大程度地表現鋼琴伴奏的藝術力量,可以呈現作品的藝術層次感。和聲音型基礎之上的陳述復調式副旋律配彈在復調性副旋律處理方面常用的手法主要有四種,分別是以主旋律為基礎的支聲性副旋律,與主旋律相對的對比性副旋律,再就是模仿主旋律的副旋律和以主旋律為基礎的加花彩性副旋律。不管是哪種旋律,在具體彈奏時,都要以伴奏音型為基礎,都要將聲樂聽覺與人的演唱聲音融合起來。
直接陳述與人生視唱旋律聲部對應的第二主題配彈指在鋼琴伴奏中,在鋼琴伴奏聲部與人聲旋律聲部同時進行的過程中,通過復調的對位關系來展示音樂形象的配彈方式。這種配彈方式為各種不同的音樂形象內容的補充提供了條件,它兼顧了音樂形象的多重可塑性,可以使視唱呈現出交響樂的效果,因此在大型視唱作品中會經常用到這種配彈方式。
(三)主導地位的鋼琴配彈
從鋼琴伴奏的角度來講,主導地位的鋼琴配彈運用非常少。但是從視唱藝術的角度來講,鋼琴配彈的主導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主導地位的鋼琴配彈主要由前奏性陳述、間奏銜接、尾奏補充組成。其中,鋼琴前奏性陳述主要是通過前奏描述特定的已經、渲染音樂氛圍,提示音樂形象,目的是更好地表現音樂形象,使觀眾更好地欣賞音樂。前奏所用的音樂結構、材料主要有三種,分別是作品主題、結尾,作品旋律片段,與作曲技術內容相關聯的調式調性、旋律技法。因為內容表現力不同,這三種陳述類型的效果和功能也是不同的。在視唱過程中,間奏銜接的作用非常重要,所謂間奏,就是樂段與樂句之間的樂曲旋律部分,它可以對音樂起到銜接作用,避免音樂聽覺斷層。從技術視角來看,節奏會通過音高、力度與節拍變化對聽眾做出提示。在間奏作用下,許多優美的音樂片段可以連接到一起,組成一個更好聽的音樂。在大型視唱練習或音樂會中,間奏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為演奏者和演員提供休息的機會,為其更好地演繹作品提供條件。尾奏補充指在視唱中,在臨近結束和人聲結束后的鋼琴伴奏。這一部分的伴奏具有之前的音樂材料再現、視唱內容補充作用。這種有終止性強化作用的配彈方式主要是借助震音、琶音、音階等來表現音樂的高潮,它可以確保聲樂作品形象、內容的統一性、完整性,因此,人們根據其特性將其分為加強性尾奏和補充性尾奏兩種。但是,不論是那種尾奏,它們都是為視唱服務的,演奏者在配彈時要盡量保證尾奏自然、簡潔、貼切。
(四)視唱教學鋼琴配彈要義
視唱教學鋼琴配彈教學效果,與教師素質、能力有著密切關聯。視唱教學的專業性,要求教師必須具有專業的學科知識、高超的鋼琴演奏技巧,同時采用科學方法來教學。因此,高校音樂專業任課教師首先要加強樂理、鋼琴等專業知識學習,完善自身學科知識構建,提高自身理論知識向實際操作技能轉化的能力,為視唱教學打好基礎。其次,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音樂作品賞析、評判能力,同時有針對性地鍛煉和培養自身識譜能力、音準能力及聽覺分辨能力,建立正確的發聲概念,以提高視唱教學的質量。再則,在視唱教學中,教師要正視鋼琴伴奏的重要性,要能根據曲目的節奏、旋律與特點選擇合適的伴奏織體進行鋼琴配彈,以營造富有情趣的音樂教學氛圍。此外,在視唱教學中,教師還要本著傳播音樂美的思想,積極利用鋼琴配彈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如教師可以利用世界聞名的音樂作品來進行鋼琴配彈教學,或將不同風格、不同題材的作品運用到鋼琴配彈中去,目的是利用風格多樣的鋼琴配彈克服音樂教學形式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缺陷,激發學生想象力,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以更好地實現高校音樂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趙芳.論鋼琴配彈在視唱教學中的運用[D].湖南師范大學,2011.
[2]董旭.鋼琴彈奏在視唱練耳多元教學訓練中的融入[D].上海師范大學,2015.
[3]陳蓉.談視唱教學中鋼琴伴奏的地位及其作用[D].重慶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