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將
(江蘇省興化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興化 225700)
談談中職音樂教學對學生的負面情緒的干預
袁 將
(江蘇省興化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興化 225700)
針對中職學生負面情緒的存在,中職音樂老師在音樂教學中通過情緒榜樣、關注、溝通、共鳴、呼吸療法、創設教學情境等實踐手段,對學生的情緒施加影響,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
學習生活現狀;負面情緒的干預協作的精神;音樂創造力
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學生大軍中,有這么一個序列——他就是中職學生,他們是特殊而又很普通的群體。由于他們文化成績不算太好而被整個社會所誤解,甚至已經到了整個社會談到中職生就色變的地步,認為職教的學生都是“壞孩子”,愛打架,成不了才。這樣的偏見不僅使我們的職教工作難以開展,也給我們職教的學生心理蒙上了深深的自卑陰影。
中職學生的年齡段正處于青春發育期,青春期是人由少年到成年的“過渡期”,情緒不穩定,情感既豐富又脆弱。他們經歷了中考過程中的“失敗”,許多學生產生了自卑的心理,他們會以一種失敗者的眼光看待自己,同時社會上的人也會用“差生”的眼光看待中職學生,這些都導致了中職學生情緒急躁、低落、不與人交流等問題,針對中職學生所處的特殊階段,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我們中職音樂老師將如何如何通過音樂教學及活動來教會學生對自身的不良情緒進行有效的調節呢?我們需要合理的運用音樂的教育、教學方式引導他們,同時對其負面情緒經行有效的干預,才能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塑造學生良好的性格。
(一)聲樂合唱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協作的精神
我有一句名言說得好:“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在許多的發達國家和地區都將學校的合唱活動當成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和團隊協作精神的一項重要教學工作。我們音樂教師可以成立校合唱團,或以班級為教學單位開設合唱課程,普及合唱知識、聲樂發聲常識等。可以讓學生共同演繹《同桌的你》等歌曲,這一類合唱歌曲往往會讓學生感受到濃濃的同學情,增進同學們的凝聚力,在演唱過程中,學生可以把自己的情感、情緒用歌聲表達出來,并實現情感的交融、共鳴,增加彼此間的交流。通過變換合唱形式和樂曲情感處理不斷的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二)音樂欣賞可以緩減我們中職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等心理的壓力
教學中的音樂欣賞就是通過聆聽音樂的方式,讓我們的學生緊張的情緒得到舒緩,同時也放松學生的身體和凈化學生的心靈。我們在上公共藝術課音樂鑒賞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一些比較舒緩的輕音樂,如《故宮的神思》、《森林狂想曲》等樂曲,這些歌曲以描寫大自然的優美景色為題材,就像精神的營養液一樣,能讓學生緊張的神經得以舒緩、讓他們大腦得到休息,從而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提高學習效率。也可以放一些勵志或有教育意義的流行歌曲,如《感恩的心》、《怒放的生命》、《父親》等曲目。這些歌曲都是源于詞曲作者的生活,通過歌曲讓故事在歌曲中再現。通過對這些音樂的欣賞能讓學生產生心靈上的共鳴,激勵我們的學生熱愛生活,愛家人、愛社會,勇于挑戰困難、戰勝困難,激發他們積極向上的精神。
(三)音樂詞曲的創編能培養學生音樂創造力并了解學生內心情感世界
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渠道。音樂詞曲的創編是中職學生所喜歡的音樂活動之一,每個灰姑娘心中都有一個王子正如我們每位中職生都想有一個首屬于自己的音樂作品一樣。在音樂教學中我一般都喜歡讓我們的學生寫一首發自自己內心世界的歌詞,由我根據他們的要求為他們譜曲,最后叫他們演唱。這樣既圓了學生的一個音樂創作夢,同時從歌詞中我也能了解到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們的喜、怒、哀、樂也能在歌詞中體現出來。及時與他們溝通,正確的疏導,引導學生積極樂觀的面對學習和生活。
(四)豐富的課余音樂活動能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及學生的自信心
課余音樂活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每年的五四青年節和十一國慶節可以組織合唱比賽,或歌詠比賽,使“班班有歌聲”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愛國愛校愛班級,與此同時我們的學生也參加獨唱(奏)的節目、舞蹈節目。他們參加這些節目都希望能得到同學和老師的贊同,哪怕是一丁點的進步,都希望得到同學和教師的肯定。這時,微笑和掌聲是最美好的語言,也是對我們學生的最高獎賞。有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許的微笑,和掌聲的肯定,我們的學生會在所有老師和同學的目光中感受音樂,享受音樂的快樂,大大的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總之,音樂作為傳統而古老的藝術之一,它是傳遞感情的媒介,我們中職音樂教師要借助科學合理的音樂教育來感染、引導一些誤入歧途的學生。通過正確的心理疏導讓一些封閉、自卑的學生變得開朗、自信,讓心胸狹隘的學生變得大度、寬容。通過音樂的干預,讓我們的學生擁有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這樣才能促進我們中職學生積極、健康的成長,成為適應社會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服務社會,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