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含星
(北京師范大學,北京 100875)
國內線上音樂教育產品現狀分析
張含星
(北京師范大學,北京 100875)
線上音樂教學,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進入到如今的教學中。本文主要通過對目前國內現有的線上音樂教學模式進行分析,思考其在現實教學中的具體作用、意義,以及不足,并針對其目前發展的狀況提出一些建議性意見。
互聯網;音樂教育;在線教育
網絡作為當下社會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在人們的生活中充當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而這一方式的普遍覆蓋,帶來的是更多產業的多方位發展。教育作為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在如今的信息時代并沒有一貫的遵循守舊的傳統方式,越來越多的教育模式以互聯網為載體,逐步的向世界傳達著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
現在在網絡上出現的以教育為主要目的平臺百家爭鳴。但音樂教育,作為教育體系中較為特殊的一類,在如今的線上教育種類中獨樹一幟。盡管音樂教育的線上系統還在一步的探索階段,但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在目前已上線的產品中,這屬于市場占有份額最大的一類。較為熟知的“中音在線”、“跟誰學”、“大衛音樂網”、“牛班明星音樂教室”等等。在這些音樂教育平臺中我們所看到的音樂教師不乏少數。
“中音在線”是最早開始啟動的線上音樂教育平臺之一。在互聯網發展并不廣泛的時候,“中音在線”教育系列就已經開始了視頻課程的涉及,在線銷售系列網絡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水平等級、以及學習慣選擇相應的教師以及適合學生該階段水平學習的課程。
但是隨著硬件設備的不斷更新,目前中音在線視頻系列課程的錄制品質已經不能再滿足如今學生的審美需求。中音在線的時間優勢為其積累了大量的資源,故而作為一個網絡互動、交流的平臺,“中音在線”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資源庫。
“大衛音樂網”與“中音在線”的模式大致相同,但大衛音樂網作為一個較為年輕的音樂線上教育平臺,大量的改進了音樂視頻課程錄制的品質,更加切身的從用戶的角度進行考慮。以“大衛音樂網”的即興鋼琴伴奏課程為例,在這一系列的課程中,突破了老課程中沒有樂譜顯示,只有老師在課程中說一下小節數,或者僅是用鏡頭掃一下樂譜的局限性,使用圖片的方式使樂譜清晰的投放在視頻的視野中,并且清晰的投放樂器視角、教師手型視角,突破了以演奏的角度進行教學的局限。這一產品的受眾群體有明確的范圍,并極具針對性。課程中,老師講解理論知識清晰,且教學方法簡單,容易被初學者接受,譜例、樂器、教師手型清晰可見。但課程的結構過于緊湊,缺少間隙時間,即被學生參照學習并加以實踐的機會沒有,會出現在學生實際學習時不斷的暫停或后退視頻,使用戶體驗變差。互聯網教育存在的本身就是為用戶提供便利的學習服務,在這一點上我們需要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效率但卻更便利的條件為學習者提供出優質的課程,才能夠一改如今線上音樂教育的不良局面。
這類音樂學習課程構成因素較為單一,app的存在方式是輔助學習,涉及到的只有平臺與學生。通過游戲或者模擬樂器的方式引導用戶了解樂器,或者學習相應的音樂知識。
以赭石教育出品的“妙士農場”為例。該軟件是利用不同的動物動作的頻率來代表各個音符的時值。通過點擊小動物,讓兒童了解音樂中的不同的音符時值的具體頻率及時值。但這個軟件現在制作的并不是很成熟。首先是在游戲的說明上并不是很清晰,只是在進入程序之后的頁面正上方有一個書本樣式的圖標,并沒有確切的指明這是對游戲的介紹,會很容易造成游戲者對此的忽略。之下是游戲的六個板塊,通過律動指引學生點擊小動物,從而進行學習。但這一游戲模式的說明方式不是很明確,很多玩家在最初接觸這個游戲的時候不了解需要進行哪種操作。并且這樣的設計并未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反而會使學習者造成誤解。
這一app在上線之后并沒有獲得預想中的收益,從目前的發展方向來看,該軟件仍然屬于音樂線上教育程序的初探成果,這只是中國線上音樂教育市場上的一個萌芽階段的雛形,相信在日后的市場中會有更完善的app出現。
這一類平臺在嚴格意義上講,并不屬于網絡教學的范疇,其主要目的幫助學生找到好老師,反之幫助老師擁有更多的學生,并從中收取部分的中介費用,這一類的平臺并未涉及到嚴格意義上的網絡教學。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卻占據著互聯網教育的一定比值,例如:“為藝網絡平臺”,其宗旨是,線上擇師,線下授課,隨時隨地掌握學習進度。故而我們可以了解到,它是通過網絡為中介從而獲取效益;例如在之前提到的“跟誰學”網絡平臺是將線上與線下結合起來,在該平臺上學生不僅可以隨時觀看到教師的網絡視頻課程,而且在學生希望從線上教學轉為線下教學時,為學生提供出教師的相應信息,一定意義上“跟誰學”在線上教學的同時也兼顧了線下教師資源交流的一定作用。以這樣形式存在的網絡平臺還在諸多的中介信息平臺的功能中有所體現,在大家熟知的“58同城” 就會為用戶提供同一城市之間教師的相應資源,的確為音樂師生的資源共享提供了一些機會。
在現下的網絡教學的發展中,音樂的線上教學發展并不是最成功的部分,而且由于音樂教育的特殊性,我們很難確定在日后的發展中,音樂教育是否會必然承接網絡教學從而拋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在音樂教育中,因材施教的特點更為明顯。音樂的學習因人而異,尤其是在初步授課之后的具有針對性的講解和糾正是必不可少的。故而有一部分老師提出了利用起網絡的平臺使用相對先進“翻轉課堂”教學法,在網絡線上教授必要的學習知識,線下對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輔導。從而極大的提高了教學的效率降低教學中的失誤率,并且會隨著教師教學經驗及知識的豐富不斷的改進網絡教學視頻課程的質量。并且學生可以自由掌握學習的時間,并不用擔心無法解決學習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因為教師會通過線下的授課對學生的誤區進行講解。這一教學模式的嘗試將有可能極大的促進線上音樂教育的發展,也有可能成為日后網絡音樂教學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