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展光(石家莊市第六中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
音樂教學中紅色歌曲的德育功能滲透
張展光
(石家莊市第六中學,河北石家莊050000)
【摘要】紅色歌曲是在特殊的歷史階段產生的一種音樂形式,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時期保留下來的一種具有積極正能量的音樂形式。紅色歌曲不僅反映了時代的風貌,同時也是中華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構成,是非常珍貴的精神財富,也是音樂教育的寶貴資源。在音樂教學中,優化紅色歌曲教學資源,積極地發揮其德育功能,不僅能夠體現紅色歌曲的音樂價值,還能體現其深厚的德育功能和教育意義。
【關鍵詞】音樂;教學;紅色歌曲
現在,大眾普遍將紅色革命歌曲簡稱為“紅歌”,這些紅歌是指由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抗戰時期及建國后發展時期反映革命生活、建設歷程、群眾志向等的歌曲內容。這些歌曲內容蘊含了深刻的愛國情感、偉大的民族自豪感及建設家園的斗志決心,傳遞了積極的正能量,給人以豐富的情感體驗。對于現代音樂教學來說,紅色革命歌曲是公共音樂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尤其在歌頌比賽當中,經典、優秀的紅色歌曲都是各個方隊的最佳選擇,這些歌曲不僅旋律優美、主題鮮明、情感真摯,而且膾炙人口、廣為傳唱,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能夠激發大眾的愛國熱情。
紅色歌曲在音樂教學中的滲透,不僅使學生在聽覺上得到震撼,在感官上得到享受,在身心上得到愉悅,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得到了升華。從中感受和汲取了精神的號召之力,被深深地感化和教育。可以說,紅色革命歌曲蘊含的革命精神和愛國主義思想是現代音樂教育中其他音樂內容無法比擬的,是學校德育滲透開展的絕佳手段,也是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良好載體,是在學校德育教學和音樂教學開展中獨具特色的內容。那么,如何在我們的音樂教學中融入紅色歌曲進行德育功能的滲透呢?
首先在歌曲教學中滲透豐富的德育功能。眾所周知,音樂是一門豐富的藝術形式,能夠在音樂知識的傳播過程中對人的思想和情感產生深刻的影響。具體到我們日常的音樂教學中,可以通過挖掘眾多優秀的紅歌內容,不斷地豐富音樂教學課堂,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思想得到凈化、情操得到陶冶、審美得到提升、情感得到升華,這也進一步地實現了音樂教育中的德育價值和功能。音樂教學中歌曲演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學生能夠在演唱紅色歌曲的同時,不僅感受到音樂的藝術美,而且還能從中體會到豐富的內在思想和內涵。紅色歌曲的演唱也體現了豐富的音樂結構,在演唱過程中對音色、節拍、旋律等內容都有頗高的要求,對紅色革命歌曲的主題和意境進行全面的展現,從而對學生實現德育的滲透,并且將正確的價值觀念、高尚的情感思想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品行。
在音樂教學開展環節,可以借助紅色歌曲內容,加強對學生的愛國思想塑造,加強學生的愛國情感。比如,將《黃河大合唱》《我的祖國》《沁園春·雪》《東方紅》等作品巧妙地與音樂教學所結合,通過動人心弦的旋律、激昂澎湃的情感,不斷地引導學生對歌曲中彰顯的思想力量、精神力量進行體會,從而激發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潛移默化中產生深厚的愛國情感。我們還可以借助紅色歌曲內容,加強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對故土的依戀,對建設家園的決心和憧憬。《再見了,大別山》《沂蒙山小調》《洪湖水浪打浪》《誰不說俺家鄉好》等內容,都是旋律非常優美、唱詞朗朗上口的音樂內容,這些作品都反映了對家鄉深厚的情感,學生在演唱過程中對這些經典作品產生非常深刻的情感體驗,對自然的風光、對家鄉的山水都會更加地珍惜,在不自覺中滲透了豐富的情感。
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借助對紅色歌曲的欣賞課教學來不斷地滲透音樂教學中的德育功能。在各個階段的音樂教學環節,音樂欣賞課教學是非常受學生歡迎的。音樂欣賞課是以音樂作品賞析為基礎,通過多元的教學手段展現音樂形象,使學生在聆聽、品鑒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獲得更深層次的審美體驗。音樂欣賞課中的紅色歌曲內容,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還能夠使學生對音樂作品中內在的調式調性、節奏節拍、旋律唱腔等內容有更專業的掌握,不斷地提升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和審美能力。比如,我們在音樂教學開展實踐中,組織學生進行經典的紅色歌曲《歌唱祖國》賞析時,首先對這首作品的創作背景和主題思想進行介紹,讓學生對這首作品有一定的認識,再在此基礎上對歌曲的曲調、旋律、唱詞等內容進行講解,并結合視頻引導學生進行豐富的情感體驗,對偉大的祖國充滿自豪感,立志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
此外,還可以作為音樂教學資源的紅色歌曲有《中國革命歌》《共產主義進行曲》《太行山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十送紅軍》《萬泉河水清又清》《彈起心愛的土琵琶》《打靶歸來》等等,都是被大眾廣為傳唱的紅色歌曲,同時在音樂教育中也是非常受學生歡迎的曲目。總的來說,這些紅色歌曲可以把人的情感引領到戰火紛飛的歲月,去體會抗戰英雄浴血奮戰換取今日勝利的不易;可以把人的思緒拉到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去體會國家在現代化建設之路上,無名英雄付出的艱辛,讓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在紅色歌曲的歌詞、旋律中追憶中華民族獨立、自主、建設、發展所經歷的艱辛歲月,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澎湃的民族之情、奮發之力。這些豐富的紅色歌曲資源都可以很好地融合到音樂教學課堂中,起到藝術教育、審美教育、道德教育的多重功能。此外,在音樂教學中,不僅可以通過音樂賞析、音樂實踐來發揮紅色歌曲的德育功能,還可以在課外活動中不斷地滲透紅色歌曲內容,加強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方歡歡.淺談“紅歌”在當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6).
[2]許亮,李興華,梁旭.淺析紅色歌曲的德育功能[J].理論導報,2009(01).
[3]劉小蘭.紅色歌謠在學校教育中的價值[J].江西教育科研,2007(09).
作者簡介:張展光(1979—),男,石家莊市第六中學,中教二級,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