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博(貴州省六盤水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六盤水 553000)
?
淺談如何促進特殊音樂教育的發展
黃 博
(貴州省六盤水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六盤水 553000)
【摘要】近年來,我國特殊教育事業取得較大發展,各級政府投入明顯增加,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普及水平顯著提高。音樂教學活動的廣泛開展,不僅積極引導了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同時也幫助了他們回歸主流、融入社會,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
【關鍵詞】特殊教育;特殊學校;音樂教育
發展特殊教育是推進教育公平、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是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弘揚人道主義精神的重要舉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構建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
現如今我們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經濟和文化都在大踏步的前進,特殊教育事業也有了全新的發展,但是很多頒布和修訂的法律法規時間較長,很多內容和數據都有待更新,法律法規都較為宏觀,這些情況都造成本地區在解決具體問題時都有很大的難度。可以根據我國目前頒布的相關文件:《關于發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見》(1988)、《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1990)、《殘疾人教育條例》(199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1995)、《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1996)、《特殊教育學校暫行規程》(1998年12 月2日教育部令第1號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修訂)》(2006)、《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 法(修訂)》(2006)、《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修訂)》(2008)等,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頒發適合本地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特殊教育行政規章和地方性特殊教育法規,切實保障特殊教育的發展,落實相關優惠政策的實施。當涉及到特殊教育發展的具體問題時可以找到有力可靠的依據,對于宏觀方向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能夠具體化。改善人們對于特殊群體認識的不足,提高對特殊教育事業重視,保障每一個適齡特殊兒童受教育的權利。
特殊教育學校大部分教師為語文、數學等主要科目教師,專業特殊音樂教師數量不足,音樂教學質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音樂教育對于特殊學生的教育具有重要意義,音樂是時間和空間的藝術,尤其是節奏和速度與時間和空間是不可分割的的。通過音樂學習、游戲和律動訓練,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聽力能力、節奏感和音樂感受能力。聲音對人的一種積極的刺激,演唱、演奏音樂是人對音響的積極的控制,音樂能夠矯正學生的感知障礙和動作不協調,對于特殊人群是一種積極的訓練。音樂活動創造了與外界的交流、感情溝通的條件,增強了他們的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同時具有穩定情緒的作用,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積極的治療功效。教育主管部門應在政策和經濟上對特殊音樂教育給予大力的支持,有目的地向特殊音樂教育補貼經費,完善音樂教學中的硬件和軟件設施。由于學生每年不斷的增加,應該更加重視特殊教育中音樂教師的從業資格認證,逐步建立特殊教育質量監測評價體系。只有清楚的認識到音樂對于特殊學生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關注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特殊學生應該受到社會的理解、尊重、關注、關心、愛護、照顧、幫助、支持,社會全面的認識和理解殘疾人,才能避 免嘲笑、歧視、不理解、侵害,要多鼓勵殘疾人參與文體娛樂活動,特殊音樂教育也能蓬勃發展起來。
鼓勵和支持特殊教育學校通過開展多種層次的特殊教育學術研究活動和互動交流活動,各個特殊學校之間和音樂教師之間的音樂教學交流太少了,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特殊學校音樂教育的發展。各個特殊教育學校需要完善學校管理制度,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師專業技能,加強特殊教育學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供機會給在職的特殊音樂教師進行行業培訓和繼續學習的機會定期聘請專家開設課程或講座,不斷提高特殊教育音樂教師的個人業務的知識專業水平,開闊特殊音樂教育眼界,摒棄陳舊的教育理念,更新觀念,自身教學水平得到提高。在培訓和繼續學習的過程中,音樂教師之間得到交流和學習,從而帶動特殊音樂教育的發展。在全國范圍內擁有特殊教育本科專業的高等院校: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西南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等十幾所院校,但是客觀上特殊教育師資不足,必須通過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優惠政策的實施,提高特殊教育津貼,吸引一批青年教師扎根于特殊音樂教育事業上。鼓勵和支持高等院校開設特殊教育專業,擴大特殊教育教師培養規模,使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得到提高。
目前特殊教育學校主要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培智學校教科書(試用本)——音樂》和《全日制聾校實驗教材——律動》。雖然國家教育部從上世紀 80 年代開始組織相關專家為特殊教育學校編寫音樂教材,并多次修訂,但是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材的難度,使得很多老師都沒有嚴格使用教材來教學。迫切的需要不斷完善和更新適合特殊學生的教材,加強教學研究,不斷提高特殊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全面提高特殊學生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和身心健康素質。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共居的國家,擁有大量優秀的民歌,這些都讓我們在音樂教育的取材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也更容易激發特殊學生對于大自然和家鄉的熱愛之情,從而更好的熱愛生活。根據特殊學生的特點和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制訂出一套適合本地特殊教育學校使用的教材體系。
研究特殊教育學校的音樂教學情況,幫助他們的身體和心理得到恢復,使健康和信心得到增強,使得殘疾學生封閉的心可以融入社會,對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和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1]曹理.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陳學恂.中國近代教育大事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3]陳久奎,阮李金.特殊教育立法問題研究——人文關懷的視角[J].中國特殊教育,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