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甜
天津市薊縣人民檢察院,天津 391900
?
淺議非公有制經濟企業的職務犯罪預防
田甜
天津市薊縣人民檢察院,天津391900
摘要: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已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之而來的各種犯罪數量也在逐步上升,如何有效預防職務犯罪,保障非公有經濟健康、有序發展就成為當今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從實證角度入手,剖析非公經濟職務犯罪發生的成因和問題分析,提出研究對策。
關鍵詞:非公有制經濟;職務犯罪;預防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政法工作會議部署,堅持平等保護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成為當今重要的任務。非公有制經濟領域內的職務侵占、貪污賄賂等犯罪已呈現高發、多發態勢,這不僅損害了工作人員的職務廉潔性,也嚴重擾亂了社會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因此,亟待針對非公有制企業的職務犯罪預防研究對策。
一、我國非公有制經濟企業職務犯罪現狀
目前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有關非公企業職務犯罪的罪名主要有一百六十三條的非國家工人員受賄罪、一百六十九條的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二百七十一條的職務侵占罪和二百七十二條的挪用資金罪。非公企業職務犯罪中大多集中在職務侵占和行賄受賄案件,有非公企業人員違法的行為,也有非公企業人員拉攏腐蝕國家工作人員的行為,多集中于醫藥、建筑等領域,主體多為企業高層和財務人員,是企業的中流砥柱,犯罪呈現年輕化、網絡型,其犯罪行為往往帶動企業的停滯不前,甚至走向破產的邊緣。
二、我國非公有制經濟企業職務犯罪成因分析
綜合分析非公企業職務犯罪的成因,主要受以下四種因素影響。
(一)歷史因素
從歷史層面看,受封建特權主義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影響。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專制主義形成的文化對一些在非公企業中擔任職務的人員產生了不好影響。儒家重視血緣關系的思想也致家族類企業的職務犯罪情況嚴重,各種職務犯罪苗頭滋生。
(二)企業因素
從企業自首角度看,受轉型中出現的制度、管理漏洞的影響。非公企業管理不嚴、制度不善,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在非公有制企業轉型過程中,暴露出財務制度不嚴,監管不力問題凸顯。部分單位或企業內部管理不善,權力運行不規范,權力監督不到位,導致貪污受賄頻發。
(三)法制因素
從法律層面看,法律處罰上凸顯的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的不同“待遇”,對侵犯私營企業財產利益的犯罪行為處罰較輕,也一定程度誘發了犯罪的發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而上層建筑的法就要為經濟基礎服務,當今經濟迅猛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的法要不斷適應經濟發展的速度,故在非公有制領域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營造有法、守法、執法的法治環境迫在眉睫。
(四)個人因素
從自身查找,存在廉潔知識匱乏和僥幸心理。對于廉潔教育的匱乏,致使有些企業員工錯誤地認為腐敗是公家
的事,與企業員工沒有關系,甚至有人認為實施了職務犯罪的行為不應受到處罰。有些人在做了違法事后抱有僥幸心理,認為社會上腐敗現象那么多不會追究到自己,自信會僥幸逃脫法律的制裁。
三、我國非公有制經濟企業職務犯罪預防對策
針對我國非公企業職務犯罪發生的原因,亟待推出“懲防并舉、多管齊下”,搭建防控體系。
(一)構建堅實的法律懲罰體系
依法保障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就要求牢固樹立平等保護的理念,對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平等保護,這就要求對利用職務之便侵占、挪用與受賄等犯罪行為,制定統一的罪名予以規制,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要依法從重打擊。
(二)樹立正確的懲防理念
在嚴厲打擊犯罪的同時,還要以預防為主,樹立“懲防結合、懲防并重”的理念。從小錯入手、杜絕大錯,防患于未然,切實做好預防教育工作。秉承“教育是基礎、宣傳是手段、預防是目的”的理念,檢察機關要協助非公企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樹立正確的懲防理念。
(三)加大預防宣傳力度
加強對企業員工的思想教育工作,讓員工知道觸碰刑法的紅線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只有從思想上認識到職務犯罪的危害性才能杜絕此類犯罪的發生。借助網絡、紙質、電子載體,多渠道宣傳普及非公企業職務犯罪信息,從法律構成、處罰力度、舉報渠道等多方面宣傳相關知識,使受眾群體以點帶線、以線織面,輻射帶動全社會一起動員起來,有力地打擊非公企業職務犯罪。
(四)建立完善的監督評價體系
一方面,企業自身要完善監督體系,不斷規范操作流程,加強財會制度建設,使企業內部環環相扣,相互制約。另一方面,搭建外部監督體系。依靠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的外部監督,不斷拓寬外部監督渠道和宣傳力度,借助廣大群眾的力量,動員全社會一起構筑外部的監督預防體系,建立風險預警防控體系,從源頭上有力地杜絕犯罪的發生。
預防能化被動為主動,將事后懲罰與事前防范有效結合,從法制、理念、宣傳、監督四方面入手,為非公企業健康、有序、平等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參考文獻]
[1]崔士鑫.職務犯罪,重在預防[N].人民日報,2000-11-29.
[2]程建濤.試論如何加強非公經濟組織職務犯罪預防工作[J].法制博覽,2012(7).
[3]吳敬璉.反腐敗必須釜底抽薪[J].環球企業家,1993(2).
[4]張輝,江海昌.反貪實戰全程指南[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11.
[5]孫國華.法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中圖分類號:D9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5-0186-01
作者簡介:田甜(1981-),女,漢族,天津市薊縣人民檢察院,科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