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渟渟(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1)
?
鋼琴演奏中如何合理地運用踏板
屈渟渟
(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1)
【摘要】鋼琴踏板被視為鋼琴與鋼琴演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鋼琴演奏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不能被小視的。作為鋼琴演奏中極具個性的一部分,能不能使用好踏板,直接影響到鋼琴演奏的色彩、風格和聲音。本文將從踏板的基礎知識、運用技巧和各個時期踏板的運用來闡述該如何正確使用踏板,希望能使大家在練習過程中更好地運用踏板。
【關鍵詞】鋼琴;踏板;使用方法;技巧
鋼琴踏板作為音樂表現(xiàn)手段之一,往往不被一些演奏者所重視與合理運用,在今天,踏板成為鋼琴演奏的一項技能并直接影響著演奏效果,它的奧妙無窮,讓許多演奏者花上一生精力都不敢說用得很完美。在諸多鋼琴大師中,貝多芬第一個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手稿上詳細地標記出踏板記號;而俄國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斯克里亞賓以變化無窮的踏板用法著稱于世。俄國鋼琴家、教育家薩封諾夫也曾認為,觀看鋼琴演奏會時,不是一直看演奏家的手,而應該同時看他的腳。這足以證明,在鋼琴演奏中,踏板是多么得重要??梢哉f,踏板是鋼琴演奏中最難的部分,也是最能體現(xiàn)演奏者個性的一個方面,或許只有它,才能讓演奏者可以發(fā)揮最大空間的個人想象力。踏板有著較大的靈活性與即興性,也正是因為這樣,使一些學生和老師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地使用踏板,所以這也是判斷演奏者是否專業(yè)、有沒有獨立去處理作品的能力的重要標準。
鋼琴上通常有三個踏板,右邊踏板一般被稱之為制音器踏板,也叫延長音踏板;中間的被稱之為持續(xù)音踏板;左邊的被稱之為弱音踏板。弱音踏板是以降下橫隔在琴槌與琴弦間的薄絨去改變音色和音量,使彈出的聲音較??;而中踏板是專門為練琴時不影響別人而設計的。三角鋼琴與立式鋼琴有一些不同,在鋼琴上,中踏板被稱為保留音踏板或保持音踏板,將中間踏板踩下,能使得已經(jīng)奏出音的琴弦繼續(xù)震動,以保留、持續(xù)某些音。還有,在立式鋼琴上,踩下左踏板以后,會縮短琴槌與琴弦的距離,會減弱音量、改變音色;但在三角鋼琴上,踩下左踏板以后使擊弦機向一側移動位置,這是琴槌的擊弦數(shù)會被減少,也會有減弱音量、改變音色的效果。
不少老師認為,教學生使用踏板會令人頭疼,怕學生在“手忙腳亂”中把音樂給糟蹋了,甚至還說踏板是不能教的。其實并不是這么嚴重,踏板是可以教的,并且是必須要教的。要教會學生正確使用踏板,老師一定要耐心去培養(yǎng)學生細致的聽覺,讓學生主動去感受音樂的美、旋律性、連貫性,還有腳的靈活性。這些都是要練好踏板的必備條件。
右踏板是在鋼琴演奏中最常使用的,運用起來也是千變萬化的,它大致可分為四個方面:首先是從手指觸鍵的時間先后可以分為音前踏板、同步踏板、音后踏板;其次是從腳踩下的程度可分為完全踏板、不完全踏板;再次是從腳踩放的時值長短可分為顫音踏板、長踏板、短踏板、極短踏板;最后,從踏板所表現(xiàn)的不用藝術風格可以分為和聲踏板、節(jié)奏踏板、分句踏板、旋律踏板、音色踏板等等。它的主要功能是延音,在手指彈出音后踩下右踏板,能使得前后的音、音程、和弦連接的天衣無縫,能使所有旋律、和聲之間更加連貫,因此它能幫到作品里每一條需要突出的旋律。不僅如此,右踏板還能加強節(jié)奏感,將踏板踩在強拍上,能突出節(jié)拍重音、切分音、或者是突發(fā)性重音。
一直以來,三個踏板中都是以右踏板的使用最為頻繁,所以現(xiàn)在我就每個時期的鋼琴家的右踏板使用舉例,使大家更清晰的了解踏板在不同時期的不同用處。
(一)巴洛克時期
代表人物:巴赫
在過去,很多人都認為演奏巴赫的作品是不需要使用踏板的,而現(xiàn)在不少人都在用了。我們都知道巴赫的管風琴作品演奏起來非常宏偉,那時候古鋼琴還沒有制音器,更不會有踏板,琴弦振動的時間也較長,并且當時鋼琴的鍵盤要比現(xiàn)在鋼琴的鍵盤窄一些,音域自然也會窄一些。如今在鋼琴上演奏巴赫的復調作品,有些時候僅僅靠手指是不能按照需要把各聲部彈連貫的,如果是古鋼琴則能夠讓它們連貫很多。所以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在現(xiàn)代鋼琴中演奏巴赫的復調作品,都能有使用踏板的充分理由。
如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上冊中的“降b小調前奏曲”,這首作品如果完全不使用踏板,音色就會很干,并且旋律不連貫,如果使用踏板音色聽起來就會豐滿、圓潤很多,效果更好。此外,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所以我們要知道巴赫的作品使用踏板要非常慎重,踏板要換得勤、短,踩得要淺一些,注意一定不能因為使用踏板,而把賦格彈出更多的聲部。
(二)維也納古典時期
代表人物:海頓、莫扎特、貝多芬
一般來說,海頓很少會在樂譜上標明踏板如何使用,莫扎特則幾乎沒去做過踏板標記。其實他們的作品都是可以踩踏板的,由于現(xiàn)代鋼琴踏板要比海頓那個時代的構造復雜些,力量自然也會大很多,所以踩一半就行了,因為全部踩下去音響效果就會很混亂。如果我們想要強調樂譜中某個音或者節(jié)奏,就可以加一點踏板在里面,能使得整體的效果更好。在古典鋼琴作品中,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作品,其中就有大量的落提出現(xiàn),這時腳可以采用與手腕同步的切換踏板,也就是重音踩弱音放的方式,這樣既詮釋好了音色,又能達到落提的演奏效果。
(三)浪漫主義時期
代表人物:肖邦、李斯特等
一些鋼琴家在演奏巴赫、海頓、莫扎特的作品時,即使不使用踏板,也可以把它們演奏得很出色。但是,演奏肖邦、李斯特的大部分作品時,想達到完美的效果,不用踏板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如肖邦的搖籃曲和夜曲,有著很多的華彩音群,這些華彩都非常旋律化,夾雜著變化音、不協(xié)和音,在加入左手伴奏以后,我們就可以大膽的使用踏板。
現(xiàn)在我們可以了解到,在鋼琴演奏中,踏板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沒有踏板,我們彈奏出來的音樂將會缺少一定的情感;沒有踏板,再輝煌的旋律都得不到釋放。踏板不是隨便就能踩好的,需要對樂曲的樂句、曲式進行分析,從而設計出合理的踏板用法并靈活的去運用它,將我們的手與腳完美配合,去締造出美妙的音樂。
參考文獻
[1]樊禾心.鋼琴教學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2]吳鐵英,孫明珠.簡明鋼琴教學法[M].華樂出版社,1997.
[3]應詩真.鋼琴教學法[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0.
[4]卡爾·萊默爾,瓦爾特·吉澤金.現(xiàn)代鋼琴演奏技巧[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