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淼
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大學生網絡成癮與心理健康
黃 淼**
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目前,網絡成癮問題已影響到了大學生正常的身心健康問題,其產生的后果已經打破大學生合理的生活學習節(jié)奏,網癮嚴重的甚至能影響到他們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文章主要調查了網癮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網癮對他們的影響,給大學生網絡成癮問題帶來了合理的科學根據。大學生網絡成癮群體與網絡依賴的心理狀況非常不好,各院校應開展網絡心理詢問,可以及時地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性質。
大學生網癮;網絡成癮原因;心理健康調查
目前,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速度已經驚人到深入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深入地影響著人們的正常生活,也包括了人們的心理生活。其實,網絡能說成是把“雙刃劍”,能給人們帶來很多的便捷,但是也帶來了不少負面的沖擊。網癮(網絡成癮)其實是說在沒有癮物質的作用之下上網行為的沖動而失去控制,最常的表現(xiàn)是因為長時間上網給人們自身帶來很大的社會心理功能的損傷。這之中最多的就是青年人,大學生更是互聯(lián)網最多使用者的主要人群。可是大學生還沒有正式步入社會難免心理發(fā)展不夠成熟和穩(wěn)定,網癮的高發(fā)群體中大學生是最多的,網癮也成為了影響大學生學業(yè)的主要原因。互聯(lián)網發(fā)展愈發(fā)變快,使網絡負面心理更為凸顯而出。甚至網癮最大的學生能在高校中嚴重影響學業(yè),不上課甚至到了必須退學的地步。
近些年來網絡在迅速的發(fā)展中,大學生由于受到網絡影響太大已經引起了政府的有關部門的關注。所以,政府已經將網癮列為公共衛(wèi)生問題備受所有人的關注。因為校園的建設實在是太簡單,沒有太多的娛樂設施,這使上網成了大學生很正常的休閑娛樂方式。思想活躍是大學生的主要特點,易受到新鮮事物的影響,也很容易被網絡一些負面東西所影響。這幾年,很多高校中都出現(xiàn)了很多大學生沉溺于網絡,深陷網絡游戲或者是互聯(lián)網導致不能正常學習,荒廢了學業(yè),嚴重的會導致退學。所以,我們要重視大學生對網絡的沉迷。
處于大一年級新生上網率普遍比大二、大三和大四年級的學生們低,大一的新生們有可能還會受到家庭以及學校的影響,等到高年級則不再不受父母們的很多方面的約束。因為上大學之后比較輕松,而且學校的管理也不再那么嚴,以至于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上網。對網癮青少年研究發(fā)現(xiàn),網癮的發(fā)生時間多在20-30歲之間,而受到影響的人群中高校學生是高發(fā)的群體。
網癮所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它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青少年的各個方面,主要體現(xiàn)為消極悲觀、情緒低落、沒有自信、冷漠、自卑甚至和同學的交流少之又少,也使青少年的集體感變低等等。從上面的表現(xiàn)可以看出,大學生網絡成癮主要表現(xiàn)在情緒的憂郁以及人際關系的敏感。非網癮學生與網癮學生都認為網絡可以改善朋友、同學關系,因為網絡的便捷可以使交流變得方便,溝通之間也可以做到無縫隙。
在大學時期是形成人格的關鍵時期,網絡可以提供交流方式還可以展示自我,也能使我們獲得所需要的知識。可是,如果網絡已經成癮,不僅僅影響到學生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如果長久處于一種在夢幻的世界中,這樣無疑將會和現(xiàn)實生活脫離,使社會的適應變遭,交往的能力變低,導致學業(yè)的荒廢等等這些不良的后果。在大學校園中為了上網而逃課的學生很常見,學校必須進行干預杜絕這樣不好的事情發(fā)生。
總體來說,網絡成癮對大學生學習、生活、工作以及各種方面都有負面的影響。進行大學生的網絡成癮干預中,著手方面主要有學生自身、學校、社會等等。應該改變社會大環(huán)境,并且政府的有關部門必須要高度地重視起網吧管理。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們以及學校也要培養(yǎng)學生們優(yōu)良的品質個性,另一方面,需要增強大學生溝通以及交流的能力。必要時,也可以開展心理咨詢等等,引導大學正確的使用網絡,指導學生的人際關系處理方式,這樣才能使大學生適應變化的社會。校園文化的建設也要加強,學生業(yè)余文化生活豐富了,也是有益的影響。縱觀全文,其實網癮的形成是可以預防的,需要學校和社會等各個方面從不同的角度對大學生進行教育。
[1]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31-35.
[2]唐曉霞.于立群大學生網絡成癮與心身癥狀、社會支持及應付方式關系的研究[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2,39(6):1455-1457.
[3]林琴,徐勇.網絡成癮的研究進展[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5(3):254-255.
[4]趙靜,齊玉龍,梅翠竹.低年級大學生網絡成癮及成癮傾向狀況調查[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2,31(19):2575-2576.
[5]林絢群,閻鞏固.大學生上網行為及網絡成癮探討[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1(4):281-283.
[6]劉琳,謝世榮,萬曉晨等.大連大學大學生網絡成癮傾向發(fā)生率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05(2):122-124.
[7]朱克京,吳漢榮.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心理社會因素[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11):796-798.
B
A
** 作者簡介:黃淼(1995-),女,遼寧本溪人,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應用心理學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