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霞*
西藏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
延安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經驗啟示*
宋霞*
西藏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陜西咸陽712000
延安時期,我黨對廣大民眾開展了深入、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模范典型教育方式,構建立體化的宣傳媒介體系,設計科學、合理、豐富的教育內容體系。延安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對現時代的經驗啟示包括:必須適應本國國情,必須緊扣時代主題,必須面向廣大群眾。
延安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經驗啟示
延安時期是指從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從中央紅軍經過長征之后扎根落戶到陜北開始,一直到毛澤東、周恩來等東渡黃河迎接全國解放戰爭勝利。期間,我黨對廣大民眾開展了深入、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當時延安的教育硬件設施嚴重不足,民眾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較弱,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卻很高。那么,延安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內容和方式有哪些特征?它對我們現時代有哪些經驗啟示?這是本文要探索的主要內容。
(一)采用模范典型教育方式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先進典型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因為他們有更崇高的思想、品質和精神文化內涵,他們代表社會前進發展的方向,是民族的希望,是黨的事業蓬勃發展的寶貴資源和財富。一般對于大眾而言,好典型、好榜樣既可以成為教育者的教材為受教育者進行傳道授惑,亦可以成為其精神食糧以資鼓勵后世不斷進步。
我們的我黨和政府能夠深入淺出的運用具有實質且深入人心的感人事例來鼓舞人和啟發人。例如延安時期的先進典型吳滿有、趙占魁等。他們的榜樣形象極大地激發了群眾的積極性,普遍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增加了產品數量,提高了產品質量,節約了原材料,降低了成本,使得我們黨渡過了艱苦時期。
通過身邊的先進典型教育身邊的人,真正做到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針對先進典型和模范,我們黨給予了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真真切切把對先進典型的關懷做到了他們的心窩里。正所謂:“一切空話都是無用的,必須給人民看得見的物質福利。”
(二)構建立體化的宣傳媒介體系
延安時期,為了深入開展理論教育,黨加強了有關著作的翻譯出版并先后出版了一系列期刊和著作。這些著作為黨員干部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提供了理論依據。正如毛澤東所言:“近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書籍翻譯的越來越多,讀者也越來越多,這是個好的開始。”這些著作的出版為深入學習馬克思等相關理論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報刊方面,黨提出了“全黨辦報”的方針。報刊包括紙質報紙、墻報和壁報等;既有偏重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解放日報》、《共產黨人》等,也有鼓舞斗志、形式活潑的《抗敵畫報》、《前線畫報》。一些報刊不但大量發表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文章,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包括思想和工作方法等進行闡釋,還以生動的事例和各個根據地建設的成就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解釋和宣傳。
在廣播傳媒方面,它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樸實易懂以及延展性,有利于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更好地接受。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華廣播電臺首次播音,開啟了歷史上首次以廣播為媒介進行理論教育的新篇章。延安廣播電臺不僅積極宣傳相關理論和大政方針,而且還制作了各種不同宣傳畫冊。播音員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和生動的事例進行理論宣傳,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覆蓋面。
在文藝方面,充分利用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改編了一些易于他們學習和接受的民謠民歌,大大拓寬了宣傳內容的普及、教育以及影響力度。例如我們都熟悉的《南泥灣》等歌曲就是動員了集不同文化程度的人。此外,還利用其他形式如秧歌劇、詩歌、信天游、說書、春聯、年畫等進行大規模宣傳,使宣傳內容深入人心。
(三)設計科學、合理、豐富的教育內容體系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教育,在延安時期,經歷了兩次失敗和兩次勝利轉折的中國共產黨開始反思過去并結合當下的實際進行深刻總結,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教訓,為后續順利開展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并被載入理論史冊。通過一系列的進修,使得黨的相關人員意識到錯誤,并進行反復開會討論。最終確立了一切以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并成為后世進行理論教育的準原則。
黨性教育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重要內容。黨性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最本質的特征。中共中央政治局過去作出了《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闡明了增強黨性鍛煉的重要性,并指出了缺乏黨性的負面性的后果,并提出了糾正違反黨性傾向的具體應對措施。這份文件為黨員的黨性教育確立了標準且做了規范性描述,即通過黨性教育,要求黨員嚴格按照“兩學一做”的行為準則規范自己的言行。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過程中,中共中央還將調查研究作為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磨煉黨性的一個重要手段,動員全黨同志要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接觸群眾,在實踐中磨煉意志,完善自我。
(一)必須適應本國國情
延安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堅持了從中國國情出發。當時教育的硬件設施非常簡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因陋就簡;當時群眾的文化基礎較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努力做到深入淺出。既保證了理論的系統化,又重點突出。這是基于客觀條件的符合實際的教育方式,值得現時代借鑒。毛澤東指出:避而不談中國實際的來談馬克思主義,那將是行尸走肉般的馬克思主義。因此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主體首先要通過翻譯,達到語言文字的民族化轉化,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在語言表達方式上的中國化;其次,要善于將敘述馬克思主義的西方話語方式轉換成中文話語敘述方式,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的敘述要符合并順應中國的語言環境。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種類繁雜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因此,對于教育的普及和實施要相對比較困難。為此只有從低到高、由簡單到復雜的進行開展教育才是硬道理。把馬克思主義著作中那些抽象的深奧
的理論轉換成有中國特色、適合勞動人民接受的通俗的語言和文字進行傳道授惑將會事半功倍。
(二)必須緊扣時代主題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主題,這種時代主題全面且準確的反應了當時的現實狀況,也為當時的時代指明了方向和明確了發展之路。因此,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必須緊扣時代主題,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時代化。任何理論都建立在把握時代主題的基礎上,馬克思主義就是建立在正確把握時代主題基礎上的科學理論:馬克思、恩格斯緊扣“階級斗爭”這一時代主題,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列寧緊扣“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這一時代主題,創立了列寧主義;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人緊扣“戰爭與革命”這一主題,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這些理論思想都證明了這一點。
延安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實效性高,原因之一就是緊緊把握時代脈搏。當時宣傳的重點是對日作戰,鼓舞軍民士氣;揭露國民黨的黑暗,堅定軍民跟黨走的信心;宣傳新民主主義,使大家明確奮斗目標;學習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軍民明確黨的先進性所在……。這些教育內容,體現了時代精神。現時代,我國人民正行走在中國夢不斷實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我們的時代精神獨特,時代主題明確。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注意和把握的。
(三)必須面向廣大群眾
只有面向大眾,才能使教育內容內化于大眾之心,外化于大眾之行。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面向大眾”呢?延安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給我們提供了借鑒:教育方式多樣、生動活潑,群眾喜聞樂見;教育內容實踐性強,接地氣,群眾容易接受;理論體系重點突出,又能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傳遞,教育效果好。“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活動亦如此。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必須面向廣大人民群眾,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大眾化。
另外,要想讓廣大人民群眾真正相信和理解馬克思主義,還要通過革命實踐,引導群眾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主旨是為人民服務,使得人民發自內心的自覺地接受它、相信它并捍衛它。通過這種切切實實為人民服務的理論宗旨,充分做好人民群眾的宣傳教育工作,為將這種理念深化進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形成老百姓普遍認同和接受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并最終形成一種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
[1]《毛澤東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15.
[2]《毛澤東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813.
[3]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1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6:698-700.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5:104.
宋霞(1989-),女,山西臨汾人,西藏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
D231A
1006-0049-(2016)16-0027-02
*2015年西藏自治區教育系統黨建理論課題(項目編號XZDJ201520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