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碗麗*
河北大學文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
名量式合成詞的構詞特點及產生
常碗麗*
河北大學文學院,河北保定071000
名量式合成詞是現代漢語中構詞方式比較特別的詞語,名量式合成詞是由表示具體事物的名語素加量語素構成的合成詞,這類詞與我們常見的名詞和量詞相比,在詞序和搭配上都有很大不同,名量式合成詞在現代漢語中自成集合,如:花束、米粒、紙張、車輛、馬匹、人口等。這些詞并不少見,目前學術界關于它的稱謂也有爭議,我們采用大多數說法,稱之為名量式合成詞。本文主要淺談名量式合成詞的構詞特點以及產生發展的原因。
名量式;特點;產生
學術界對于名量式合成詞的定義、范圍等很多方面都存在爭議,關于定義目前比較一致的觀點是名量式合成詞是由名詞語素+量詞語素構成,名語素和量語素不是隨意組合的,其中名詞語素表示具體事物,量詞語素表示這種物體的計量單位,后一個量詞語素可以稱量前一個名詞語素所表示的事物。朱德熙在《語法講義》中將其定義為“由名詞性詞根加量詞性詞根組成的復合詞”,王力《漢語史稿》稱其為單位詞作名詞詞尾:“單位詞還有一種用途,就是用在名詞后面,不加數詞,當做名詞的詞尾?!?/p>
名量式合成詞由名語素和量語素構成,因此,要了解名量式合成詞的特點必須從這兩個語素出發,研究兩個語素在構詞中的意義和它們的關系,同時也涉及到名量式復合詞的語義分析。
(一)名量式合成詞可以逆序,跟數詞一起構成數量名短語
名語素和量語素結合構成了名量式合成詞。在現代漢語里,這兩個語素在沒有組合成名量式合成詞之前都可以單獨使用。將這兩個構詞語素逆序,前面再加上數詞,可以變成“數+名+量”的數量名結構,如“車輛”加“一”逆序轉換后成為“一輛車”,“馬匹”成為“一匹馬”,“書本”加數詞逆序轉換后為“一本書”。
(二)名量式合成詞的名語素表示事物名稱,量語素具有修飾色彩
量語素在表達語義時,除具有其基本的詞匯意義外,表現出了更多的區別性特征,補充說明前一表示物件的語素,有的量詞能形象地表現事物的性狀和形態,如“布匹”、“紙張”、“淚滴”等,“匹”、“張”、“滴”等這些詞雖也可以用作集體名詞,表示總稱,卻沒有突顯個體形狀、特性等修辭效果,有的摹事物的樣態,如“雨絲”,同樣,“車”、“船”、“房”也可以用作集體名詞,但分別與“輛”、“只”、“間”組合變成“車輛”、“船只”、“房間”,這樣事物在種類、形狀、大小等諸方面的特征都表現出來了,修飾色彩非常明顯。
(三)名量式合成詞在語義上具有表總稱的意味
王力先生在他的《漢語史稿》中,早已意識到了名量式合成詞的復數義:“單位詞還有一種用途,就是用在名詞后面,不加數詞,當作名詞的詞尾,這種名詞往往是無定的,至少不是單數的?!笨梢娺@種表總稱的意義主要是由量語素帶來的。比如“車輛”,不是表示“車幾輛”而是“車”這類事物的總稱,表示一種抽象的集合的概念。名量式結構的量語素進入這類結構之后,已經沒有了個體的語素義,而是表示抽象的總稱義,它已經不是實語素了。如“車”指“有輪子的陸上運輸工具”而“車輛”指各種車的總稱。
(四)名量式合成詞不可被表示個體單位的數量短語修飾
現代漢語中具有總稱意義的詞語不能被表示個體單位的數量短語修飾,因此名量式合成詞也不能被“一個、一批、一朵”等表示個體的數量短語修飾,如,不能說“一個馬匹”,“一匹馬匹”也不能說“一朵花朵”,但是如果是表示集體的數量短語就能夠修飾名量式合成詞,如可以說“兩箱槍支”、“一捆花朵”。另外,像“這”、“那”一類的指示代詞也不能修飾名量式合成詞,如,不能說“這車輛”、“那花朵”“那槍支”等。
除此之外,名量式合成詞還有其他一些特點例如語體上,一般都具有書面語色彩,數量上,名量式合成詞數量有限,相對封閉。
名量式合成詞在漢代時就已經產生,它的發展跟很多因素都有關系。
(一)漢語詞匯復音化的結果
在漢語詞匯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雙音化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名量式合成詞中的名詞和量詞,能結合到一起,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詞,詞匯雙音化的作用是不容懷疑的,尤其是漢代時期,新興了一種文體——“賦”,這種文體講究對稱,句與句,句子成分之間,詞語之間都講究對稱,這種對偶的美在漢朝特別盛行,因此文人們在創作時為了將就對稱就會使一些詞組合起來,創造雙音節詞,因此大量結構松散的雙音節詞語在語言中出現,如“警察繳獲各種槍三十箱”,這句話可以也變換成“警察繳獲各種槍支三十箱”,這兩種表達都可以完整的表達出意思,但“槍支”是雙音節詞,和同樣是雙音節詞的“各種”搭配,讀起來更有節奏感,也更符合現代漢語的習慣。
(二)“名-名”式復合詞名語素虛化發展為“名—量”式
古代漢語中早有“N-N”構成的偏義復詞,其中構成此類“N-N”式的兩個單音節N,最初意義相同或相近,復合后語義重心放在了前一個N,后N意義逐漸虛化,甚至后N虛化到一定程度后詞性轉移,由名詞詞性變為表示前N單位的量詞,如:“花朵”,“朵”即“朶”本為象形字,作名詞,本義即花朵,隨著語言的發展“朵”意義逐漸虛化,用來表示花的單位,“花朵”也由“名—名”式的偏義復詞變為“名—量”式。“書冊”的“冊”本為象形字,象簡冊的形狀,詞性也是名詞,本義即書簡,“冊”也逐漸由名詞虛化為量詞。類似的演變形式形成的名量式復合詞還有“書本、燈盞、房間”等。
(三)思維的仿效生成機制
人類思維具有仿效生成機性,正如嬰兒通過模仿大人說話從咿呀學語到熟練掌握語言,思維的仿效生成性同時也體現在語言上,體現在詞匯、語法、語句的生成上,。當隨著名量式合成詞使用的穩定,“名量”式合成詞也成為一種新的構詞法,人們的思維仿效機制也促使人們在語言中不斷的運用這種形式來構詞,因此語言中出現更多新的名量式合成詞,如“槍支”、“布匹、”“紙張”、“皮張”、“槍支”等詞語出現,并且它們一出現便是帶有總稱意味的名量式合成詞,由此產生的名量式合成詞數量也逐漸增多。
[1]于敏.從_人口發胖_談到名量式合成詞[J].中國法學,2007.
[2]呂軍偉,鄭博.從量詞角度看現代漢語名量式合成詞問題[J].雞西大學學報,2010.
常碗麗(1990-),女,漢族,河北邢臺人,河北大學文學院,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在讀。
H146A
1006-0049-(2016)16-00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