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元元*
海南師范大學,海南 海口 571100
?
論人生體驗對唐代詩人詩歌創作的影響
馬元元*
海南師范大學,海南???71100
唐朝被稱為詩的國度,因為高度發展的封建經濟和相對開放的政治環境,加之多民族的融合,形成了唐朝詩人獨特的性格和獨特的人生體驗,表現在詩中就是形成各種流派風格的詩歌,他們以極具嫻熟的手法和極具張揚的個性形成了唐詩一派。本文就是通過探究他們的人生經歷和個性特征,希望對以后唐朝的詩歌鑒賞有所幫助。
唐代詩人;人生經歷;個性特征
人都是社會性的動物,都無時無刻地不在對自己身邊的環境做出反應,同時人又是具有高級思維的動物,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與表達方式,詩人這個群體更是如此,唐朝的詩人尤甚,他們以獨特的個性,通過對他們自己所身處的社會的觀察和思考,用詩歌的形式表現出來,他們這種人生體驗對他們詩歌創作的影響極大。
所謂人生體驗對詩歌創作的影響,即詩人的生活經歷體驗和性格情感體驗對他們詩歌創作的影響。唐朝的白居易非常強調“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章合為時而作,是中國歷代文人對自身歷史責任感的高度概括。“為時而著”是他們要對自己所身處的時代有所針砭,有所指示,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而對社會有所改益。明代詩詞家呂坤曾說:“做本色人,說根心話,干近情事”①。他說:“真器不修,修者偽物業;真情不飾,飾者偽交也”②。與做人、說話、干事一致,呂坤認為詩詞要寫真情實感,要“發乎情之不容已”。前者說的就是生活經歷體驗對詩歌創作的影響,后者是性格情感體驗對詩歌創作的影響。二者都在唐朝詩人的詩歌創作中有所體現,側重點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流派。
生活是一切藝術的來源,在唐代那樣一個相對開放自由與包容的時代,多樣化的生活經歷成就了多樣化的詩歌流派,絕大多數詩人的生活經歷體驗對詩人的詩歌創作起到決定性的影響,同時輔以不同的性格與情感體驗,成就了同中有異的詩人。如在貞觀、龍朔年間的上官體和在高宗、武后時期的臺閣體這兩個詩歌流派。由于這些詩人多是身在宮廷的官吏,其詩歌內容多是奉和應景之作,多以應制酬唱和詠物贈別,點綴升平、標榜風雅為主,但是他們在藝術上對當時詩歌有較大的探索,如上官體“綺、錯、婉、媚”的語言風格和臺閣體在律師方面精益求精,回忌聲病,約句準篇的風格。天寶年間,一部分文人想建功立業,走終南捷徑,他們幾出關外,隨軍出征,寫出了雄渾壯闊的邊塞詩歌。這些詩歌情調雄渾豪放,境界擴大,題材廣闊,語言壯美大氣,圓潤蘊藉。由于詩人性格和過往的情感體驗的不同,其中也展現了同中有異的風格。如其代表人物高適和岑參。高適是以政治家的眼光看待戰爭,其中多描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風骨凜然。岑參豁達樂觀的性格使他樂觀的看待戰爭,多描寫唐朝將士意氣風發,勇猛頑強和邊塞奇異壯麗的景色,語言激昂慷慨。生活經歷對唐朝詩人影響最深的要數杜甫。他的詩被稱為“史詩”。他親身經歷了安史之亂,親眼目睹并體驗了戰爭給人帶來的苦難,所以其詩歌多是真實的反映人民的疾苦,表達對廣大人民的同情和關懷,批判統治集團的腐敗,昏暗,表達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如其代表作《春望》、《潼關吏》、《無家別》、《秋興八首》。杜甫將自己悲天憫人的性格和高超的詩歌藝術技巧巧妙的結合,形成了自己沉郁頓挫的詩歌藝術風格。到了中晚唐,社會矛盾加深,統治階級日益驕奢淫逸,以白居易,元稹等為代表的詩人面對社會現實,提出了新樂府運動的主張,強調樂府詩以新題寫時事,不以入樂與否為衡量的標準。語言風格通俗易懂,具有批判性和現實性。如其代表作《放言五首》、《池上竹下作》等。同樣還有以陸龜蒙為代表的諷刺詩,他們是在市井之中,深切體會到了百姓的悲苦生活,詩歌多為諷刺統治者,反映農民大起義前后廣大農民的悲慘生活,通過直接的生活經歷向后人展示了一個當時真實的社會現狀。
盡管詩人的生活經歷歷程體驗對唐朝詩人的詩歌創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極度開放與自由的時代,一批詩人由于具有高度自由的個性,在他們的詩歌創作中,他們的性格和情感體驗對他們的詩歌創作起著極大的支配作用。其中首屈一指的要數詩仙太白。李白詩歌帶有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如其在描寫《蜀道難》中,開篇便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同樣是身處安史之亂的時代,和杜甫“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的寫實描寫不同,李白在描寫動亂時,運用大膽的夸張手法和極具渲染的語氣詞,寫出了蜀地的險要和重要性。其次在主觀感情的宣泄方式上,馳騁想象,揮灑自如。如《夢游天姥吟留別》“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的個性還表現在他詩歌生動、大膽的夸張上。如他的《秋浦歌》“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由于沒有像李白一樣的天馬行空般的才思,加之對現實的不滿,韓孟詩派主張“不平則鳴”,苦吟以抒憤,“以丑為美”,以光怪陸離為美,以晦暗枯槁為美,以五彩斑斕為美。表現出重主觀心理、尚奇尚險的創作傾向,詩歌形成了一種奇譎險硬的風格。如韓愈的《山石》“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以肥來形容梔子的花瓣,并且詩中伴以“蝙蝠,古壁,百蟲,煙霏”等晦暗古怪的意象,正是中唐詩人苦悶彷徨情感的表現。表現詩人情趣個性的另一個代表性的詩歌流派便是山水田園詩派,以山水田園為描寫對象。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維、孟浩然、中唐的韋應物、柳宗元等。其作品思想多為表現他們寧靜淡泊的內心,意蘊深幽。如王維《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沒有恬淡灑脫的個性和平靜安詳的內心是寫不出這樣富有禪趣的詩歌。
唐朝,一個繁榮與自由的時代,身處這個時代的詩人以其豐富的生活經歷與個性的高度張揚和情感的噴發式外露,成就了繁榮的大唐詩歌,為后人留下了寶貴豐厚的遺產。
[注釋]
①呂坤.《呻吟語》.北方文藝出版社,2014:124.
②呂坤.《呻吟語》.北方文藝出版社,2014:192.
[1]袁行霈.《中國文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呂坤.《呻吟語》[M].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4.
馬元元,海南師范大學研究生。
I207.22A
1006-0049-(2016)16-00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