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日娜 王意日格樂吐
烏海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 烏海 016000
內蒙古高職院校蒙古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薩日娜*王意日格樂吐**
烏海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 烏海 016000
本文在對內蒙古高職院校蒙古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現狀進行調研的基礎上,分析了蒙古族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增強蒙古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幾點建議。
內蒙古高職院校;蒙古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內蒙古自治區是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居多、多民族聚居的地區。蒙古族是內蒙古自治區的主體民族,是在內蒙古自治區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蒙古族的歷史悠久,蒙古人能歌善舞、尊老愛幼、以誠待人、熱情好客、勤勞勇敢。內蒙古共有55個少數民族,蒙古族人口除了漢族是最多的。全區共有蒙古族42萬多人,占全區人口的17.11%。蒙古族大學生是蒙古族中的重要群體,是蒙古族前進和發展的基石。內蒙古自治區現有高職院校38所,蒙古族大學生數量和相對比率都不如本科院校高。但正因為如此,各高職院校在對蒙古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夠重視或有忽略的情況。但在新形勢下,網絡和媒體的發展,已經跨越了地區和學校的限制,因此和本科院校一樣,蒙古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應該引起區內各高職院校的高度重視。我國經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處于轉型升級的新時期。部分蒙古族大學生的思想隨著一些現代觀念和西方觀念的影響,其政治取向、信仰和理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部分生活在邊遠農牧區的蒙古族大學生在民族心態、思想意識、學習心理及道德品質等方面受生存環境、經濟條件、地方及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出現很多新情況和新問題。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重視和解決,小則影響他們的成長發展,大則影響民族團結和國家穩定。為了蒙古族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為了高校的和諧穩定發展,為自治區發展建設輸送高素質人才,為了民族團結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必須全面加強蒙古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們應轉變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方式方法,建立完善符合蒙古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樹立蒙古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鮮明特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提高蒙古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為自治區的穩定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目前內蒙古高職院校蒙古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主流是好的,但對蒙古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還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主要表現為:部分蒙古族大學生信仰缺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存在偏差,有些學生對什么都不感興趣,沒有理想,沒有追求,對一切采取無所謂的態度。個別蒙古族大學生對政治表現出冷漠和不關心,對黨的民族政策了解不深,不能夠正確的認識重大民族政治事件,思想意識和政治覺悟不高。少部分學生存在著狹隘的民族觀,在學習生活當中,受民族偏見的影響,存在大民族主義或地方民族主義的錯誤認識和行為表現。部分蒙古族大學生的民族意識具有一定的排外性,不易接納和吸收非本民族成員,在校期間愿意和本民族同學交往,形成一個獨立的小集體,認為本民族文化具有高度的優越感,不容他人非議和爭論。部分蒙古族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上不拘小節,自控能力相對較差,碰到困難時缺乏信心,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和被誤解,與同學矛盾時不夠冷靜、容易激動、沖動或者打架,引起同學間的矛盾和對立,也有可能引起不同民族學生間的群體矛盾。
另一方面對蒙古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有效的針對性。區內高職院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強調各民族大學生教育的“普遍性”、“共同性”,忽略了針對蒙古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內容、層次不突出,針對性不高;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安排與教材編寫缺乏對蒙古族大學生群體的針對性、有效性,缺乏對蒙古族大學生了解與理解能力的考慮,缺少對蒙古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細致介紹;不能很好地貼近蒙古族大學生思想、生活實際。導致部分蒙古族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感興趣甚至持否定態度,認為學了沒用,缺乏動力。
(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
加強蒙古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增強蒙古族大學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而奮斗。蒙古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應是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重點培養他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追求真理、與時俱進的創新能力。著力培養蒙古族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他們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自覺抵制不良思潮的影響,做一名合格的蒙古族大學生。
(二)大力發展蒙古族大學生黨員、學生干部,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積極發展蒙古族優秀學生黨員、學生干部對于保持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都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部分蒙古族優秀學生黨員、學生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領和影響更多的蒙古族大學生。
(三)幫助解決生活、學習和人際交往、就業等方面的實際問題
內蒙古高職院校蒙古族大學生絕大多數來自相對貧窮、落后、偏遠的民族地區。由于教育基礎差、知識結構不全面、普通話水平低、家庭經濟困難及成績不理想,就業形勢嚴峻,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壓力較大,自卑、焦慮、怯懦、依賴性強、缺乏進取心和競爭意識不高等心理障礙不同程度地存在。對蒙古族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從他們的實際需要出發,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為核心的教育觀念。針對部分蒙古族大學生在外語、數學、計算機等基礎課程以及專業課程方面存在的學習困難,通過優秀學生輔導,任課教師輔導,小班教學或采取更為靈活的教學和考核方式,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
針對蒙古族大學生的生活困難,要進一步完善少數民族學生的資助體系,幫助其順利完成學業。
針對蒙古族大學生的個性特點,解決他們人際交往方面的困難。要正確把握少數民族學生的個性特點,因勢利導,加強正面教育,讓他們在參與團體活動中,開闊視野和心胸,提高與漢族學生的溝通和交際能力。
針對蒙古族大學生開展就業指導和創業教育,講解就業創業政策,及時掌握各方面就業招聘信息,幫助他們就業創業。
(四)建設和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園文化
充分了解、尊重蒙古族文化和風俗習慣的基礎上,將蒙古族優良文化納入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范疇中,積極支持蒙古族大學生參加校園文化活動,促進各民族文化在校園文化中的充分融合,發揮蒙古族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積極作用。開展多樣化民族文化活動,培養蒙古族大學生的良好性格、情感、認知,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五)打造蒙漢兼通的高素質輔導員隊伍,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蒙漢兼通的輔導員和班主任隊伍建設有利于促進蒙古族大學生的社會化,有助于蒙古族大學形成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傳承和發展蒙古族優秀文化。蒙漢兼通的輔導員和班主任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政
治水平,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熟練掌握民族法律、法規和黨的民族政策,了解蒙古族風俗習慣和文化特征,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將蒙古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到維護民族團結穩定的高度上來。
針對民族差異、蒙古族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其實際需要,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和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開設針對蒙古族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完善蒙古族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提高蒙古族大學生心理素質。通過開展心理咨詢活動,舉辦心理健康問題講座,電話咨詢、網上咨詢等方式及時排查問題,正確地認識自身同其他同學的差距及差距存在的原因、解決的辦法,幫助他們克服在思想意識、自我約束、社會交往等方面存在的保守、散漫、封閉等不足,培養他們在激烈的競爭中,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從而以更健全的身心投入到學習、工作和生活。
如上所述,蒙古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區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在提高蒙古族大學生文化素質、綜合能力,傳承蒙古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內蒙古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應該高度重視,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結合實際,幫助和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讓他們能夠以最好的狀態投入到自治區發展建設當中,貢獻出一份力量。
[1]賈英颯.少數民族預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評[J].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學報,2012(03).
[2]金鋼.內蒙古地區高校蒙語授課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3]張挺.民族學生分層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2(01).
G
A
** 作者簡介:薩日娜(1982-),女,蒙古族,內蒙古通遼人,公共管理碩士,烏海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市場營銷、物流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王意日格樂吐(1982-),男,蒙古族,內蒙古通遼人,公共管理碩士,烏海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市場營銷、物流管理、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