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易斯 于寧波
1.西安航空學院體育部,陜西 西安 710077;2.商水縣姚集一中,河南 商水 466100
?
對影響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若干因素的思考
劉易斯1*于寧波2*
1.西安航空學院體育部,陜西 西安 710077;2.商水縣姚集一中,河南 商水 466100
本文通過對影響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若干因素的探討,旨在通過這些影響因素,發現體育教學改革中的困難與瓶頸,并提出相應的可行性措施。
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若干因素
2014年6月11日,教育部以教體藝〔2014〕4號印發《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標準》對于普通高校的體育工作提出的新的標準與要求,使得高校體育工作方向與目標變得更加明確。但與此同時,長期的學科歧視與偏見還在各高校普遍存在,體育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等都嚴重阻礙的體育學科的發展,從而影響了體育教學改革工作的進展。
(一)學校層面的因素
眾所周知,普通高校每年都會有若干的教改課題以及立項等。近年來,雖然許多體育教師不斷努力申請相關教改課題等,但由于絕大多數高校對于體育都看做邊緣學科,這就往往導致體育教師辛辛苦苦去申請,始終無法獲批,嚴重挫傷了體育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熱情與信心。體育相關設施通常需要向學校申請很長時間才能得到支持,這樣使體育工作也較難開展。
(二)教師自身的因素
由于長期從事體育教學工作,許多教師的文化方面的功底已經日趨薄弱,加之體育教師學歷、職稱整體低于其他學科,外出學習、進修交流的機會也相對較少,這就使得較多的教師閉門造車,對于目前學科的前沿了解較少,主要都是通過以往的經驗、習慣組織教學,長年如此。
(三)教學評價的因素
為了引導高校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各普通高校均制定了相應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其中許多高校建立了學校督導、同行評教以及學生打分這三部分組成的教學評價體系。盡管這套體系已經盡可能完善,但其中的問題也是較多。首先學校督導通常被派來外學科的教授或是專家來聽體育課,由于本身對于體育課的本質缺少了解,實際上并不能對體育教學工作起到實質上的幫助,體育教師平時之間也鮮有教學方面的互動交流便要對對方教學能力進行評價,這顯然毫無意義,最后學生評價,學生只對給他們要求較低,安排活動較少的教師進行高評價,如果該教師想要采取多樣的手段進行教學,活動量略大學生就抱怨連天,就對教學評價較低,進行使學校懷疑該體育教師的工作、教學能力。很顯然,這樣嚴重的束縛了體育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決心與信心。
(四)學生自身的因素
現如今,雖然各中小學都在進行如火如荼的新課程改革,但多年來體育學科一直處于弱勢地位,學生尤其在高中階段對于體育方面的知識了解甚少,甚至于將體育課擠占掉,學生身體素質普遍較低,對于體育以及體育課產生了嚴重的歧視心理。到了大學階段,想要他們從根本上扭轉對于體育課的看法十分困難,學生的鍛煉欲望以及體育求知欲非常低,上課積極性不高,配合度也較低,這樣也使廣大體育教師難以開展有效、合理的體育教學改革。
(五)體育軟、硬件設施的因素
體育課的開展離不開相關的體育場地以及體育器材。各高校在近年來都積極進行體育教學項目的擴展,從傳統的三大球項目發展到小球、健美操、武術等許多項目,這些都是體育工作開展喜人的一面。但在這些體育項目百花齊放的同時,相關的配套設施卻沒有跟上,許多體育項目缺乏相應的體育場地、體育器材設施,體育教師只能在有限的條件下進行教學,比如羽毛球、兵乓球項目在室外進行,在進行活動的過程中,球身受到風的影響會改變運行軌跡,也就失去了該項運動的意義。體育教師對于平時教學都較難開展,更別提去進行體育教學改革。
(一)各普通高校應加強對體育工作的支持,仔細研究《高等學校體育工作標準》的相關精神,對體育教師的教學、改革等進行支持,對于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場地、器材等應設立專款進行保障,在評定職稱、外出交流等環節與其他院系教師看齊,給體育教師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這樣也可以保障體育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
(二)高校體育教師應積極參加各類教學改革的研討與研究,通過學習教學領域的最新動向,并結合體育學科自身特點,創設出適合當代大學生的體育課教學情境,改進體育教學方法,改進體育課教學組織形式,建立合理的體育課評價體系,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體育教學研究工作中去。
(三)建立更加完善、科學的體育教師評價體系。通過對體育教師的科研能力、說課能力、教材把握情況、教案設計情況、教學實施手段情況,學生身體素質提升情況進行全面衡量,可以全面的去評價一個體育教師其工作能力與態度,而不是通過學生主觀或是學校督導等的主觀評價。
(四)建立當代大學生正確的體育價值觀。目前,作為高校體育教師,我們無法對學生之前的體育觀進行改變,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學生進入大學后的各種活動來將大學生的體育觀潛移默化的改變。諸如與各院系協調,在大學生新生進行入學教育時,可以增加對體育價值、正確體育觀的講座,使大學生從入校起便可以樹立起基本的體育觀,隨后在各體育社團經常性的組織體育運動宣傳活動,讓更多的大學生了解體育,進而熱愛體育,從而建立起正確的體育價值觀。
(五)積極建設體育場地,提供足夠的體育器材。各普通高校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學校體育場館、場地的建設提供專項的資金支持,改善了體育場地設施條件,可以極大的提高體育教學效果,增強大學生從事體育活動的熱情,體育教師也更好的通過較好的設施條件,進行多樣化的體育教學,進而促進體育教學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
[1]徐紅梅.影響普通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06):81-82.
[2]羅偉偉.影響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的主要因素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8,6(24):99-101.
[3]畢研潔,喬德平.西北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關鍵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J].體育科學,2004,1(24):48,49,64.
劉易斯(1989-),男,漢族,陜西咸陽人,碩士,西安航空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訓練,學校體育;于寧波(1989-),男,漢族,河南許昌人,碩士,商水縣姚集一中,中教二級,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