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婷
西安石油大學,陜西 西安 710065
?
高校計算機專業學生就業能力培養探討
路 婷*
西安石油大學,陜西 西安 710065
本文詳細分析了目前我國計算機專業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結合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社會經濟發展的新需求,提出了培養計算機專業學生就業能力的幾點策略。
高等學校;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就業能力培養;提升策略
隨著計算機行業對人才的選拔標準的不斷提高,導致越來越多的計算機專業學生在畢業后難以順利就業,在尋找工作崗位的過程中困難重重,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們的就業能力不足,同時這說明目前我國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何有效培養并提升學生們的就業能力是值得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刻思考的問題。
(一)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專業實踐能力不強,無法滿足企業用人需求
高校計算機課程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理論課與上機課。由于學校課時安排等客觀條件限制,實際理論課教學過程中會重點講解講一些章節內容而減少一些內容的授課時間,這就導致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全面,容易出現知識點斷層現象,有些知識點,教師在上課過程中也只是一帶而過。上機課的教學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教師布置一些小實驗或課后習題讓學生完成,學生在上課過程中通常都是看著書本內容敲編碼,缺乏獨立編程能力。專業實習時間安排相對較少,學生缺乏更段的實踐鍛煉,而僅限于照搬書本做一些簡單的程序設計。
目前我國高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水平大多還停留在基礎知識教育,很難滿足企業單位的實際用人需求。此外,筆者通過搜索各大網絡招聘平臺的信息還發現不少企業的招聘計算機專業人才時,大部分都要求應聘者上崗之后能盡早參與實際項目,這對于應屆畢業生無疑又是一大門檻。因此,在當今這個用人單位普遍關注應聘者的實際操作能力與工作經驗的時代里,基礎知識薄弱,動手能力差又缺乏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就業困難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課程安排不合理,教師缺乏實踐經驗
目前很多高校的計算機教師均為剛畢業不久的碩士或博士畢業生,盡管這些教師擁有牢固的理論知識基礎和較好的教學功底,但是卻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
此外,對于他們自身而言,畢業后沒有在社會經歷過鍛練就直接進入課堂參加教學活動了,不僅缺乏足夠的計算機實踐能力,對于企業需求的關鍵性技術也不夠了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就脫離生產實際。
根據計算機專業的課程特點,筆者以三學年制為例,將高校的計算機課程劃分為三個階段,并且針對每個階段的教學計劃制訂了相應的就業能力培養策略,具體如下:
(一)低年級注重計算機基礎的夯實
高校應根據企業對計算機人才能力的最新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內容,制訂明確的教學任務,并且將這些任務安排在前三個學期完成,為了確保在有限的學時內盡可能地高質量地完成計劃,高校還需要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1.以企業需求為導向設置課程,以就業為導向制訂人才培養計劃
高校應與時俱進,根據市場的需求情況設置課程,為學生們營造出一種職場環境,尤其是一些對學生就業影響較大的專業課程如JAVA等,更加要做到詳細全面。JAVA技術人員目前在計算機市場上需求量很大,其課程體系主要由Java SE、Java EE Web 、Java EE 流行框架等眾多復雜的技術組成,這些技術是相互關聯,不可分割的,所以高校在設置課程時要注意確保整個體系的全面,不能隨意壓縮或刪減課程。
2.合理安排學時
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內容量非常大,且難度較高,所以高校要適當增加專業課的總學時,安排不同的教師實行分階段教學。此外,高校還應當多安排時間讓學生上機實訓,教師在設計上機課內容時,適當地與企業的實際開發需求相結合,讓學生提前了解到市場情況,鍛煉他們的實際動手能力。
3.改變考核方法
與其他專業一樣,目前高校普遍通過考試來考核學生的計算機能力,這種考核方法的弊端在于會誤導學生將學習重心放在理論知識上,忽略實踐課程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就業能力的關鍵是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所以高校在考核學生的計算機能力時,可以在筆試的基礎上增加上機操作的考核內容,采用綜合評價的方法來考核學生的個人能力。此外,高校還可以模擬企業的招聘活動,設置面試環節,讓學生提前感受到企業的招聘氛圍,做好相應的就業準備。
(二)大二——大三注重校企合作培訓
為了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安排項目實踐很有必要。校企合作是較為常見的一種項目實踐方式,由學校聯系企業,讓學生進入企業參加就業培訓。一般來說,企業的就業培訓主要分兩個階段:計算機語言強化訓練和實際項目開發,而在經過前3個學期的基礎知識學習后,大多數學生已經能夠熟練掌握基本的計算機語言了,所以語言強化訓練可以省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教師承接的課題、企業開發需要的項目等為自己的實踐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模擬企業的流程,以企業規范來約束項目的開發過程,經過兩個學期的項目實踐,學生的動手能力會有很大程度地提升,對于企業的實際需求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三)實習期注重培養溝通交流能力
在最后一學期里,所有課程學習基本結束,學生可以接受學校的安排進入實習基地,也可以自己尋找機會,進入心儀的企業實習,經過前期學習后,學生們大多已經擁有較為牢固的基礎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了,但是卻缺乏必要的社交經驗和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進入企業實習于他們而言將會是很好的鍛煉機會。
總之,為了幫助畢業生在求職競爭中取得一定的優勢,順利進入工作崗位,高校在平時的人才培養中,就應當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強化他們的基礎專業技能,搭建起與企業互動的平臺,提高學生們的實際操作能力,為他們將來的就業做好充足的準備。
[1]石晶瑜,王春暉.計算機專業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策略分析[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1).
路婷(1986-),女,甘肅慶陽人,碩士研究生,西安石油大學,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