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海珍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廣東 佛山 528000
?
貧困生自卑心理成因及對策
溫海珍*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廣東佛山528000
近年來,貧困生的經濟困境基本得到了解決,貧困生的心理困境越來越受到重視,其中自卑是貧困生最為常見的心理問題。如何使克服自卑心理,擁抱大學生活成為高等教育的當務之急。本文通過分析貧困生自卑心理的成因,提出了解決貧困生自卑心理的四個對策。
貧困生;自卑;成因;對策
近年來,政府、社會和高校越來越重視貧困生工作,財政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資助規模逐年擴大,資助金額逐年增長,資助政策不斷完善,大部分貧困生的經濟窘迫得到了有效的緩解。可是貧困生的心理問題卻日益凸顯,如云南大學貧困生馬加爵殘忍殺害四名室友、上海海事大學貧困女研究生楊元元自殺等,解決貧困生的心理困境成為社會和高校的重要任務和研究課題。
大部分貧困生都是歷經千辛萬苦考上大學,但是經濟的窘迫、能力的差距擺在眼前,而在艱苦環境中形成的追求完美,自尊心強的個性又使其迫切想要證明自己,內在的想法和現實的落差使其常常自我否定,消極敏感,進而影響人際關系,甚至導致人格障礙,產生犯罪行為。這是一種典型的自卑心理,是貧困生最為常見的心理問題。調查結果顯示,貧困大學生中有81.7%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其中,有15.5%存在嚴重的自卑心理,有24.5%存在中度的自卑心理,有41.7%存在輕度的自卑心理[1]。造成貧困生自卑的原因來自家庭、個人和社會多方面因素。
(一)家庭經濟狀況和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經濟貧困是導致大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最主要因素,同時父母的文化水平大多不高,通常采用斥責這種粗暴的教育方式,在生活中經常怨天尤人,唉聲嘆氣,這種心態會傳染給子女,同時父母又對子女抱有極大的期望,而沒有考慮子女自身的能力。
(二)自尊心強,心理調節能力差,挫折歸因不當
貧困生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好勝心在惡劣的教育環境中脫穎而出,自尊心強,追求完美無缺,對自己要求十分嚴格,遇到困難也不會向人傾訴,習慣把失敗內歸因,否定自己。正是這種不合理的思維方式導致其自卑心理問題的進一步加劇。
(三)社會評價體系的標準改變
貧困大學生在中學階段往往會通過優異的學習成績而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喜愛與尊重,到了大學,個人的文藝特長、家庭狀況、交往能力和演講口才等更加受到老師和同學的青睞,而這正是貧困生所缺乏的。
(一)建立貧困生心理檔案
貧困生是高校的一個“特殊群體”,艱苦的成長環境、強烈的自尊心和壓抑的個性等導致其容易出現自卑等心理問題。高校不僅要掌握貧困生的家庭經濟狀況,更要掌握貧困生的心理狀態。從入校開始,通過心理測試量表、個人、同學和家長的反饋,建立貧困生的心理信息檔案,有針對性地進行幫扶,跟蹤和反饋,動態監控貧困生的心理狀態。
(二)調整資助政策和方向
目前有些高校資助政策還停留在經濟資助的層面,但這遠遠不能夠滿足貧困生發展的需要。馬漢周在武漢六所高校做的調查顯示,存在生存困難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只占19%,而存在發展困難的卻占了65%[2]。發展困難其中也包含了貧困生的心理困境。高校應調整資助的政策和方向,關注貧困生面臨的心理問題,鼓勵貧困生多參與勤工助學和社會活動,給予其關懷和鼓勵,使其正確認識自己,培養自信、自愛的品質,走出心理困境。
(三)加強心理健康宣傳和教育
教育部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中非常明確地指出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高校應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和課程,使大學生特別是貧困生懂得基本的心理學知識,能夠掌握簡單的心理調適方法,最重要的是能夠悅納自己,用寬容、平和的心態對待他人和世界。
(四)個體咨詢和團體輔導相結合
學校要成立專門的心理輔導機構和朋輩機構。對于貧困生來說,尊重和理解非常重要,對其無條件積極關注和接納,使其打開心扉,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這個層面,個體咨詢對于解決貧困生的自卑心理效果顯著。但心理咨詢畢竟只是針對個人,覆蓋面極其有限,再加上貧困生自卑敏感以及要強的個性和對心理咨詢的誤解,大部分同學們都是選擇自舔傷口,而不來做心理咨詢。團體輔導通過游戲、團體討論、角色扮演、行為訓練、情景模擬等活動,使團員們互為情感支持力量,相互幫助和鼓勵,大大降低了人際交往的敏感和顧慮,減輕了焦慮體驗。正是這種安全、尊重、融洽的團體氛圍,使團體成員產生安全感和歸屬感,不設防地開放自己和探索自己,有利于團體成員重新認識自己、欣賞自己,達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著名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一切心理疾病都源于個體對自我心理的長期封閉,沒有心靈的開放就不會有心靈的成長。只有重視貧困生的心理問題,讓貧困生打開自己的心靈,接納自己和他人,才能真正促進貧困生心理素質的提升,促進其完全人格的養成,實現自我成長。
[1]張國蓉.貧困大學生自卑心理探析[J].教育探索,2010(1):137.
[2]馬彥周.大學生發展型資助體系構建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12.
溫海珍(1987-),女,漢族,江西贛州人,碩士研究生,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醫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B844.2
A
1006-0049-(2016)20-01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