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冰
(白城師范學院 大學外語教學部 吉林 白城 137000)
處于轉型期的地方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探討
張 冰
(白城師范學院 大學外語教學部 吉林 白城 137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才市場需求的改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標準不斷提高,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勢在必行,而轉型給了地方高校發(fā)展一個新的契機,并為地方高校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從培養(yǎng)目標定位、課程體系、教學方法等幾個方面,對轉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目標與思路進行了探討。
轉型期;地方高校;大學英語;改革目標
地方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服務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使命。當前,我國正處在加快轉變發(fā)展方式、推動產業(yè)結構調整升級的關鍵時期,推動地方高校向培養(yǎng)應用技術和技能人才的應用技術類型高校轉型發(fā)展,對我國教育改革發(fā)展和現(xiàn)代化建設全局具有重要的意義。2014年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做出了“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的決定,大學英語教育改革是我們一直的在尋求的東西,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都提出了大學英語教育的質量教育教學,對于我們的大學的英語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反思和探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主要圍繞以下內容進行:
目前大多數(shù)的大學英語課堂所采用的教材的主要模式都是通過教材里每個單元里的幾篇陳舊的課文來完成對學生英語知識和技能的傳授的。但是,我們都知道語言的發(fā)展是十分迅速的,每天都會出現(xiàn)大量新的語言現(xiàn)象,然而教材里面的課文內容老舊,表達方式過于書面化,而課文講授的重點并不在于提高學生英語的綜合能力,僅僅是讓學生主要掌握一些詞匯。我們的大學英語教育應該以人為本,我們的大學英語教育應該是我們的學生們之間去努力學習,我們的課程的構建就應該是以我們的以人為本,課程的構建課程的內容等等都應該是按照我們的學生們的能力的培養(yǎng)和素質的提高為中心。
學生覺得新鮮、有趣,但若是整本教材都充斥著這類的文章,學生難免生厭。我們知道,有些所謂的經典英語美文在英語教材里被譽為常青樹,但這些文章里涉及的詞匯、語法,以及一些表達方式已經于時代嚴重脫節(jié),這樣的文章對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提高并無多大幫助。地方高校的大學英語課程存在一定的教學問題,我們學校在很久以前開展了各種的英語改革的工作,我們學校的英語課程都實行了選課制度,老師的課來選擇我們的英語課,這樣對我們的英語老師也是一個促進的作用,英語你的英語課上的不好你就會被淘汰。我們的英語的課程的安排是按照我們的英語教學的來安排的,我們的大學英語有四級,按照我們的學期來分別的學習,我們在這些課程的安排上很重視了我們的學生們的聽力課和口語課,我們每周的安排是一周有兩大節(jié)的英語聽力課,有兩個大節(jié)課的英語基礎知識課程,還有兩個禮拜的一次英語口語課。我們的也很重視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自愛我們英語課上的應用,我們在我們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充分的引入了計算機多媒體的教學方法,我們的英語課堂上引用了多媒體技術,我們在課堂上用多媒體來放電影讓我們的學生們放松。
實際上,教學方法是由教材的目標定位和內容體系共同決定的。盡管,現(xiàn)在提倡在英語課堂里,但現(xiàn)在大學英語課堂完全被應試的指揮棒所控制,教材以及教師的講授,英語是一門語言類課程,既強調知識,但更強調技能。英語課堂是非常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的,單單通過靠教師的講解是無法使學生得到聽說讀寫的全面提高,英語課堂是強調師生互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那么最佳的改革方案自然就應該是在教師的主導下,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鍛煉其聽說讀寫的能力。但現(xiàn)實中方案的實施還有諸多困難。其原因在于"啞巴課堂"已經成為大學英語課堂最生動的寫照了,因此有必要從教學方法方面進行思考:
目前,四、六級考試、研究生入學考試等一些等級或資格考試從某種程度上是在檢驗單詞量。作為一名高校英語教師,其實大學老師心里都知道,對于英語的學習而言,單詞的掌握只占其中一部分,僅僅作為一種基礎的儲備,但是現(xiàn)在學生面臨極其嚴峻的就業(yè)形勢,這導致他們學習英語的功利心十分強,就是為了過四級,過六級,所以老師也只有潛心研究,傳授經驗。學生要考證、考研,而這類考試中的英語考試的測試重點在于詞匯和語法,不在于語言的實際溝通功能,盡管大部分的學生已經意識到英語學習的終極目的是與人用英語有效的交流。但由于諸多因素的制約,學習語言的終極目的被退至為最不重要的目的。
學習者的興趣和情感因素才更應該受到重視。但現(xiàn)在學生面臨的現(xiàn)狀是,學習英語的動因是為了通過四、六級,是迫于壓力,其學習的自我激勵因素太弱。四、六級的考察重點不是語言的溝通能力,而是語法和詞匯,這樣的考試重點極大地抑制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迫使學生為了通過考試形成了一些不科學但很實用的應對考試的學習方法。學生所學到的僅僅是對于語言知識和現(xiàn)象的理解,忽視了語言在真實語境中的實際運用。顯而易見,這種方式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大學生在英語方面只能是"啞巴英語"。
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已經在教育上得以應用,這些技術的應用對于我們的英語學習方法提供了物質技術和技術基礎,我們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落伍了,我們以前的教學方式沒有一個語言的模擬的環(huán)境的,所以我們的學生們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真是很差的,我們的計算機得網(wǎng)絡環(huán)境就是給我們了提供了一個環(huán)境,我們可以在網(wǎng)上有英語角在網(wǎng)絡上有英語的聊天室,給學生們的一個交流的機會,我們可以利用網(wǎng)絡去查找我們的需要的各種英語知識,我們可以通過網(wǎng)絡和外國人聊天,語聊都是可以直接的鍛煉我們的英語實際應用的能力也鍛煉我們的查資料的能力也鍛煉我們的思考能力和自學能力。
我國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標準不斷提高,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勢在必行,轉型給了地方高校發(fā)展一個新的契機,并為地方高校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學英語為了順應社會的發(fā)展,本文就改革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從培養(yǎng)目標定位、培養(yǎng)模式、教學方法等方面,對轉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轉變進行了研究,希望對其他地方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起到一定借鑒的作用。
[1]田麗明;試論外語課堂評估手段的現(xiàn)狀及可選策略[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01).
[2]郝涂根,鄢洪峰;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現(xiàn)狀、弊端及對策分析[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1).
[3]邵丹,大學英語課堂互動式教學模式探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11).
[4]張哲華;英語師范生試講中的理論探討[J];安康師專學報;2004(01).
張冰(1976—),女,白城師范學院大學外語教學部,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育,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