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俏
(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沙埠鎮中心小學,浙江 臺州 318025)
?
以奧爾夫音樂法托起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的未來
鄭 俏
(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沙埠鎮中心小學,浙江 臺州 318025)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得到不斷深化,對農村小學音樂教學質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從現行農村小學音樂教育開展現狀看,不僅表現出音樂教學基礎設施缺失等問題,且在音樂教育活動形式、教學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不合理現象,很大程度影響小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更無從談及提升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整體水平。對此,本文將結合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對農村小學音樂教學中奧爾夫音樂法的應用以及農村小學音樂教育開展的相關建議進行探析。
【關鍵詞】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奧爾夫音樂法;應用
農村教育問題是現行我國社會發展中關注的重要內容,盡管近年來農村教育辦學條件逐漸完善,且教育資源得以充分利用,但實際上部分地區在開展教學活動中仍處于基礎教育設施建設水平較低現狀。加上大多教師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過深,使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具備創新性,尤其在藝術教育方面表現更為明顯,難以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因此,本文對農村小學音樂教育中奧爾夫音樂法的應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特征看,集中表現在:第一,綜合性。音樂教育中的奧爾夫音樂教學思想,其強調改變傳統音樂教學中單純集中在學唱歌曲、聆聽音樂的形式,而需引入更多音樂媒介如故事、奏樂、舞蹈、歌唱以及游戲等完成教學活動,是語言、音樂與動作的具體結合。第二,原本性特征。在奧爾夫音樂教學理論中,其強調的兒童音樂教育,要求將簡單、原始的音高、節奏等因素引入其中,利用簡單的音樂實踐形式向兒童展示音樂知識內容,如即興合作、打擊樂器或拍手等,使學生音樂潛能得以開發出來。第三,實踐性特征。該教學理論中,要求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體,通過“動”、“仿”、“聽”、“說”等一系列活動完成音樂學習過程,實踐性極強。第四,創造性特征。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下,融入較多藝術表達形式,學生在藝術表現中能夠領悟其中的情感,這樣在實際表演或歌唱中便能將自身體會融于其中,創造性思維由此得到鍛煉。由此可見,小學音樂教學中奧爾夫音樂思想極為實用[1]。
(一)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開展
在奧爾夫音樂教育理論中,其強調音樂的靈魂為“節奏”,其是構成音樂的第一要素,所以在小學音樂教育活動中節奏訓練極為關鍵。首先,在語言節奏訓練中,教師應注意將語言要素如語句、詞匯、文字等的融入課堂中。例如,教師將節奏感較強的民謠、歌謠等融入課堂中,要求學生對其中包含的節奏內容進行分析,甚至可從學生自己的姓名進行語言節奏的挖掘,如“我叫什么”,其中便可能包含漢語四個語調,在這一分析過程中學生語言節奏可得到訓練。其次,在動作訓練中,奧爾夫音樂教育理論側重于調動學習者所有身體部位,以身體作為樂器,完成一系列如捻指、跺腳、拍腿以及拍手等活動,對于學生學習興趣對提高以及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可起到明顯的效果。例如,關于小學音樂教學中《我是草原小牧民》的學習,其涉及到的教學內容主要表現在“筷子舞”方面,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筷子對身體各部位進行敲打,分析其中的節奏,在此基礎上由教師進行模擬示范,調動學生舞蹈訓練的興趣。
(二)音樂教育中“動作”內容的強化
為改變傳統音樂教學中“填鴨式”方法帶來的弊端,應注意避免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部分教師往往認為學生學習過程應“全神貫注”,若課堂學習中學生動作過多,教師便會給予批評或懲罰,制約學生創造能力與實踐能力的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本身具有實踐性、綜合性等特征,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需充分融入“動作”教學內容。根據奧爾夫理論,動作的融入主要表現為其與聲勢、語言、歌唱等方面的結合。以其中的聲勢為例,將動作融入可使學生快速掌握節奏感知識,如《頑皮的杜鵑》歌曲學習中,教在講授歌曲旋律的基礎上進行動作與聲勢的融合,當歌聲響起時,學生根據教師的指揮做出拍打動作,從中體會樂曲的旋律,這樣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便可得以調動。
(三)音樂情境中表演與游戲形式的引入
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重做好情境的創設,使學生能夠在情境中進行舞蹈或音樂表演,在表演中體會藝術情感。然而單純依托于表演活動并不能完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小學生對同一事物難以長時間保持高度集中,這就要求引入游戲教學法,將教學內容利用優勢形式表現出來,這樣可使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習得知識內容。如在五線譜學習中,教師可將五線譜畫在地上,要求學生根據教師敲擊的鼓點快慢完成一系列慢跑或快跑動作,通過幾次訓練,得學生對音的位置便能準確掌握。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為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帶來新的生機,但其實際運用中也有相應的條件作為保障,如基礎設施問題、教師思想意識問題等。因此,音樂教育開展中首先需考慮到基礎設施完善內容,相關部門應在小學音樂教育配套設施方面給予更多投入,并鼓勵社會企業開展公益活動中,將活動方向延伸至農村小學音樂教育設施完善方面,確保農村小學音樂教育中,配套設施如活動室、打擊樂器以及其他教學器材得等較為健全,為音樂教學的開展提供保障。
奧爾夫音樂法的運用是改變當前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現狀的重要途徑。實際開展音樂教學活動中,應正確認識奧爾夫音樂法的基本內涵與特征,立足于當前農村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弊端,包括教學方法缺失、活動模式缺失以及設施不完善等,將奧爾夫音樂法引入其中,使教育活動形式與教學方法得以改善。同時,應保證教學設施不斷完善并提高教師思想認識,這樣才可使奧爾夫音樂法得到充分利用,達到農村小學音樂教育水平提高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蕾.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農村學前兒童音樂教育中的實踐性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3.
[2]尹倩文.從奧爾夫與柯達伊教學法的比較應用中看我國小學音樂教育[D].江西師范大學,2014.
[3]翟姣.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中國幼兒音樂教育中的應用探索[D].云南大學,2015.